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水问题、治理转型与体制创新

中国的水问题、治理转型与体制创新

ID:18712154

大小:70.5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8-09-20

中国的水问题、治理转型与体制创新_第1页
中国的水问题、治理转型与体制创新_第2页
中国的水问题、治理转型与体制创新_第3页
中国的水问题、治理转型与体制创新_第4页
中国的水问题、治理转型与体制创新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的水问题、治理转型与体制创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国的水问题、治理转型与体制创新王毅(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一、中国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水问题转型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和水灾害等四大水问题相互作用、彼此叠加,形成影响未来中国发展和安全的多重水危机,其中水污染的威胁尤为突出。传统的治水思路已不能适应水问题及社会经济变化的需求,治水模式转型势在必行。1.水是人类文明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治水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在传统社会,治水关系民族生存和国家兴亡;在现代社会,水是人类文明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要素。在中国历史上,治国与治水始终紧密相关,管子有言:善为国者,必先除水旱之害。引自顾浩主编,中国治水史

2、鉴,第2版,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6,第5页正因为治水的重要性,中国的传统社会又被称为“治水社会”所谓治水社会(HydraulicSociety),其主要特征是“水利社会”,包括围绕防洪和水利工程兴建所形成的集权管理体制。参见:K.A.魏特夫,东方专制主义,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治水对中国传统社会政治结构的塑造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中国在治水方面积累了数千年的丰富经验,从“大禹治水”作为古代国家的发端,到“都江堰”延续两千年滋润成都平原,再到中央政府形成相对完整的治水管理体制,无不显示中华民族的治水智慧。中国传统社会的治水主要集中在

3、防洪、河道管理与农耕灌溉,探索形成了中央政府主导防洪及水利各项事务,各部门和地方官员各司其职的管理体制。2.黄河流域曾孕育了中华文明,但现代河流多为人类发展所累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华夏文明之所以能延续数千年,一方面得益于黄河流域所提供的广阔而易于耕种的土地葛剑雄,河流伦理与人类文明的延续,文汇报,2005.2.7。http://www.china.org.cn/chinese/OP-c/782365.htm;另一方面,与我们能更加合理地顺应和利用自然规律密切相关,开凿于2000多年前的郑国渠,历经各代建设,至今仍造福当地。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逐步采取

4、的修筑堤防、束水攻沙、河道整治、筑坝拦沙等措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黄河洪涝的威胁。可以说黄河与长江及其他江河一起,共同创造和养育了中华民族。然而,在处理人与河流关系上,总体上我们还是过分重视人类的影响,忽视了河流自身的规律。在经历的上千年的开发,特别是近现代的人口增长和经济高速发展,中国的河流多已不堪重负,河源衰退、河道断流、水体污染、生态恶化等,流域发展与河流文明延续正面临空前的危机。1.从传统农业社会到现代工业社会,中国的水问题正经历着全面而深刻的变化与传统农业社会相比,中国当前面临的水问题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和转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从农

5、业社会的防洪、灌溉等传统水问题,发展成为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水灾害四大问题并存的多重危机与挑战;二是各类问题的规模已从局地或部分河段扩展为流域性、区域性乃至全球性影响;三是每类问题内部也都存在不同的转型,使问题更加复杂化。具体表现在:l水资源问题主要是人均占有量不断减少,并从一般的资源性缺水转向供水不足、水浪费和水污染相互作用形成的综合性缺水,但同时,解决途径也越来越多样化。未来中国水需求还将继续增加,有可能在2030年甚至提前实现用水“零增长”。l水环境问题在污染物排放总量不断增长的情况下,正从常规污染物的传统型污染转向新旧多种污染物相互影响的复

6、合型污染,从过去以工业污染为主转变为以生活污染为主,并与工业污染和农业面源污染并存的格局,水体富营养化日趋严重。2005年,全国七大水系的411个地表水监测断面中有27%为劣Ⅴ类水质,基本丧失使用功能,流经城市的河段普遍受到污染,80%以上的东部和西南地区湖泊存在不同程度的富营养化,全国有约3亿人无法获得安全饮用水。本报告所有全国的数据,均不包括台湾省、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的数据。总体上看,中国水环境恶化趋势尚未得到根本遏制,治理污染速度赶不上排放增加速度,污染负荷已超过水环境容量盛华仁,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

7、法》实施情况的报告,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2005年6月29日。,污染防治前景极不乐观。l水生态问题则随着水资源的过度开发、水污染加剧和水利设施管理不善而日益凸显,江河断流、湖泊萎缩、湿地减少、地面沉降、海水入侵、水生物种受到威胁,淡水生态系统功能还将持续“局部改善、整体退化”的局面。l水灾害存在的问题是:大江大河防洪标准低(一般仅为20~50年一遇)、旱涝损失逐年增加、极端的天气气候事件如旱涝灾害发生风险不断上升,灾害威胁长期存在。l全球变暖带来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包括北方干旱受灾面积扩大、南方洪涝加重等。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

8、编委会,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2006.12。如果变暖速度加快,北方缺水状况将会进一步加剧,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