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行为学》期末复习资料

《组织行为学》期末复习资料

ID:18885217

大小:53.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9-26

《组织行为学》期末复习资料_第1页
《组织行为学》期末复习资料_第2页
《组织行为学》期末复习资料_第3页
《组织行为学》期末复习资料_第4页
《组织行为学》期末复习资料_第5页
资源描述:

《《组织行为学》期末复习资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组织行为学期末复习(单选、多选、判断)单项选择题1、组织行为学综合应用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政治学、伦理学等学科的知识,在组织管理工作的实践中,来解释组织中人的行为。反映了组织行为学的:(B)A.多层次性B.多学科交叉性C.两重性D.实用性2.科学管理学派把组织中的人看作是:(A)A.理性的经济人;B.社会人;C.自我实现的人;D.复杂人。3.行为学派把组织看成一个封闭的社会性的模式,梅约通过著名的霍桑试验证实只有把人当作(B)A.理性的经济人;B.社会人;C.自我实现的人;D.复杂人。4.组织

2、行为学具有多层次性的特点,第一层次是(A),这是研究组织行为学的基础和出发点。A.个体B.群体C.组织D.外部环境5.一个人经常出现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倾向性和非倾向性特征的总和是:(B)A.气质B.个性C.能力D.性格6决定人的心理活动动力特征的是:(A)A.气质B.能力C.个性D.性格7、弗洛依德认为个性中不受社会道德规范约束的部分是:(B)A.自我B.本我C.超我8、通过社会知觉获得个体某一行为特征的突出印象,进而将此扩大为他的整体行为特征,这种知觉属于:(B)A.知觉防御B.晕轮效应C.首

3、因效应D.定型效应9、个性中受“现实原则”所支配的部分是指:(A)A.自我B.本我C.超我10、在个性结构中居于可控制地位的最高层的是:(C)A.自我B.本我C.超我11、精力充沛,但局限于从事内容多变的活动,行为反映灵活而敏捷,情绪易表现和变换,行为的外倾性明显,对行为的改造较容易,是属于:(A)A.多血质B.胆汁质C.粘液质D.抑郁质12、精力充沛,胆量较大,好猛干,但往往粗枝大叶,兴奋性行为反应敏捷而迅速,但要把兴奋性行为转变为抑制性行为较不灵活;情绪的抑制较难,易表现暴发性情绪;行为的外倾

4、性明显;对兴奋性行为的改造较不容易,是属于(B)A.多血质B.胆汁质C.粘液质D.抑郁质13、有精力,但沉着平稳,行为反映迟缓,不灵活不敏捷;情绪易受抑制,不易表露,行为的内倾性明显;对兴奋性行为的改造较容易,是属于(C)A.多血质B.胆汁质C.粘液质D.抑郁质14.对事物的感受性很强,特别敏感多疑,精力较不足,忍耐力较差,胆量较小,行为反应中细心谨慎,但迟疑缓慢,带有刻板性,情绪易波动且持久,行为的内倾性严重;对行为的改造较难(D)A.多血质B.胆汁质C.粘液质D.抑郁质good,noloose

5、ning.6.5.2DCSsidewiringtocompletetheenclosureandtheothersideafterthewiringiscompleted,DCSwithintheenclosurewhenthepowermoduleshouldbeloosenedorthepowergoesout.6.6lowvoltagecableterminalmaking6.6.1first715.个人对现实的稳定态度和习惯化的行为方式是(A)A.性格;B.个性;C.气质;D.能力。16.

6、人们比较容易注意观察能满足需要的那些事物,而对那些与满足需要无关的事物,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这种保护自己的一种思想方法倾向是(A)A.知觉防御;B.晕轮效应;C.首因效应;D.定型效应。17.在进行社会知觉的整个过程中,对象最先给人留下的印象,往往“先入为主”,对后来对该对象的印象起着强烈的影响,这是(C)A.知觉防御;B.晕轮效应;C.首因效应;D.定型效应。18.人们对某类社会对象形成了固定的印象,并对以后有关该类对象的知觉发生强烈的影响,这属于(D)A.知觉防御;B.晕轮效应;C.首因效应;

7、D.定型效应。19.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包括人.物.事)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是(A)A.价值观;B.态度;C.信念;D.思维。20.个体对人对事所持有的一种具有持久而又一致的心理和行为倾向是(B)A.价值观;B.态度;C.信念;D.思维。21.如果我们在知觉活动中,只能注意到某个事物或个人比较突出的特征,并用这个特征代表其整体的性质,这种现象就是(C)。A.首因效应B.近应效应C.晕轮效应D.定型效应22.(C)是指个人对他所从事的工作的一般态度,即对所从事的工作持有的评价与行为倾向

8、。A.态度B.信念C.工作满意度D.知觉23.霍桑实验的资料使梅约得出了与以前不同的对人性的认识,即提出了关于(B)的假设。A.经济人B.社会人C.工具人D.复杂人24.表扬、奖励员工,让他们参与管理,给他们提供培训机会,能满足员工的(A)。A.尊重需要B.交往需要C.安全需要D.生理需要25.如果职工A认为和职工B相比,自己报酬偏低,根据公平理论,A会采取以下哪种行为(B)。A.增加自己的投入B.减少自己的投入C.努力增加B的报酬D.使B减少投入26.当某种行为出现后,给予某种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