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中考语文知识能力综合训练题试题10

2012年中考语文知识能力综合训练题试题10

ID:18605470

大小:76.5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8-09-19

2012年中考语文知识能力综合训练题试题10_第1页
2012年中考语文知识能力综合训练题试题10_第2页
2012年中考语文知识能力综合训练题试题10_第3页
2012年中考语文知识能力综合训练题试题10_第4页
2012年中考语文知识能力综合训练题试题10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2年中考语文知识能力综合训练题试题10》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考语文知识能力综合训练题试题(十)  一、基础整合(12分)   1.下面加点的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羼(chàn)水筛(shāi)子汀(tīng)兰林壑(hè)   B.玷(zhān)污阔绰(chuò)阴翳(yì)樯(qiáng)橹   C.打折(zhé)腿醮(jiāo)觥(gōng)筹林霏(fēi)   D.颓(túi)唐伛(yǚ)偻提携(xié)偕(jiē)   2.找出下面的词语中的错别字,并把错别字改正过来。(3分)   贻笑大方心浮气燥百练成钢投鼠忌器不肖一顾   错字    改正       3.下面各句子中有毛病的一项是(),并在

2、句子中改正过来。(2分)   A.中国已是一个体育大国,这是得到世界公认的。   B.以计算机、通信技术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与文字、电报、电话、广播等传统信息手段相比,具有独特性。   C.虽然实验没有成功,但谁也不会认为这是他没有作努力的缘故。   D.是否有良好的学习态度是考试取得好成绩的关键。   4.请你给下面的下联写出上联。(提示:可以用你学过或你所知道的知识来填写,要求基本符合对联的要求。2分)   上联:                 ,下联:范仲淹为天下而忧。   5.我们听说过很多英雄人物的故事,他们的故事之所以流传千古,是因为他们曾经为我们国家和人们

3、做出了贡献,人民永远记住他们。请你按照下面例子的格式,写一个你所敬仰的历史英雄人物。(人物不能与例子相同。3分)   例子:诸葛亮,中国的一个传奇式的历史人物,他之所以被后世人景仰,是因为他有运筹帷幄的卓越的军事谋略,同时他还有对后主刘备的忠心耿耿,“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他一生的写照。   二、古诗文阅读(22分)   9.古诗默写。(10分)   ①.造化钟神秀,              。(杜甫《望岳》)   ②.              ,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③.山重水复疑无路,              。(陆游《游西山村》) 

4、  ④.大漠孤烟直,              。(王维《使至塞上》)   ⑤.              ,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⑥.停杯投箸不能食,              。(李白《行路难》)   ⑦.              ,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   ⑧.              ,绝胜烟柳满皇都。(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⑨.写出《醉翁亭记》中描写春夏景色的句子:              ,              。   7.解释下面词语。(4分)   ①.得之心而寓之酒也。寓:   ②.属余作文

5、以记之。属:   ③.环滁皆山也。环:   ④.阴风怒号,连月不开。开: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8—11题。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矣?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8.翻译下面的文言句子。(2分)   微斯人,吾谁与归?   译文:   9.联系全文思考,分别用8个字写出与“以物喜”“以己悲”相照应的句子。(2分)   ①.与“以物喜”相照应的句子   ②.与“以己悲”相照应的句子   10.文中的“进”指的是“”,

6、“退”指的是“”。(2分)   11.作者在文中抒发自己崇高的政治抱负的是哪一句话?对此你怎样理解?(2分)   答: 三、现代文阅读(32分)   阅读下面文段,回答12—22题。   (一)希望在于创新   ①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成功实践,使人们得出一个共同认识,这就是辉煌在于创新,希望在于创新。正如******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深刻指出的那样:“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   ②回顾过去,近观现实,我们可以想一想,联产承包是创新,经济特区是创新,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创新,基本经济制度是创新,社会办学是

7、创新,企业改制是创新,“一国两制”是创新。还有各行各业的改革,各行各业的开放,也都是创新。创新使我们认识了世界,走向了世界,创新使我们丰富了自己,发展了自己。   ③创新就要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这是没有止境的。随着客观形势的不断变化,经过了一段时间之后,新也会变成“旧”,因而需要“更新”。我们应该突破前人,后人也肯定会突破我们;我们可以突破别人,别人也可以突破我们。所以,我们不能满足于已经取得的成绩,而必须在新的实践基础上继续创新,在新的奋进征途中继续奋进。   ④在学习十六大报告的时候,不少同志都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