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原理课件1.ppt

城市规划原理课件1.ppt

ID:18758349

大小:948.00 KB

页数:39页

时间:2018-09-22

城市规划原理课件1.ppt_第1页
城市规划原理课件1.ppt_第2页
城市规划原理课件1.ppt_第3页
城市规划原理课件1.ppt_第4页
城市规划原理课件1.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城市规划原理课件1.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城市规划原理认识城市城市的特色+作用+城乡差别+城市与城市化规划城市前期调研+现状分析+规划设计(各种层次的规划)建设与管理城市规划的实施+保护+政策法规的制定+执行第一讲城市的形成、发展与城市化主要内容提要★城市的概念★城市的形成与发展★中外城市的发展与城市化认识城市之一序言城市规划专业与相关专业城市规划是一门科学。它是随着社会、经济和工程技术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是与人们的审美观点、对生活环境的追求目标的不断提高而发展起来的。城市规划与建筑学、经济地理学、测绘学城市规划与遥感技术、计算机应用城市规划与堪舆学、风水如何学好城市规划认真学习理论积极参加实践注意知识积累一城市的概念1字源学的解

2、释——中文解释城:“城,廓也,都邑之地,筑此以资保障也”。市:“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2字源学的解释——英文解释urban(城市、市政),源自拉丁文urbs,意为城市的生活。city(城市、市镇),含义为市民可以享受公民权利,过着一种公共生活的地方。相关的字,如citizenship(公民)、civil(公民的)、civic(市政的)、civilized(文明的)、civilization(文明、文化)等就是说社会组织行为处于一种高级的状态,城市就是安排和适应这种生活的一种工具。二相关学科对城市的定义1经济学J.Button:城市是“各种经济市场——住房、

3、劳动力、土地、运输等等——相互交织在一起的网状系统”。Hirsh:城市是“具有相当面积、经济活动和住户集中,以致在私人企业和公共部门产生规模经济的连片地理区域”。2社会学人口相对较多,密集居住,并有异质性;至少有一些人从事非农业生产,并有一些是专业人员;城市具有市场功能,并且至少有部分制定规章的权力;城市显示了一种相互作用的方式,在其中,个人并非是作为一个完整的人而为人所知,这就意味着至少一些相互作用是在并不真正相识的人中间发生的;城市要求有一种基于超越家庭或家族之上的“社会联系”,更多的是基于合理的法律。3地理学F.Ratzel:“地理学上的城市,是指地处交通方便环境的、覆盖有一定面积的

4、人群和房屋的密集结合体”。4城市的法律定义瑞典、丹麦:200人;澳大利亚、加拿大:1,000人;法国、古巴:2,000人;美国:2,500人;比利时:5,000人;日本:30,000人。中国:非农业人口:2,000人以上设镇;非农业人口:60,000人以上设市。5城市规划对城市的理解国标《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城市是“以非农业产业和非农业人口集聚为主要特征的居民点。包括按国家行政建制设立的市和镇。”李铁映(1986)从系统科学角度对城市定义的概括:“城市是以人为主体,以空间与环境利用为基础,以聚集经济效益为特点,以人类社会进步为目的的一个集约人口、集约经济、集约科学文化的空间地域系统。”

5、城市是一定地域范围内的社会大系统经济子系统:涉及资源分配、财富的生产与分配;政治子系统:以权力的形成、分配和作用为基础;这两个子系统决定了城市社会系统的性质。交通通讯子系统:城市系统内外部相互作用的媒介与途径;空间子系统:使各系统相互作用的物质基础,也是这种作用的结果。这两个子系统是社会系统存在、运行和发展的基础。城市形成的必要条件:具有自然优势:耕地肥沃;交通便利;能得到淡水供应等。经济发展水平政治组织三城市的形成早期城市:农业革命,出现剩余产品导致:作为政治中心或军事中心、文化中心的城市现代城市工业革命,大规模的工厂化生产工厂规模不断扩大(规模经济效应);农业生产率的提高;资本主义制度

6、的建立。导致:工业城市、大城市当代城市:后工业革命,经济全球化,经济信息化以制造业为主转为服务业为主,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空间经济结构由水平型向垂直型转变等。导致:世界城市或全球城市大都市连绵区四城市的发展1聚居与原始聚落原始社会:自然的狩猎、采集经济生活,无固定的居住点人类社会第一次劳动大分工:农业与渔、牧业分工,形成以农业为主的固定居民点(一万至一万二千年前)原始聚落的分布:与河流有极其密切的关系——尼罗河、两河(底格里斯、幼发拉底)、印度河、黄河、长江流域农业文明的发达与原始村落的出现(约5000年前)原始聚落的形态:人类聚居的痕迹——奥地利新石器时代(-2000年)、西安半坡遗址(-

7、5000年)2原始聚落的分化与城市的形成人类社会第二次劳动大分工: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商品生产的出现。原始聚居的居民点形成以农业为主的乡村和以手工业、商业为主的城市城市的出现是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产物,是阶级对立的产物。(卡洪城)城市的职能:非农业人员的居住场所,农业生产技术、信息的交流场所宗教、文化、艺术的活动场所商品交易的场所保卫居民生活、工作的防御工具3城市的选址防御的需要(保卫劳动成果,抵御入侵)交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