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抗癫痫药物课件

心理抗癫痫药物课件

ID:18469465

大小:1.03 MB

页数:33页

时间:2018-09-18

心理抗癫痫药物课件_第1页
心理抗癫痫药物课件_第2页
心理抗癫痫药物课件_第3页
心理抗癫痫药物课件_第4页
心理抗癫痫药物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心理抗癫痫药物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抗癫痫药(antiepileptics)癫痫:多种原因引起大脑局部神经元突发、快速性高频放电,导致神经系统功能紊乱的慢性疾病。表现:突然性、反复性短暂的运动、感觉功能和精神异常,异常脑电波。分类:单纯局限性发作:不伴有意识障碍复杂局限性发作:伴有意识障碍小发作:失神发作,肌阵挛性发作。精神运动性发作:大发作(强直-痉挛性发作):意识丧失,跌倒,肌肉强直性痉挛。癫痫持续状态(持续性大发作)病例一男,16岁患者,发作性抽搐8年。发作前自觉腹部痛,几秒钟然后突然意识丧失,跌倒在地,全身肌肉强直收缩,头向后仰,口张开后闭合

2、,咬舌,口吐白沫、双眼上翻20秒,全身肌肉阵挛,上肢屈曲,两手握举,双下肢伸直强直。3分钟后清醒,瞳孔由大变正常,昏睡,醒后无记忆发病情况。每年发作次数频繁、无规律、受刺激时诱发。检查:发育良、神志清,瞳孔正常,对光反射存在,颈软,心肺、肝、脾及四肢无异常。神经系检查(一),EEG中度异常,CT正常。诊断:癫痫大发作。常用药物:苯妥英钠、卡马西平、苯巴比妥,扑米酮、乙琥胺、丙戊酸钠、氟桂利嗪、安定等。电惊厥模型用药目的:抑制病灶区神经元异常放电,抑制异常放电的扩散,减少或阻止发作,但不能预防发作。需长期服药,存在不

3、良反应。作用机制:增强GABA的作用或干扰Na+、K+、Ca2+离子通道。第一节常用药物一.苯妥英钠(PhenytoinSodium)又称大仑丁(Dilantin)【药理作用】对抗实验性电惊厥及癫痫大发作,降低膜兴奋性,神经元和心肌细胞膜,降低膜对钠和钙离子通透性,产生膜稳定作用。【作用机制】1.阻断电压依赖性Na+通道,减少Na+内流,抑制神经元反复高频放电。(抗电惊厥)2.阻断电压依赖性Ca2+通道。3.抑制突触前膜(末梢)对GABA的摄取。4.诱导GABAA受体。【临床应用】1、癫痫:大发作和局限性发作的首选

4、,对小发作无效。2、外周神经痛,如三叉神经痛、坐骨神经痛。(膜稳定作用)3、快速型心律失常,主要用于室性心律失常,对强心苷中毒有显著疗效。【体内过程】口服吸收慢而不规则,达峰时间3-12hr。大发作须先用苯巴比妥快速控制发作,主要用于长期用药。不同制剂的F显著不同,血药浓度有较大的个体差异。呈强碱性(pH=10.4),刺激性大,故不宜肌内注射。癫痫持续状态时可作静脉注射。肝脏代谢,消除速率与血药浓度密切关系。低于10μg/ml时,按一级动力学消除,血浆t1/2约6~24小时;高于10μg/ml时,按零级动力学消除,

5、血浆t1/220~60小时,容易出现毒性反应。蛋白结合率高:90%,低蛋白血症者,作用强。ttttt血浆浓度受诸多因素影响,最好在临床药物监控(TDM)下给药。苯妥英钠【不良反应】>20μg/ml与剂量有关的毒性:iv过快可诱发心律失常、血压下降,口服过量可影响小脑-前庭功能,出现眩晕、共济失调、眼球震颤等。过敏反应。慢性毒性反应:①齿龈增生②贫血:叶酸缺乏③低血钙和佝偻病等。致畸反应。药物相互作用:苯妥英钠为肝药酶诱导剂,可加速多种药物代谢,降低药效。如皮质激素、左旋多巴。肝药酶抑制剂可增加苯妥英钠的血药浓度。如

6、氯霉素、双香豆素、异烟肼、西米替丁等。二.卡马西平(carbamazepine)又称酰胺咪嗪作用机制:阻断Na+、Ca2+通道,抑制病发灶神经放电,阻断突触传递,稳定细胞膜。有效浓度:4–12μg/ml,中毒浓度:>12μg/ml。临床应用:安全、有效1.广谱:各种癫痫发作均有效。单纯局限性发作、复杂局限性发作、大发作。2.抗外周神经痛,三叉神经痛首选,优于苯妥英钠。3.抗躁狂、抗抑郁有效。首选体内过程:口服吸收好,肝药酶诱导剂。不良反应:1.用药早期可出现头昏、眩晕、恶心、呕吐、共济失调等,连续用药后逐渐消失。2

7、.大剂量可导致甲状腺功能低下、房室传导阻滞。3.偶见骨髓抑制(再障、粒细胞↓、血小板↓),肝损害。三.苯巴比妥(Phenobarbitol,鲁米那)【药理作用】广谱,作用强,起效快,选择性低。增强中枢GABA递质功能。【临床应用】用于癫痫大发作疗效最好,其他有效。对小发作无效。不良反应:中枢抑制作用强,不首选。四.扑米酮(Primidone)—扑痫酮去氧苯巴比妥【作用】广谱,作用强,选择性低。与苯妥英钠、卡马西平有协同作用。【应用】对单纯局限性、大发作疗效>苯巴比妥,对复杂局限性发作<卡马西平、苯妥英钠。【体内过程

8、】口服吸收快,3–4hr达峰,蛋白结合率低:0-20%,个体差异大,小剂量逐渐增量。【不良反应】初期:恶心、眩晕、头痛、幻觉、复视。连续用药即可消失。长期用药:血小板、WBC↓,贫血,红斑狼疮,致畸。五.乙琥胺(ethosuximide)【作用】防止戊四唑、电惊厥模型,选择性阻断丘脑神经元T型Ca2+通道→抑制丘脑起搏放电→减少皮层放电。【应用】小发作的首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