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还原反应教案5

氧化还原反应教案5

ID:18705354

大小:48.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9-21

氧化还原反应教案5_第1页
氧化还原反应教案5_第2页
氧化还原反应教案5_第3页
氧化还原反应教案5_第4页
氧化还原反应教案5_第5页
资源描述:

《氧化还原反应教案5》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第一课时教案【教学目的】:1、巩固“四种基本反应类型”、“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知识。2、学会从化合价升降和电子转移的观点熟练地判断和分析氧化还原反应,并理解其实质。3、学会用“双线桥法”表示氧化还原反应。【教学重点】:1、从化合价升降和电子转移的观点熟练地判断和分析氧化还原反应,并理解其实质。2、“双线桥法”表示氧化还原反应。【教学方法】:启发式讲述法【教学过程】【提问】在初中我们将化学反应分为四大基本反应类型,即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那么,这四大基本反应的概念是什么?能否分别以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制取CO2

2、?【副板书】反应类型表达式实例化合反应A+B=ABC+O2=CO2分解反应AB=A+BCaCO3=CaO+CO2↑置换反应AB+C=A+CBC+2CuO=2Cu+CO2↑复分解反应AB+CD=AD+CBCaCO3+2HCl=CaCl2+H2O+CO2↑【提问】反应CuO+CO=Cu+CO2属于哪种基本反应类型呢?【讲解】基本反应类型这种分类方法有一定的局限性,不能包括所有的反应。我们在初中里还学过另外一种分类方法,就是根据反应中物质是否得到氧或失去氧,把化学反应分为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讨论】C+O2=CO22CuO+C=2Cu+CO2CuCl

3、2+2NaOH=Cu(OH)2↓+2NaCl从氧化反应、还原反应的角度来分,分别属于什么反应?★那么Fe2O3+3CO=2Fe+3CO2属于哪一种呢?【结论】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是同时发生的,是合为一体的,有氧化就一定有还原。称为氧化还原反应。【板书】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一、氧化还原反应1、得失氧的情况氧化反应:得到氧的反应。还原反应:失去氧的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反应中物质有得失氧的化学反应(有局限性)。【讲解】那么氧化还原反应一定要有氧参加吗?【讨论】下列三个反应,分析一下元素化合价的变化,找出有什么共同点:①CuO+H2=Cu+H2O②2CuO

4、+C=2Cu+CO2③Zn+2HCl=ZnCl2+H2↑【分析】标出三个化学方程式中所有元素在反应前后的化合价,被氧化的被还原的化合价↑的元素化合价↓的元素反应①:H2CuOHCu反应②:CCuOCCu反应③:ZnH【讲解】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是氧化反应,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的反应是还原反应。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化学反应,叫氧化还原反应。这样是用化合价升降的观点来分析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不一定要有氧参加了。【板书】2、从化合价分析:(从特征上分析)氧化反应:化合价升高的反应。还原反应:化合价降低的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有元素化合价升

5、降的化学反应。【提问】我们已经知道了有化合价升降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那么为什么会有化合价升降呢?化合价升降的本质是什么呢?【讲述】化合价的升降与电子转移有着密切的关系,而电子的转移与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特别是最外层的电子数目有关,因此,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与电子的转移有关。下面我们就以钠与氯气及氢气与氯气的反应为例来分析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现在,请大家画出钠、氯、氢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学生】画出以上三种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讲述】好,现在请大家阅读课本34-35页的相关内容,总结出这两个反应的微观变化过程,反应中哪些元素发生了氧化反应,哪

6、些又发生了还原反应?它们的化合价发生了什么变化?元素的电子发生了怎样的转移?【板书】3、从电子的转移分析(从实质上分析)氧化反应:电子失去(或偏离)的反应。还原反应:电子得到(或偏向)的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有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的化学反应。【过渡】刚才分析一个氧化还原反应的方法太繁,我们用一种简单的方法把我们刚才所得的结论清楚的标注在反应方程式上,称为“双线桥法”。【副板书】【讲述】“双线桥”的含义:a、表示元素化合价的变化过程。b、表示变价过程中的反应类型。(氧化反应或还原反应)c、表示变价过程中的电子转移情况。(写明得电子、失电子及电子的

7、数目)【板书】4、表示方法:(双线桥法)a、连接反应前后不同价态的同种元素。b、线桥跨越等号。c、得失电子总数相等。【课堂练习】用双线桥标注下列化学方程式:1、H2O+C=H2+CO2、Mg+2HCl=MgCl2+H23、Fe2O3+3CO=2Fe+3CO2【作业】课本36页习题1,2,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