枸杞子滴丸成型工艺的研究

枸杞子滴丸成型工艺的研究

ID:19150584

大小:18.26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9-29

枸杞子滴丸成型工艺的研究_第1页
枸杞子滴丸成型工艺的研究_第2页
枸杞子滴丸成型工艺的研究_第3页
枸杞子滴丸成型工艺的研究_第4页
枸杞子滴丸成型工艺的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枸杞子滴丸成型工艺的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枸杞子滴丸成型工艺的研究作者:刘华亮袁珂朱建鑫黄瑜秋【摘要】目的通过正交实验优化枸杞子滴丸的成型工艺。方法以滴丸的硬度、外观、黏连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实验法,从基质、药液与基质的用量配比等方面进行选择。结果最佳工艺条件为:药液温度70℃,冷凝管口温度35~40℃,PEG6000∶10000配比为1∶7,药膏∶基质∶吐温80配比为1∶3∶,孔径大小30mg,滴速30d/min,冷却剂温度6~8℃,滴距cm。结论通过上述工艺条件确定的滴丸成型度好,所制滴丸符合《中国药典》滴丸质量标准。【关键词】正交实验聚乙二醇枸杞子滴丸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保健养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推崇,其中食疗这一传统的养

2、生方法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最为密切。作为享誉海内外的滋补食疗珍品枸杞子,富含多种糖类、蛋白质、氨基酸、胡萝卜苷、甜菜碱等生物活性物质及钙、铁、硒等营养成分[1,2]。明代《本草汇演》中记载:“枸杞可食,气可充,血可补,阴可长,阳可生,火可降,风湿可去,有十全之功用。”现代药理研究证明,枸杞子还具有降低血压、减少胆固醇、防止动脉硬化和促进免疫功能、提高抗病能力、抗衰老[3]等作用。对慢性肝炎、肺结核以及糖尿病等多种慢性疾病也有一定的疗效,还可用来明目、增强放疗的抗肿瘤效果[4,5]。传统使用方法多为汤剂、酒或者饮料,具有难携带易变质等缺点。本研究对枸杞子进行低温提取处理,富集有效成分制成滴丸

3、,既避免了其中有效成分的破坏,又符合“三小、三效、五方便”现代中药剂型的要求。1材料与仪器药材枸杞子购自华东医药股份有限公司药材分公司。试剂聚乙二醇,聚乙二醇,吐温80,二甲基硅油。仪器DWJ-XXS型滴丸机,AB265-S型电子天平,SK8200HP无级可调台式超声波清洗器,YPJ-200B型片剂硬度计,LB-2D型崩解时限测定仪,R201D-Ⅱ型旋转蒸发器,DGG-9203AD型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方法与结果.1中药的提取枸杞子药材在低温45℃下烘干,粉碎过2号筛。先用蒸馏水进行超声提取,过滤,合并滤液得水提液,其中主要含有多糖、氨基酸、蛋白质等成分。药渣加70%乙醇溶液超声提取,

4、过滤,合并滤液得乙醇提取液,其中主要含有莨菪亭、谷甾醇、甜菜碱等成分。分别冷藏4h,过滤,合并水提取液和乙醇提取液,真空低温浓缩,得枸杞子提取浸膏,控制含水量在10%以下。.2基质的选择聚乙二醇是滴丸制备中应用较广的一类基质,无生理作用而易溶于体液,既能释放水溶性药物,也能释放脂溶性药物。目前大多采用的是PEG6000,或者是和PEG4000的混合物[6],但枸杞子中含糖量比较高,药液黏度比较大,在制备过程中滴制的难易度和成型度都受影响,经实验我们选用PEG6000和PEG10000的混合物,加入适量的增溶剂吐温80,更有利于滴丸的成型。.3冷却剂的选择在实验过程中,选用了液体石蜡、导

5、热油以及二甲基硅油作为冷却剂,其中二甲基硅油作为冷却剂时,滴丸的硬度和圆整度都优于另外两种冷却剂,滴制过程中,制冷温度为8~10℃。.4滴丸成型因素考察XX版《中国药典》规定,滴丸剂应做重量差异、溶散时限以及微生物限度的检查,但这些只是客观定量标准,并不能反映滴丸的整体外观特性。本实验选用滴丸的硬度、圆整度、色泽、脆碎度、有无粘连及拖尾等作为滴丸的外观评分,分别记为3,2,1分,加和平均后作为滴丸“外观质量”,与“重量差异”“溶散时限”等客观指标,来共同评价滴丸质量[6]。.滴制条件选择影响滴丸成型的因素有很多,根据不同的实验条件及药物的性质,考察的因素各有侧重,其中主要包括基质配比、

6、药液温度、冷却剂温度、滴距、滴速、含药量等[7],根据预试验选择药液温度、冷凝管口温度、PEG6000/10000和药液/基质/吐温80四个因素作为考察对象,选用L9正交表进行实验。因素水平见表1,实验结果见表2~4。  由表3可知,D因素即药膏:基质:吐温80有显著性差异,且D>A>B>C;由表4可知B、C因素即冷凝管口温度和基质配比有显著性差异,且C>B>A>D;由表2溶散时限和外观质量评分极差分析可知,最佳工艺分别为A1B3C3D1和A1B2C3D1,但所设计正交实验表中并没有出现这两个组合,因此我们对这两个工艺组合重做实验进行筛选。实验结果如下:A1B3C3D1溶散时限为,硬度

7、为,外观评分为;A1B2C3D1溶散时限为min,,硬度为,外观评分为。综合其他因素可知,最佳滴制条件为A1B2C3D1,即药液温度为70℃,冷凝管口温度为35~40℃,PEG6000∶PEG10000为1∶7,药膏∶基质:吐温80为1∶3∶。表1L9正交实验中的因素水平表2L9正交实验方案及结果表3溶散时限方差分析表4外观质量评分方差分析.成型工艺选择滴丸丸重差异跟滴制过程中的滴距、滴速、温度以及冷却剂的温度梯度等因素有关,所以在成型工艺考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