浅谈培养小学生良好卫生习惯的几种途径2

浅谈培养小学生良好卫生习惯的几种途径2

ID:1844467

大小:26.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7-11-13

浅谈培养小学生良好卫生习惯的几种途径2_第1页
浅谈培养小学生良好卫生习惯的几种途径2_第2页
浅谈培养小学生良好卫生习惯的几种途径2_第3页
浅谈培养小学生良好卫生习惯的几种途径2_第4页
资源描述:

《浅谈培养小学生良好卫生习惯的几种途径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培养小学生良好卫生习惯的几种途径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就是要养成习惯。我觉得,他的论述是对大量教育实践的高度概括,是非常正确的。良好的习惯,会使人终生受益。小学生年龄比较小,具有可塑性较强的特点,尤其应该注意培养其良好的习惯。而在教育中最容易被忽视的就是学生良好卫生习惯的培养。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有益于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长,可减少一些皮肤病,寄生虫病,胃肠道疾病,传染病的发生,是保证孩子身体健康的必要条件。作为教师在应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呢?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教师做好榜样 教师为人师表,教师的形象及言谈举止

2、都直接影响到学生,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自己首先要做到,如学生个人卫生里有一条:“勤洗手、剪手甲”在这方面,平时不但要求学生做好,教师自己首先做到勤洗手、剪指甲。小学生年龄小,正在学习阶段,什么东西都会向大人学,如果他们的教师是个讲卫生、爱清洁、勤洗手、勤剪指甲的老师,那么,他的学生们在他的言传身教下,在个人卫生方面一定会做得很好。再如在学校环境卫生方面,我们常常大部分学校都有这样的现象:很多学生看到不是自己班级清洁区域或者不是自己的垃圾掉在地上,都不愿意把它捡起来。针对此种情况,我觉得教师应该重视起来,重要的是起到榜样示范,通过这样无声的行动

3、却能达到“无声胜有声”的教育效果。二、加强教育,增强卫生意识我认为,学生不讲卫生的原因是没有卫生意识,没有认识到不讲卫生的不良影响的后果。因而对学生良好卫生习惯的培养时,不能忽视对学生卫生意识的培养。教师应利用晨会课、班队课针对学生不讲卫生情况及时教育学生,做到卫生时时讲、天天讲,让学生了解自己坏习惯所带来的问题的不良好后果。这可以收集一些有关卫生与传染疾病的知识,不良卫生习惯影响环境的故事等来进行正反两方面的教育。三、加强指导,培养正确的方式方法我们要加强处理各种卫生问题的正确的方式方法,它将有助于学生良好卫生习惯的形成。如:应教会孩子刷牙

4、时顺着牙缝上下刷,由外侧到内侧,这样才能刷掉残留在牙缝中的食物,保护牙齿,预防龋齿;睡觉前养成洗脚的习惯,教孩子把脚趾、脚跟部洗到,洗完后擦干;夏天应天天洗澡、换衣,其他季节也应定期洗澡、洗头,勤换内衣裤;自己不用的纸屑或吃过的包装袋、果皮应放进垃圾筒,如果垃圾筒较远可以先用塑料袋收集起来,然后再扔到垃圾筒里……四、建立制度,促进行为老师反复强调不要乱扔纸屑、不要随地吐痰,要讲卫生爱清洁,要保护环境的卫生。可是,仍然有一些学生就是改不了。这是由于小学生自我控制能力差。作为学校或教师要了解小学生的特点,对他们进行经常性的、耐心的教育和培养。同时

5、应该加强班级、学校的管理制度的建立和管理。学校、班级要制定出卫生清洁制度、学生个人卫生制度来培养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同时在班级中可以和学生共同商讨,制定出班级卫生公约,对于这些制度、规定和公约,教师一定要严格执行、把关,同时要加强学生之间的互相监督管理,以制度促进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五、树立典型,带动整体  对于一个学校、一个班来说,一个好的典型能带动一大片。教师对出现让卫生的同学或事件要及时进行表扬。在校园里或班中如有学生自觉地把地面的纸屑捡起来,然后扔到垃圾桶里,这时,教师如果知道了这一行为时,要及时地在全校或班中进行表扬,并要求全体同学

6、向这位同学学习,使学生学有榜样,起到了带动整体的作用。同时,对那些有不良卫生行为的同学要及时进行教育,使他们认识到不良的卫生行为不但造成环境污染,而且给健康带来不良的影响。六、开展活动,以活动促发展我们要根据学生的不良卫生习惯、不同季节、一些不良现象及时开展一些有针对性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提高认识,并及时的改正不良的卫生习惯。如:我们针对一年级的小同学可以开展“比一比,谁的小手最干净”、“怎样刷牙”等;针对学生乱丢乱扔的现象,可以开展“环保小卫士”、“争做小主人”等活动;针对学生不讲个人卫生的现象,可以开展“卫生与健康”、“疾病与卫生”知识

7、讲座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能让认识到讲卫生的重要性,还能学到一些好的方法,从而促进良好卫生习惯的形成。 总之,培养小学生的良好卫生习惯是一个长期而反复的过程,我们要从多方面来进行教育、引导、规范,从而使每个孩子都能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使他们的身心得以全面发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