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府办函﹝2017﹞30号

宜府办函﹝2017﹞30号

ID:18489022

大小:244.00 KB

页数:32页

时间:2018-09-18

宜府办函﹝2017﹞30号_第1页
宜府办函﹝2017﹞30号_第2页
宜府办函﹝2017﹞30号_第3页
宜府办函﹝2017﹞30号_第4页
宜府办函﹝2017﹞30号_第5页
资源描述:

《宜府办函﹝2017﹞30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宜府办函﹝2017﹞30号宜宾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绿色宜宾标准化体系建设发展规划(2016—2021)》的通知各县(区)人民政府,临港开发区管委会,市直各部门:《绿色宜宾标准化体系建设发展规划(2016—2021)》已经市政府研究同意,现予印发,请遵照执行。宜宾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17年2月20日—29—绿色宜宾标准化体系建设发展规划(2016—2021年)二O一七年一月—29—目录引言4一、发展现状4(一)标准化工作机制不断健全4(二)标准化工作基础逐步加强5(三)先进标准体系初步形成5(四)标准化效益正加速彰

2、显6二、面临形势7三、总体要求9(一)指导思想9(二)基本原则9(三)发展目标10四、主要任务12(一)强化“创新+标准化”,激发发展活力和动力12(二)提升绿色产业标准化水平,促进产业转型升级14(三)加快社会治理标准化进程,保障社会民生改善17(四)加强城镇建设管理标准化,构建绿色发展空间19(五)严把节能减排环保标准关,助推区域绿色发展20五、重点工程22(一)绿色农产品安全标准化工程22(二)绿色制造标准化推进工程24(三)现代物流服务标准化推进工程24(四)文化旅游服务标准化推进工程25(五)新型城镇化标准化

3、推进工程26(六)生态环保标准化推进工程27(七)标准化基础能力提升工程27六、保障措施28(一)强化组织领导,完善标准化协调推进机制28(二)强化规划实施,健全标准化工作激励机制29(三)强化工作保障,优化标准化工作发展环境29(四)加大宣传引导,营造全民共治共建的氛围30名词解释31—29—引言标准是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技术支撑,是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基础性制度,是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手段,对支撑经济社会发展起着基础性、战略性、引领性作用。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印

4、发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的通知》(国发〔2015〕13号)、《国家标准化体系建设发展规划(2016—2020年)》、《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四川省标准化体系建设发展规划(2016—2020年)的通知》、《中共宜宾市委关于进一步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宜宾的决定》和中共宜宾市第五次代表大会精神和要求,进一步推动实施标准化战略,加快完善标准化体系,强化标准实施和监督,充分发挥“标准化+”的创新引领和技术支撑作用,推动宜宾市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协调发展,特制定本规划。规划实施年限2016—2021年。

5、一、发展现状(一)标准化工作机制不断健全。工作推进机制得到建立健全。成立了由分管副市长任组长、34个部门成员组成的宜宾市标准化工作领导小组,建立起“统一管理、行业主导、社会参与、联动推进”—29—的标准化工作推进机制。工作保障机制不断完善。市政府相继出台《关于加快推进标准化工作的实施意见》、《宜宾市标准化工作激励考核办法》等系列政策文件,明确了标准化工作目标、任务、措施和考核要求,在经费保障、人才队伍、标准体系建设和地方标准化工作改革等领域形成系统政策保障机制,有力引导推动各行业、企业积极开展标准化建设工作。我市还领先

6、全省同级市(州)出台了《宜宾市标准化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对标建设的实施意见》,进一步夯实了全市标准化工作制度基础,为今后五年持续推进标准化战略提供更为坚实的保障。(二)标准化工作基础逐步加强。标准化组织建设取得突破。五粮液集团公司成为国家标准化委员会浓香型白酒分技术委员会秘书处单位。标准化技术支撑能力大大加强,建成国家酒类及加工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宜宾白酒分中心、国家酒类检测重点实验室,布局了省酒类及原辅材料检测中心、川南无公害农产品检测中心,建立了省豆类制品、竹类制品、茶叶、高分子建筑材料、金属制品、纸制品等8个省级质检

7、中心,建立市级及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0个、省级及以上科技园区5个,检验检测能力基本能满足全市乃至川南地区重点主导产业需要。目前,正在研究推进组建“川南检测中心(暂定名)”。标准化人才队伍不断壮大。依托宜宾学院成立了全国首家质检学院,开设了标准化课程,培养培训领导干部、企业员工、学校学生等各类标准化人员1000人以上。(三)先进标准体系初步形成。“十二五”期间,由企业主导或作为唯一起草—29—单位制定国家、行业标准30余项,发布实施区域性地方标准71项,建立国家和省级标准化示范项目57个,白酒、茶叶、桑蚕茧、烤烟、旅游

8、等特色支柱产业的先进标准体系逐步建立并加快完善。发布了四川省首个团体标准《多粮浓香型白酒生产企业良好行为规范》,发布了全省首批农村综改领域的14项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地方标准,绿色茶产品生产技术规范系列标准填补了茶叶地方标准空白,社会经济其他领域的近20个重要标准有力支撑了特色产业的绿色发展。(四)标准化效益正加速彰显。标准化有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