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家庭治疗入门

婚姻家庭治疗入门

ID:18664639

大小:3.50 MB

页数:111页

时间:2018-09-20

婚姻家庭治疗入门_第1页
婚姻家庭治疗入门_第2页
婚姻家庭治疗入门_第3页
婚姻家庭治疗入门_第4页
婚姻家庭治疗入门_第5页
资源描述:

《婚姻家庭治疗入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婚姻家庭指导治疗入门徐钧dhiti@sohu.com何谓婚姻家庭指导治疗?家庭治疗:经由任何形式的语言、互动等治疗行动而致使家庭有所改变。其目的在于消除症状,使家庭成员更加分化、更加自由地完成个人及家庭整体发展的阶段任务。个人与家庭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一个人的问题是出自家庭,应该将治疗的重心放在家庭,调整家人关系,而不是仅仅治疗个人的精神症状。系统论与家庭治疗家庭系统的部分与整体:系统作为有织织的整体而运转,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家庭系统的稳定与成长:家庭代表了一种复杂的关系系统,其中因果关系是循环的、多维的。子系统执行特定的家庭功能。尤其

2、重要的是夫妇、抚养及兄弟姐妹子系统。界限有助于分清系统,以及分清总系统内的子系统。它们的清晰性和可渗透性比成员组成对家庭功能更有意义。家庭作为开放系统的程度各有不同,相对封闭的系统具有衰退以及解体的风险。家庭治疗起源与发展精神分裂症与家庭的研究:精神分裂症源性母亲婚姻和婚前咨询:是家庭治疗的前奏儿童指导运动:阿德勒团体动力学和团体治疗:心理剧发展:50年代-70、80年代-90年代双重束缚例:母亲看因精神分裂住院但已康复的儿子,儿子抱母亲,母亲纹丝不动,儿子尴尬的退回;母亲却说,你难道一点不爱我?你不要总是一副害羞的样子,不敢表达自己的

3、情感。儿子在母亲离开后,精神分裂又再次发作。婚姻家庭指导治疗的发展历史1950年以前,由佛洛伊德而艾克曼、阿德勒、苏利文促成。1950年代,由心理辅导和精神治疗发展出家庭指导治疗的基础理论和技巧。1960年代,家庭指导治疗理论在美国获得巨大发展。1970年代,家庭指导治疗侧重技巧方面的发展,出现多元化疗法。1980年代,是家庭指导治疗快速成长与专业化的时期。1990年代,是家庭指导治疗的整合与团结的时期。婚姻家庭指导治疗的分类按心理治疗者的理论取向分类;按婚姻家庭指导治疗者和家庭之关系分类;E—R—A模式的分类法(根据治疗者对情绪、理性

4、、行动的着重程度,提出的家庭指导治疗分类;按心理治疗者的理论取向,将治疗者分类“心理动力取向”婚姻家庭指导治疗,将所有治疗的焦点放在“个人”。“家庭系统取向”婚姻家庭指导治疗,将焦点放在整个“家庭系统”。按婚姻家庭指导治疗者和家庭之关系分类执行者中心婚姻家庭指导治疗:指主动、积极、多变化的治疗者,治疗者将自己置于治疗团体的中心。反应者中心婚姻家庭指导治疗:治疗者是间接、少变化的,多观察并澄清团体之过程,反应家庭所呈现的种种,协调成员间的差异。E—R—A模式的分类法(根据治疗者对情绪、理性、行动的着重程度,提出的家庭指导治疗分类)Emot

5、ionality家庭指导治疗,着重情绪者:强调家人间的感觉,注意“此时”。Rationality家庭指导治疗,着重理性者:强调早先家庭的影响,注薏“过去”。Activity家庭指导治疗,着重行动者:强调问题的解决和具体行为的改善,注意“未来”。要使一个中国家庭全家坐在一起,是很不容易的事要一个家庭全家人坐在一起,是很不容易的事。要求平日比较有权威的家中成员放下自己的尊严与其它家人平起平坐,共同接受专业人士的治疗,相当困难。家庭指导治疗者需要很好的体力、知识、人际关系技巧,更需妥善的训练和督导。家庭指导治疗者需要很好的体力、知识、人际关系

6、技巧,更需妥善的训练和督导,但目前国内很缺乏有足够经验的治疗者来指导。国外某些学派主张要有两位治疗者协同进行,但在国内要找到一位已不容易,要有两位符合专业水准者协同进行,更不容易。但我们可以邀请一位同行作旁观者,以平衡治疗客观性。婚姻家庭指导疗法概论家庭治疗基本流派系统家庭疗法——梅利鲍文体验疗法——萨提亚结构家庭疗法——米纽琴叙事治疗等后现代家庭疗法——怀特策略家庭疗法——贝特森、杰克逊客体关系疗法(精神分析)——斯卡夫夫妇认知行为家庭疗法——艾利斯、贝克情绪聚焦疗法——格林伯格一个案例+多种疗法一对夫妇和女儿、女婿四人来访,夫妇分别

7、为58、56岁,女孩为26岁、女婿32岁。无小孩。最近女儿、女婿吵架,母亲也参与其中,并不时给女儿出主意,甚至讨论离婚。父亲经常睡觉,母亲对女儿管教较严厉,父亲比较放松。家庭系统疗法梅利鲍文家庭系统理论的八个连锁观念自主而相系三角抒张动力核心家庭情绪系统家庭投射历程情绪截断家庭排序跨代家庭承传社会性退化依恋类型简单评测A.与别人亲密令我感到有些不舒服;我发现自己难以完全信任他们、难以让自己依赖他们。当别人与我太亲密时我会紧张,别人想让我更加亲密,这使我感到不舒服。B.我发现与别人亲密并不难,并能安心地依赖于别人和让别人依赖我。我不担心被

8、别人抛弃,也不担心别人与我关系太亲密。C.我发现别人不乐意像我希望的那样与我亲密。我经常担心自己的伴侣并不真爱我或不想与我在一起。我想与伴侣关系非常亲密,而这有时会吓跑别人。心理学家包尔比(Johnbowl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