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题报告正式格式

开题报告正式格式

ID:18927914

大小:255.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9-21

开题报告正式格式_第1页
开题报告正式格式_第2页
开题报告正式格式_第3页
开题报告正式格式_第4页
开题报告正式格式_第5页
资源描述:

《开题报告正式格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表学生姓名白雪学号080302001所在学院经管学院专业、班级会计0801指导教师马丁娜指导教师单位北京化工大学北方学院指导教师指导教师单位毕业论文题目完善资产减值会计处理内部控制的思考实习单位开题报告内容7选题依据(选题经过,国内、国外研究现状,初步设想及突破点等)国内研究现状:1、资产减值的确认和计量确认和计量是资产减值会计的核心问题。许多学者对确认标准、计量属性和计量技术等进行了深入研究,以求通过改进资产减值的确认计量等会计流程来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周忠惠、罗世全(2000)指出,资产减值

2、计量的主要标准为:现行成本或重置成本、现行市价、销售净价、可变现净值、未来现金流量折现值(再用价值)、公允价值和可收回金额,并从货币性资产、存货、固定资产和权益投资四方面论述了资产减值的计量标准。郭虹(2008)认为当企业由于内部或外部的原因导致资产产生未来经济利于能力降低的情况下,应当对资产进行减值。当账面价值低于可收回金额时,资产就发生了减值。李磊(2011)周静(2011)认为资产减值会计的确认标准目前主要有三种:可能性标准;永久性标准;经济性标准。我国采用的是经济标准,一方面是考虑了会计国际趋同的要求,更重要

3、的是在交易环境和实质相同下采纳应用与国际会计准则相同的会计处理。而对于我国现行资产价值的确认方法周静(2011)认为一种是备抵法,计提资产减值准备作为长期资产的减值,另一种是直接冲销法。我国使用的是备抵法。我国的新会计准则(2006)规定,我国采用可收回金额作为资产减值的计量属性。准则规定,可收回金额应当根据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两者之间较高者确定,低于资产账面价值的部分确认为减值损失。2、长期以来由于众多因素的影响,高估了资产价值在我国企业普遍的现象。所以计提资产减值有着必要

4、性。李磊(2011)盛宇泽(2011)认为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是真实,准确反映期末资产的价值,减少了突发性损失对企业当期损益的影响,有利于企业稳定持续经营,另外企业对外披露的会计的信息 中通过资产减值可是利益相关者相信企业资产得到了优化,从而对企业盈利能力和抵御风险能力更具信心。黄涛(2011)实行资产减值会计可以消耗长期积累的不良资产,提高资产质量。使企业根据其实际情况合理的预计可能带来的损失,有利于提高资产的效益,降低潜在风险。3、资产减值在我国起步时间较晚,而且新会计准则对资产减值准备有一些改动,所以一些学者对计提

5、资产减值准备计提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研究。李磊(2011)提出资产减值的时间不确定黄涛(2010)认为在当前的资产减值中资产减值会计在我国沦为了企业操纵利润的工具,而且由于会计准则和制度不完善,缺乏相关法律的支持给资产减值增加了难度。7盛宇泽(2011)指出企业内部资产减值迹象外界无法观察,容易造成资料搜集的滞后性。刘春英(2011)认为对企业资产减值会计核算只在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和有关会计制度中作了少数几项特殊的规定,并未做出全面系统的规范,形成独立的资产减值准则。对资产减值计量基 础缺乏统一标准,对一些财务处

6、理尚未形成明确一致的方法,导致在会计实务中缺乏可操作性。4资产减值内部控制理论研究方面杨有红、赵佳佳(2005)通过对上市公司资产减值准备的内部控制制度进行分析,发现相当一部分上市公司的资产减值准备内部控制制度“形备而实不至”,他们认为,要根除资产减值计提中存在 的数字游戏必须在完善会计制度、压缩利润操纵制度空间的同时,构建严密的资产减值内部控制制度,为资产减值会计保驾护航。王明春(2008)认为,企业应结合日常管理活动,坚持对内部控制进行自我评价,及时发现和改进内部控制的不足之处,建立长效机制,降低企业风险,促进企

7、业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瞿旭、李明、杨丹等(2009)以民生银行为例,分析了我国上市银行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现状,发现披露的内部控制信息含量差异较大,存在特定年度突然增多或减少的现象,内部控制自我评价 报告和内部控制审核报告缺乏统一的评价和审核依据。王亮(2011)认为控制不相容职务的方法,就是从组织设计以及职务安排上进行分离,将不相容职务分别安排给不同人员、甚至不同部门,以形成一个可以相互监督、相互牵制、相互核查的业务 机制。刘春英(2011)提出我国会计制度和准则要进一步完善。这就要完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提高会计人员

8、的职业道德,强化高层管理人员的责任。黄涛(2011)除了上述之外的对策还提出了健全和发展信息市场、价格市场,加强以独立审计为 核心的外部监督。《内部控制评价指引》(2010)指出企业应当遵循全面性,重要性,客观性的原则,结合企业内部控制设计与运行的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内部控制评价办法,规定评价的原则、内容、程序、 方法和报告形式等,明确相关机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