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诊断思维的基本模式

浅析诊断思维的基本模式

ID:19164464

大小:19.04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9-29

浅析诊断思维的基本模式_第1页
浅析诊断思维的基本模式_第2页
浅析诊断思维的基本模式_第3页
浅析诊断思维的基本模式_第4页
浅析诊断思维的基本模式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析诊断思维的基本模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析诊断思维的基本模式【摘要】  中医在诊治疾病的过程中非常重视整体和讲求辨证论治,虽然《黄帝内经》作为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经典著作,对诊病和辨证方法已有较为详细的论述,然而标志辨证论治原则最终确立的则是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一书的出现。文章以《伤寒论》中的部分条文为例,结合八纲辨证,对诊断思维的基本模式进行研究。【关键词】思维模式伤寒论八纲辨证整体观念与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两大特点,也是中医在临床治疗疾病时必须遵守的两大原则,如果离开这两大原则去诊治疾病,就不能称为是真正的中医。而中医学现有的理论体系和疾病诊疗程序

2、与《伤寒杂病论》所奠定的辨证论治的基础是分不开的。1《伤寒杂病论》应用和发展了《黄帝内经》中的诊病、辨证方法  中医学的诊病和辨证方法,虽然在《黄帝内经》中已有较详尽的论述,但是其具体应用,则体现在张仲景所著的《伤寒论》中。纵观今本《伤寒论》和《金匮要略》理法方药的融会贯通,从理论与临床相结合的角度看,真正奠定中医学辨证论治基础的当是《伤寒杂病论》。  如:关于望诊,《黄帝内经》云:“察其形气色泽”;“头者精明之府,头倾视深,精神将夺矣;背者,胸中之腑,背曲肩随,府将坏也”。  关于闻诊,《黄帝内经》云:“听音

3、声而知所苦。”  关于问诊,《黄帝内经》云:“临病人问所便。”;“凡未诊病者,必问尝贵后贱,虽不中邪,病从内生”。  关于切诊,《黄帝内经》以大量篇幅论及切脉包括独取寸口和三部九候之法,同时还论及触诊皮肤,腹部,四肢之法。  上述这些诊法的综合运用在《伤寒论》中充分地体现出来。如《伤寒论》第12条,“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在本条中,恶寒、恶风、是病人的感觉,主要通过问诊而得,同时可以通过其“啬啬”“淅淅”之蜷缩怕冷的样子望诊

4、而得;通过触诊而知道病人发热;病人“鼻鸣,干呕”是通过闻诊而得;而“阳浮而阴弱”则是通过切诊得知的脉象。当然许多症状的收集必须通过四诊互相印证,比如“发热”、“手足冷”既需要问诊,也需要触诊。  通过望闻问切,张仲景掌握了大量的临证第一手资料,不仅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黄帝内经》提出的诊病方法,而且创立和发展了中医学的症状学,同时运用这些方法,深入地了解和认识伤寒、杂病的临床表现和发展规律,从而为后世医家正确运用望闻问切方法诊病做出了典范。八纲辨证实际上也源于《伤寒杂病论》  清代程钟龄所著《医学心悟》中专立“寒

5、热、虚实、表里、阴阳辨”一篇,此后经过200多年的发展,最终形成“八纲辨证”的概念,其理论基础实际上源于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在今本《伤寒论》中,处处蕴涵着丰富的“八纲辨证”思想。  如第7条“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用“阴”与“阳”把复杂的伤寒发病梳理为两端,从而以三阳概括伤寒发病之热证,以三阴概括伤寒发病之寒证。如第269条“伤寒六七日,无大热,其人躁烦者,此为阳去入阴故也”,以阴阳的变化指明伤寒病情发展的趋势。  第148条“伤寒五六日,头汗出,微恶寒,手足冷,心下满,口不欲食

6、,大便硬,脉细者,此为阳微结,必有表,复有里也。汗出为阳微,假令纯阴结,不得复有外证,此为半在里半在外也”,在此,仲景用“表”与“里”来揭示复杂病机的变化。又如第70条“发汗后,恶寒者,虚故也;不恶寒,但热者,实也”,在此,仲景用“虚”与“实”概括出发汗后恶寒与不恶寒的病机。  第11条云:“病人身大热,反欲得衣者,热在皮肤,寒在骨髓也;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寒在皮肤,热在骨髓也。”第317条,“少阴病,下利清谷,里寒外热”等等。在这些条文中,仲景是用“寒”与“热”来概括复杂病机的变化。所以我们说今本《伤寒论》

7、中的每一条,都蕴涵者伤寒发病的阴阳表里寒热虚实的病机信息。八纲辨证在六经辨证中的运用.1阴阳《内经》云:“治病必求于本,生之本,本于阴阳。”故阴阳两纲,既为六经之纲,又是八纲之纲,用以统摄诸证及其发展变化,这一点在《伤寒论》的三阳病中得到充分的体现。  以少阳病为例,少阳与厥阴为表里,故有阴阳之变。若其人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心烦喜呕,为病发于少阳,则叫做阳证;若见耳聋囊缩而厥,水浆不下,舌苔黑滑,为病发于厥阴,则叫做阴证。  在辨阴证阳证时,须区别其真伪,不能被表象所迷惑。《伤寒论》第11条:“病人身大热,反欲

8、得衣者,热在皮肤,寒在骨髓也,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寒在皮肤,热在骨髓也”,此证则应为真寒假热与真热假寒。.2表里阴阳六经为病,总有其发病部位。因此,只有辨清表里部位,才能正确运用各种治疗方法。以太阳病为例,六经为病,只有太阳病为表证提纲,这与它的生理特点是分不开的。由于太阳经上连于风府,为诸阳主气,故能总六经而统营卫,为一身之外藩,所以,太阳主表。另外,六经各有经、腑之分,凡经受邪,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