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第13课《苏州园林》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2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第13课《苏州园林》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2

ID:18999218

大小:52.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9-25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第13课《苏州园林》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2_第1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第13课《苏州园林》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2_第2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第13课《苏州园林》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2_第3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第13课《苏州园林》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2_第4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第13课《苏州园林》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2_第5页
资源描述: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第13课《苏州园林》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苏州园林课题名称苏州园林课时安排一课时授课班级  授课时间 课标要求1、能熟练地使用字典、词典独立识字。2、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3、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积累掌握“轩榭、丘壑、嶙峋、镂空、因地制宜、重峦叠嶂”等词语。(2)理清课文思路,把握苏州园林的整体特点和本文的说明顺序。(3)把握本文所运用的说明方法,培养说明文的阅读能力,初步学写说明文。(4)揣摩语言,体会说明中糅合记叙、议论,表达方式灵活多变、语言简洁生动的特点。2.过程与方法(1)学生

2、自主预习课文,搜集整理资料,了解我国园林建筑艺术。(2)学生鉴赏品味,研讨探究,教师点拨引导。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我国园林建筑的成就,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1.理清课文思路,把握苏州园林的整体特点和本文的说明顺序。2.揣摩语句,理解句子丰富的内涵,体会本文的语言特色。教学难点1.理解中国绘画与园林建筑的联系。2.能懂本文所运用的说明方法,并理解其作用。预习信息收集预习学案完成情况 学生的共性问题 学  案教  案一、预习部分一、组织学生进行预习展示。5【预习任务】1、阅读下列文字记住叶圣陶相关常识复习说明文相关知识(1)叶圣陶(1894~1988),

3、现代著名作家、教育家。名绍钧,字秉臣,辛亥革命后改字圣陶。二三十年代的创作很多,短篇小说集有《多收了三五斗》等,童话有《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长篇小说有《倪ní焕之》。他创作态度严谨,语言洗练优美,风格朴素自然,有“优美的语言艺术家”之称。 (2)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包括由整体到局部、由外到内、由前到后、由左到右等)、逻辑顺序。(3)说明方法:(1)举例子:增加文章可信度,使文章血肉丰满。(2)作比较:突出说明对象的特征。(3)打比方:使说明的对象形象可感。(4)列数字: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让读者准确了解说明对象。(5)引用:增强文章的说服力。(6

4、)下定义:归纳说明对象的内涵和外延。(7)分类别:使文章条理更清楚。(8)列图表:直观有条理地展示说明对象的特点。(9)摹状貌:使说明的对象形象可感。2、自读课文并给不认识的字注音,对不理解的词语查词典予以解释,然后理清本文的说明顺序,看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二、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难问题,视情况立即解决或者在上课过程中解决。三、合作研讨1、这是一篇事物说明文,被说明的事物——苏州园林的特征是什么呢?   引导学生找出本文说明事物特征,即第2段中“……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这是贯穿全文的中心,“图画”成为介绍苏州园林的线索

5、。2、作者怎样抓住中心构思全篇,安排全文的结构呢?(说明顺序) 文章开头:结合重点词“标本”“鉴赏”理解苏州园林在我国园林建筑中的地位和作用。这是全文的总起,确立本文说明的对象——苏州园林(总体)。 第2段课文,作者围绕苏州园林共同特征,写了几层内容? 第一,撇开不同点,专说共同点。第二,苏州园林共同点具体在四个“讲究”。第三,再一次强调共同点什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第四,用游览者的话证实作者的评价—突出本文是从欣赏者的角度写的。课文的第3、4、5、6段内容与第2段是什么关系? 第2段是总说,第3、4、5、6段是分说。每一段与前面的四个“讲究”相照应,具体说明苏州

6、园林某一方面所体现出来的图画美。上述四方面是重点,作者作详细说明。问:课文第7、8、9段写了什么内容,与中心有何关系?这三段从园林角落的布置、门和窗以及色彩方面说明苏州园林的特点。这是细部介绍属非重点,故写得简略。问:读第10段,想本文结尾有何特点?文章收尾留有余地,令人回味。总观全文的结构脉络(投影显示): 从全文看,按由整体到局部的顺序;从各部分看,按由主到次由大到小的顺序。3、找出本文所使用的说明方法(1).打比方:如第3段“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形象地突出了苏州园林布局的特点——自然之趣。第5段:

7、打比方:把藤萝比作一幅画。5【预习诊断】1、为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池沼(   )嶙峋(    )着眼(   )琢磨(   )丘hè(   )轩xiè(   )相间(   ) 对称(   )2、解释下列词语标本:这里指样本典范因地制宜:因:依据;制:制定;宜:适当的措施。根据各地的具体情况,制定适宜的办法。别具匠心:具有与众不同的巧妙构思。匠心:匠师之心,指巧妙的设计。3.语文常识。《苏州园林》的作者是          ,原名         ,江苏苏州人,现代著名作家、教育家、编辑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              》,短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