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 坤 格 简 介

乾 坤 格 简 介

ID:18548793

大小:467.5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09-18

乾 坤 格 简 介_第1页
乾 坤 格 简 介_第2页
乾 坤 格 简 介_第3页
乾 坤 格 简 介_第4页
乾 坤 格 简 介_第5页
资源描述:

《乾 坤 格 简 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乾坤格简介                                     如何写出一手漂亮的汉字,关键在于结构。学习汉字书写,如果能够较好地掌握汉字的结构,就能写出一手漂亮的汉字。如何掌握汉字的结构,从古至今,人们都不懈地探索。唐代欧阳询的楷书结构《三十六法》、黄自元的《楷书间架结构九十二法》,对初学者来说过于繁复,而习字常用的田字格、米字格、九宫格又比较粗疏。如何能使初学者较快、较好地掌握汉字的结构,是我一直苦苦思索的问题。在长期书法教学的过程中,在深入广泛地研究楷书结构规律的基础上,我发现汉字的形态丰富多彩,但长的笔画基本上都落在“圆”的弧线上。与其说汉字是方

2、块字,毋宁说汉字是圆美的字。   古希腊人认为,世界上最美的图形就是圆。我们的祖先虽然没有这样的理论阐述,但他们的创造令人叹为观止。在研究了汉字结构的比例关系之后,我创制了乾坤格(1999年9月18日获得国家外观设计专利,专利号为ZL99300929.8)。用它来学习汉字结构,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乾坤格由两组方圆组成,我们称之为“大乾坤”和“小乾坤”。其主体为外侧的圆形和核心的方形。具体画法如下:1.取任意一点为圆心,画一圆形;通过圆心画垂直交叉的十字线;连接十字线画棱形。此为“大乾坤”。2.围绕圆心,在圆形直径的三分之一处画正方形;以圆心至正方形的角为半径画圆形,此为“

3、小乾坤”(见下图)。          图1      图 2       图 3       图4   乾坤格主要有以下特点  1.明确地揭示了汉字形体的比例关系。达芬奇说“美感完全建立在各部分之间神圣的比例关系上”,绘画是如此,汉字的结构也是如此。汉字结构如同人体,可以分为“躯体”和“肢体”两大部分:向四周延伸的最长的笔画为“肢体”,其内部分布的笔画为“躯体”。人的躯体和肢体如果比例失调,就不美观,楷书的躯体和肢体如果比例失调,也不美观。在乾坤格上,我们就可以清楚地看到楷书各部分之间的比例关系。  躯体在小乾坤中分布,一般以核心方格为躯体宽度的标准,以小乾坤的圆弧为极限,

4、超出这个极限就会肥胖不堪;肢体的高度和宽度以大乾坤为限,一般不超过大乾坤的圆弧,躯体和肢体的比例一般为3∶1(见上图2)。  楷书的形体有长、短、宽、窄之分,在乾坤格上,可以清楚地看到,形体长而窄的字,如“目”、“月”等,其长度在大乾坤之内,宽度在小乾坤之内;形体短而宽的字,如“四”、“皿”等,其高度在小乾坤附近,高度在棱形线或大圆圈之内(见上图3、4)。2.汉字结构的基本内容是笔画的组合关系。以往使用的田字格、米字格、九宫格只是粗疏地显示笔画的位置,而在乾坤格上,不仅汉字笔画的起点、终点都有精确的坐标,并且笔画运行的路线非常清楚。(见下图“王”比较)          田字

5、格     米字格     九宫格     乾坤格   3.乾坤格还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它是动态的,可以根据不同的学习阶段(单字的学习也可以分为不同的阶段)加以调整。在初学阶段,使用大、小乾坤完整的;有了一定的基础之后,就可以根据情况去掉小圆、小方、棱形格等,这样就可以脱格书写了。这也为在菱形格、瓦当纸上创作书法奠定了基础。                     瓦当     战国钱币  达芬奇人体比例图   最后还要说的是,世间万物美的规律超时空的,古今中外,概莫能外。楷书结构经过数百年的探索,至初唐(618)臻于成熟。唐代书法家高超的集大成的创造与意大利伟大的艺术家达芬

6、奇(1452-1519)创作的人体比例图惊人的吻合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特别值得自豪的是,唐代书法家的对美的发现与创造比达芬奇的人体比例图要早八百多年,而且难度更大。达芬奇是用具象的人体,而唐代书法家用看似抽象的线条,而结果完全一致,多么伟大,多么不可思议啊!   专家题词   中国书协副主席、中国新闻学院林岫教授题诗:   方圆虚实尽牵情,纳入乾坤摹易精。   日久形神筋骨和,驰毫自有纵横行。   中国书协学术委员会委员、暨南大学曹宝麟教授题词:   初学分布,难在长画,尤于长撇之曲、平捺之波暨鹅颈之宛转、戈钩之刚挺,若稍异于范本,则终莫得其概。昔之九宫、米字、回宫诸格,以唯

7、界直线,故起止易知而曲率难测,教学往往费尽唇舌犹悟者藐藐。   吾友吴君鸿清精研数载之乾坤格,发结体之妙理,开临池之妙门。乾为四维,坤乃中宫,试以内外二圈为基准,则长画皆得依凭而成,且易检验,庶无铢锱之失矣。其于初学,何啻津梁。   吴君之识写先后说亦甚雄辩,足以祛惑辟妄。吾人若导是课童,殆事半而功倍之。   原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天津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孙伯翔题词:   字学津梁。  中国书协副主席、广东省书协主席、中山大学陈永正教授题词:   笔妙方圆,学成规矩。   中国书协教育委员会委员、广东省书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