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人事管理制度

劳动人事管理制度

ID:18723229

大小:464.50 KB

页数:71页

时间:2018-09-20

劳动人事管理制度_第1页
劳动人事管理制度_第2页
劳动人事管理制度_第3页
劳动人事管理制度_第4页
劳动人事管理制度_第5页
资源描述:

《劳动人事管理制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劳动人事管理制度第一部分劳动管理第一章劳动定员管理第一条本条例规定了XXXXX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劳动定员的制定与修订方法。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XXXXX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各单位劳动定员管理。第三条劳动定员管理实行公司统一编制、管理,经经理办公会、职工代表大会讨论通过后颁布执行。第四条公司内,凡是因生产需要安排劳动者的岗位,无论是生产性的,还是非生产性的,一律要确定定员。第五条编制定员的目的通过编制定编定员,达到合理使用、分配人力资源,避免人员浪费,降低人工成本,提高劳动效率,向劳动管理科学化迈进。第六条劳动定员的基本思路一看是否需要,不需要就取消;二看能否合并,能合并的岗位尽量合并;三看能否用其它的

2、方法代替,如用智能电脑代替等方式,能代替的尽量代替;四看生产和营销等工作确实需要,如果需要就必须配足配好。第七条劳动定员的原则总的原则是按工作需要定编,以工作量设岗,依岗配人,择优上岗。并应遵守以下原则:1.编制定员的标准应先进、合理,作到“精简、效能。”2.统一领导和分级管理相结合,即在主管经理的统一领导下,全公司要有统一的工作计划、管理制度,同时车间、班组也要有一定的管理权限。3.专业管理与群众管理相结合。4.以企业的生产发展与技术进步为制定和修订定员的依据,把定员的稳定性和动态先进科学性相结合。第八条劳动定员编制标准1.行政领导干部配备标准由公司党委组织部门根据各单位工作任务情况任命确定

3、。2.管理岗位和技术岗位的确定(1)主要根据组织机构、工作任务、劳动强度、技术含量的情况,由人事企管部组织专家对每个管理岗位和技术岗位进行论证,确定并及时修订定编定员方案。(2)管理岗位和技术岗位的编制定员要精干、高效、从严掌握,使得职能部门之间和职能部门内部层次清楚、权责明确、信息畅通、监管有力、运转高效。3.生产单位行政设置71工段、班、组的设置要有利于生产,减少管理层次。公司统一为直接生产的行政组织设置为工段、班,生产车间的管理和技术部门称为组;人员在260人以上、工作相对独立且工作人员在70人以上可考虑设置工段;工作人员在10人以上的设班组,但必须经公司批准。4.一般职工根据职责范围按

4、岗位定员、设备定员、工作量定员、比例定员、经验定员的方法核定。核定时要考虑以下几点:(1)业务部室和车间一般先定岗后定员。岗位工作量每天不满4小时或每月不满15个工作日的与其它岗位合并。岗位合并后,可执行其中较高类别的岗位工资。①化工岗位的定员按原化工部定员标准参照制定。②机械修理工人(指生产设备、水汽设备及管道的维修、抢修、技安项目的施工安装)定员标准按“一个计量单位”所需机械修理工计算定员人数,每提高一个计算单位递减10%左右。说明:“一个计量单位”为纯碱生产能力15万吨/年配110人。③不设微机专职管理员。④基层核算员和统计员合并为一岗,办事员和工资员合并为一岗,且70人以下单位不设专职

5、办事员;车间技术员小单位配3人,一般单位配5人,技术性较强的大单位酌配8人左右。(2)按设备定员的单位,根据工作量要体现一人多机,一人多岗和大工种作业。(3)起重工种60%人数集中归制修分公司管理,其它单位起重工和钳工岗合并,体现一专多能,和大工种作业。(4)除生产岗位的人员实行四班三倒外,其它倒班岗位根据工作特点实行三班三倒或上一休三、上一休二,实行特殊作息时间的需经人事企管部批准后执行。5、服务岗位定员:(1)、食堂工作人员(包括管理、财务、采购、运输、炊事、勤杂人员等)按就餐人数的一定比例计算。定员标准为:食堂就餐人员每日开饭三次每日开饭四次以上200人以下1∶25~301∶20~252

6、00~500人1∶30~351∶25~30500人以上1∶35~401∶30~35(2)、警卫:按岗位定员,每门设置6人,实行上12小时休24小时工作制,可综合考虑增设夜间巡逻人员,但总人数最多不能超过每门按8人计算的标准。第九条劳动定员的确定应从实际出发,结合国家制定的定员标准,并同同类企业的定员人数进行比较,制定本企业的先进定员。第十条编制定员的方法根据各单位及各类人员的特点,分别采用以下方法:1、按劳动效率定员。根据工作量(生产任务)劳动定额和平均出勤率等因素计算定员人数。2、按设备定员。根据机器设备的数量,工人的看管定额和设备的开动班次计算定员人数。3、按岗位定员。依据工作岗位多少来计

7、算定员人数,分为设备岗位定员和工作岗位定员。4、按比例定员。按与职工总数或者某一类人员总数的比例计算某种人员的定员人数。715、按组织机构、职责范围和业务分工定员。这种方法主要是用于确定管理人员的数量,在确定管理人员的人数时,还应考虑工作量大小,本着公司生产、管理的特点和复杂程度,管理工作的基础,以及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并参考同类型企业的定员资料酌情确定。第十一条劳动定员的修订企业的定员既要在一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