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生存的文化策略与族群认同

都市生存的文化策略与族群认同

ID:46152213

大小:76.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11-21

都市生存的文化策略与族群认同_第1页
都市生存的文化策略与族群认同_第2页
都市生存的文化策略与族群认同_第3页
都市生存的文化策略与族群认同_第4页
都市生存的文化策略与族群认同_第5页
资源描述:

《都市生存的文化策略与族群认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都市生存的文化策略与族群认同——对一个苗族流动群休的个案研究王琛【内容摘要】民族文化资本化就其实质来说是全球化过程中各地域族群谋求发展的一种现代参与和文化策略,其方式主要有在地式、飞地式和流动式3种。对于我国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来说,一个基本策略是将民族特色作为一种边界符号,通过彰显民族身份来获得民族符号的资本转化。与此相应地,在市场的肯定效应下,得到强化的就不仅是民族的自我认同,而更是对与民族优惠政策相关的“少数民族”整体的认同。【关键词】民族文化资本化;流动人口;族群认同【作者简介】王琛,深圳大学讲师,法学博士,从事人类学、传播学研究。111图分类号:C912.4文献标识:A文章编号

2、:1000-260X(2006)05-0106-05一、研究回顾与问题意识城市化、全球化是现代社会的一个发展趋势。然而“全球化的发展极不平衡,是一个破碎的、充满对抗的过程……全球化与其说是同化的过程,远不如说是区分的过程”[1],20世纪以来,文化的传承成为一种有意识的利用与创造,世界各地都出现了传统文化的复兴,而对于全球化过程屮的族群认同与文化策略也成为学者们研究的一个热点。我国学者的相关研究有,麻国庆对闽北樟湖镇“赛蛇神”、“迎蛇灯”仪式[2]、彭兆荣对福建宁化石壁“客家祖地”的公祭仪式[3]、景军对甘肃永靖大川村人修复孔庙过程小的社会记忆[4]、宗晓莲对云南丽江大理古城[5]、

3、翁乃群对云南纳四族的旅游开发与族群建构所作的研究[6]等等。这些研究揭示了各地域族群如何通过操作其文化屮的象征系统来建构其独特的族群意识,在全球化的市场中使自己进行现代化参与并获得发展。显而易见,主观性、情境化的族群认同与建构在全球化过程屮获得了复杂多样的激发和展开。笔者以为,可以将全球化过程中出现的民族文化、地方文化的复兴与展示概括为3种类型:在地式、飞地式和流动式。所谓“在地式”,就是由当地人在当地进行的传统复兴和文化再现。学者们所研究的主要是此种类型。当地人借助于旅游的兴起,对民族节日、仪式、咅乐、歌舞等文化符号加以利用。“飞地式”,比如北京的“民族园”、深圳的“民俗文化村”、

4、云南“民族村”等,主要是一些开发商、投资机构为了商业性目的而建造的移植性民俗旅游景区。这不是一种内源白发式的文化再现,是由于商业资本的运作而形成的。它拥有雄厚的资本优势,由于突岀的商业目的,其所展演的内容更多迎合市场的需要,甚至成为一种歌舞演出——“从服装到动作已被大大地夸张和改变,民族舞蹈、民族古乐,都以传统为名出现在现代游客面前,通过商甜化过程,民族艺术不断以新的变化形式出现……民族文化正在商品化。”[7]所谓“流动式”的展现,主要是进入都市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个体自觉地对民族文化的利用,他们以民族特色为吸引物,进行各种经商活动。对于这类群体,学界的研究述相当缺乏。其实,在改革开

5、放以来的大规模人口流动中,少数民族占有相当的比重[8]。这些有特殊文化背景的流动人口屮,以民族特色为“卖点”进行流动经营便是部分人的生存策略。笔者的思考在于,在流动的少数民族族群中,这种民族文化的复制、再造与族群意识的变化情形是怎样的?换句话说,在现代都市语境小,流动的少数民族如何利用再现他们的民族文化作为i己的生存策略?在市场的逻辑下,他们建构出了一种怎样的民族认同?木文所研究的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凯棠苗族从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外出从事小生意了,几乎家家外出从事相同的生意——这如今仍是绝犬部分当地人重要的家庭经济来源。他们,尤其是其中的女性以“货郎担”的形式在各大城市里四处

6、游走贩卖齐种小饰品。深圳就是他们比较集中的一个城市。笔者口2004年以来在深圳对他们进行了民族志川野调查,并两度前往她们家乡追溯调查。本文欲通过对他们的描述分析,展示在全球化、市场化过程中都市里流动的少数族群的文化策略及其认同。二、苗家生意人的民族文化资本凯棠地区位丁•黔东南州府凯里市西北边缘的苗岭深处,2001年末全乡冇3527户,人口17959人,99.9%的人口是苗族[9]。根据笔者在当地进行的实地调查,当地人外出生意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到90年代的时候,几乎家家外出从事这种小生意,笔者在其中的一个村进行统计,300户家庭屮,90%以上的家庭外出做过这个生意,现在仍冇85%

7、以上的家庭外出。一个非常突出的特点是,这是一个以女性为主体的外岀群体。当笔者问当地人“为什么是女子出来而男人留在家里”这个问题时,得到最多的回答有两种:第一、“女人做这个有优势,她们穿民族服装、戴帽子,人家一看——少数民族的东西,是真的。生意好做一点。”二是“城管见我们是少数民族,会给我们优惠”。他们的解释道出了一个有趣的事实:女了比男了的性别优势表现在她们有外显的民族身份。女性Z所以成为外出主体,首先与她们更具冇民族文化特色直接相关。她们最显著的文化符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