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旱规划工作大纲

抗旱规划工作大纲

ID:18728240

大小:105.0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8-09-19

抗旱规划工作大纲_第1页
抗旱规划工作大纲_第2页
抗旱规划工作大纲_第3页
抗旱规划工作大纲_第4页
抗旱规划工作大纲_第5页
资源描述:

《抗旱规划工作大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抗旱规划工作大纲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2008年8月13目录一、编制规划的必要性1二、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3三、规划范围和水平年4四、编制依据和要求4(一)编制依据4(二)编制要求5五、规划目标和任务5(一)规划目标5(二)规划重点6(三)规划任务6六、规划主要内容6(一)基本情况调查分析与评价61、抗旱基本情况调查62、干旱规律及情势分析73、抗旱能力评价8(二)旱情监测预警系统81、旱情监测82、旱情分析评估83、旱情预警预报8(三)抗旱水源工程规划81、已建抗旱水源工程配套设施挖潜和改造9132、新建抗旱应急水源工程9(四)抗旱指挥调度系统9(五)抗旱减灾保障体系1

2、01、组织机构102、抗旱预案制度103、政策法规104、抗旱投入机制105、抗旱服务组织建设106、抗旱物资储备107、抗旱减灾基础研究和新技术应用118、抗旱宣传培训11(六)投资估算和规划实施意见11(七)规划实施效益分析评价11(八)规划实施环境影响评价11(九)规划实施保障措施12七、规划技术路线12八、规划预期成果13九、编制进度安排13十、规划组织工作1413一、编制规划的必要性干旱灾害是我国最主要的自然灾害之一,每年都给城乡居民生活和工农业生产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严重制约我国社会经济的正常运行。特别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干旱灾害表现出频次增高、范围扩

3、大、持续时间延长和灾害损失加重等特点。据统计,从1950年~1990年的41年间,我国有11年发生了重特大干旱,发生频次为26.8%。而从1991年~2007年的17年间,我国就有7年发生了重特大干旱,发生频次提高到41.2%。干旱发生的范围也在不断地扩大,过去旱灾高发区域主要是在干旱的北方地区,特别是西北地区,近些年来,我国南方和东部湿润半湿润地区的旱情也在扩展和加重,目前旱灾发生的范围已经遍及全国。同时,旱灾影响范围已由农业为主扩展到工业、城市、生态等领域,工农业争水、城乡争水和国民经济挤占生态用水现象越来越严重。许多地区还经常出现春夏连旱或夏秋连旱,有时是春夏秋

4、三季连旱,严重的甚至出现全年干旱乃至连年干旱的趋势,造成重大的损失和影响。如2000年和2001年连续两年发生全国性特大干旱,2003年南方地区发生严重夏伏旱,2006年四川、重庆发生百年一遇特大干旱。统计分析,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因旱造成的粮食减产量占各种自然灾害造成粮食减产总量的60%以上;平均每年因旱造成工业产值减少2300多亿元;年均有2880万人、2275万头牲畜因旱发生临时性饮水困难。干旱灾害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影响,一般干旱年约占GDP的1.1%,遇严重干旱年约占GDP的2.5%~3.5%。13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5、,人民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对水资源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同时,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极端气候事件发生几率增加,干旱灾害的发生会越加频繁,旱灾造成的影响和损失更加严重。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抗旱工作,组织实施了大规模的抗旱基础设施建设,解决了近13亿人口的吃饭问题,也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面对严峻的干旱情势,当前我国抗旱减灾工作仍存在着基础薄弱,城乡供水体系抵御旱灾能力较弱,抗旱减灾管理体系不健全等问题,抗旱工作仍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压力。因此,加强抗旱管理,提高我国综合抗旱减灾能力,预防和减少干旱灾害损失,已成为当前一项十分迫切的重

6、要工作。党中央、国务院始终高度重视抗旱工作,国务院办公厅于2007年印发了《关于加强抗旱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07]68号),明确要求“各地区应结合经济发展和抗旱减灾工作实际,组织编制抗旱规划,并与其他相关规划做好衔接,以优化、整合各类抗旱资源,提升综合抗旱能力,避免重复建设。有关部门要加强对地方抗旱规划编制工作的组织指导”。编制抗旱规划,既是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的通知精神,也是保障城乡供水安全、粮食安全,保护生态与环境,保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通过编制和实施抗旱规划,逐步提高我国抗旱减灾能力和管理水平,主动应对日益严重的干旱灾害,最大可能地减轻旱灾

7、损失,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有力支撑。13目前,我国制定了许多水利专业规划,如水资源综合规划、灌区节水改造规划、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规划和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规划等,这些规划的实施,对我国的抗旱减灾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次规划主要是针对当前抗旱工作的迫切需要,结合防汛抗旱指挥部门抗旱减灾职能,着重就旱情监测预警系统、抗旱应急水源工程、抗旱指挥调度系统、抗旱减灾保障体系等方面内容进行规划。二、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1、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把保障城乡供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