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语为汉语的泰语习得者语音偏误分析——黎玲玲

母语为汉语的泰语习得者语音偏误分析——黎玲玲

ID:18522855

大小:73.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9-18

母语为汉语的泰语习得者语音偏误分析——黎玲玲_第1页
母语为汉语的泰语习得者语音偏误分析——黎玲玲_第2页
母语为汉语的泰语习得者语音偏误分析——黎玲玲_第3页
母语为汉语的泰语习得者语音偏误分析——黎玲玲_第4页
母语为汉语的泰语习得者语音偏误分析——黎玲玲_第5页
资源描述:

《母语为汉语的泰语习得者语音偏误分析——黎玲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母语为汉语的泰语习得者语音偏误分析——黎玲玲母语为汉语的泰语习得者语音偏误分析云南师大国际语言文化学院  2003级对外汉语本科专业  黎玲玲  摘要:语音是学习语言的基础,语音偏误的出现对于第二语言习得者来说是不可避免的,对于以汉语为母语的泰语习得者而言,在习得语音的过程中会出现不少有规律性的偏误问题。本文通过搜集整理泰语习得者在语音学习过程中容易出现的偏误语料,从语音的声调、辅音和元音以及语音的特殊读法三个方面入手对这些偏误语料进行归类、分析和研究。并有针对性地总结了一些纠正偏误的策略和参考建议,希望对母语为汉语的泰语习得者语音习得有实质性的帮助。

2、  关键词:语音;偏误分析;泰语习得一、   偏误分析的理论基础偏误是语言习得者在习得过程中出现的一种普遍现象,科德(Corder)曾说过“无论我们多么努力,总是会出现偏误。”有研究表明,偏误已经是语言学习者必然会出现的语言特征之一。对于母语为汉语的泰语习得者来说,偏误也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对他们在泰语习得过程中的偏误进行分析对其日后的学习或者后来的习得者是很有必要的,也是很有借鉴意义的。  偏误是偏误分析的基础,科德认为偏误不同于失误,偏误具有系统性,规律性,会偏离目的语轨道,重复出现而习得者难以意识到,能够反映出习得者的能力和水平;而失误则具有偶然

3、性,主观性,没有规律,是由于习得者的粗心或者心理因素而出现的,习得者能够意识到,一旦发现,也能及时更正,属于语言运用的范畴。偏误分析就是针对习得者所产生的偏误的原因、类型、特点等各个方面进行系统的研究分析,揭示其内在的规律。它的心理学基础是认知理论,语言学基础则是乔姆斯基的普遍语法论。二、    汉语泰语的语音特点汉语和泰语同属汉藏语系,都是有声调的语言,声调有区别意义的作用;汉语里共有四个声调,而泰语中有五个声调,它们音节的基本机构是“辅音+元音+声调”,但泰语里还存在大量的尾音;泰语中相同的元音还有长短之分,长短元音在泰语中能区分词的意义。泰语共有

4、三十个元音,分为单元音、复合元音和特殊元音三种,共有四十二个辅音,分为高、中、低辅音,实际上只发二十一个音。泰语中音素比较多,其中有一些是汉语中没有的,也有不少近似于汉语音素的,但没有完全等同的。泰语深受梵文、巴利文文字的影响,这些借词就有一些特殊的拼法和用法。泰语又是拼音文字,属于汉藏语系的侗傣语族,是一种分析型语言。尽管汉语和泰语在语音方面存在很多共同点,但也有很多不同的地方,这些不同的地方给母语为汉语的泰语习得者带来了很多干扰和障碍,也导致习得者语音偏误的出现。三、   对母语为汉语的泰语习得者出现的偏误问题进行分析笔者根据自己学习泰语的切身体会

5、,通过对云南师范大学03级对外汉语班同学的实地调查,加之平时对周边学泰语的朋友在泰语习得过程中出现的语音偏误问题进行搜集,整理,归类。发现母语为汉语的泰语习得者出现的语音偏误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声调偏误母语为汉语的泰语习得者常常出现的声调偏误主要有以下几类:第一类:把汉语普通话中的阴平、上声和去声完全等同于泰语里中的第一、二和三声以及读混ก๊า和ก๋า的音,分不清楚它们的区别。前者典型的例子是:กา读成(gā)  ก่า读成(gǎ )      ก้า读成(gà)但是此类偏误并不妨碍习得者和目的语国家的人正常交际,他们能够理解,只是一听就是中

6、国式泰语,有点洋腔洋调。例如:笔者让习得者朗读以下词语给泰国人听,他们均能听出其含义。第一组(一声):เชิญ(请)  มา(来)   ไป(去)第二组(二声): ปู่(祖父)   ตึก (房、楼)  อ่อน(柔软)第三组(三声):ถ้า(如果)  ทราบ(知道)  ด้าน(方面)在说句子“คุญจะไปไหนคะ(你要去哪里?)”这句话中习得者把คุณ发成(khūn)จะ发成(cǎ),ไป发成(pāy),泰国人听着有点别扭,但并不会产生交际障碍。而且,随着训练的增多和学习的深入,大多数习得者都能够准确的发音。泰语中有五个声调,但只 ่  ้

7、  ๊๋ ๋四个声调符号。其中,第一、二、三、五调在汉语中都有近似的声调,但是第四调没有。其实,汉语普通话的阴平,上声,去声,并不完全等同于泰语里的第一,二,三声的。他们的区别如下图:     第一声 高平调      第一声 中平调  汉语  上声  降升调  泰语 第二声 声调低平有曲折,变化小     去声  高降调      第三声 低降调而读混ก๊า和ก๋า的音,是弄不清楚第四调和第五调的音,往往导致交际障碍的产生。例如:把ตื๊อ(缠磨,打扰)读成ตื๋อ(飞快,猛烈)意义就差之甚远了。ก๊า 和ก๋า的弄混主要是由于第四调的在汉语里没有相

8、对应的项,泰语中第四调在汉语里没有相应的声调,其声调是在第三声调的基础上再往上升的曲折调,第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