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手术体会

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手术体会

ID:19221914

大小:17.38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9-29

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手术体会_第1页
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手术体会_第2页
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手术体会_第3页
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手术体会_第4页
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手术体会_第5页
资源描述:

《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手术体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手术体会【摘要】目的:总结成功施行泪囊鼻腔吻合术的要点及心得体会。方法:回顾分析2例87眼泪囊鼻腔吻合的临床资料,就术前准备、手术方法与术后处理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即刻手术成功86眼,经6~18mo随访82眼无溢泪、溢脓症状,2眼1a后复发再次手术治愈,2眼有溢泪,但泪道冲洗通畅。结论:认真操作,把握要点,能够提高手术成功率。【关键词】慢性泪囊炎泪囊鼻腔吻合术手术0引言慢性泪囊炎是眼科常见的外眼疾病,而泪囊鼻腔吻合术,是目前治疗慢性泪囊炎的最有效方法。虽有各种改良方法,但万变不离其宗,其根本均是重建泪囊与鼻腔的吻合通

2、道。我科采用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82例87眼取得良好效果,报告如下。1对象和方法对象本组病例为XX-05/XX-05我院住院手术患者,行泪道冲洗时返流液中有纤维素性或粘液夹杂或挤压泪囊区后泪小点处有脓性分泌物溢出而确诊。其中男24例25眼,女58例62眼;右眼35例,左42例,双眼5例;年龄:14~82岁,其中60岁8例;30~60岁59例,占全部病例72%。方法术前排除鼻腔疾病,泪道冲洗3d,术前中鼻道填塞10g/L地卡因与麻黄素棉片。常规消毒、铺巾,作筛前及眶下神经阻滞麻醉,泪囊区皮下浸润麻醉;内眦内、上3mm处向外、向下作弧形皮肤切开不超过

3、20mm,钝性分离皮下及眼轮匝肌,不剪断内眦韧带;泪前嵴处切开骨膜,连同骨膜分离泪囊内侧壁,上至内眦韧带,下至鼻泪管开口;靠近后泪嵴处止血钳顶破形成小骨窗;咬骨钳咬切扩大骨孔至15mm×15mm;肾上腺素棉片泪囊窝压迫使鼻粘膜收缩,先切开泪囊瓣,后切开鼻粘膜瓣,均成“工”字形瓣,5-0丝线后瓣吻合,然后置导尿管于吻合口内,圆头端位于泪囊顶部,并用丝线固定于内眦部皮肤面另一端经吻合腔自鼻腔穿出,自鼻孔处剪断;吻合前瓣;术腔冲洗后间断缝合皮下组织,切口作皮内缝合,加压包扎。术后酌情应用止血药及广谱抗生素,术后3d去除导尿管并行泪道冲洗,麻黄素滴鼻剂

4、点鼻4次/d,抗生素眼液点术眼4次/d,以后隔日冲洗泪道一次至拆线,术后5~7d拆除皮肤缝线,术后1mo内每周冲洗泪道1次。结果术后3d泪道冲洗时有1例不通,加压冲洗后通畅,但有较多出血,后多次泪道冲洗后通畅,考虑为术后凝血块堵塞;1例术中切开泪囊后壁,眶脂肪溢出,虽经留置插管3mo,但拨管后仍溢泪、溢脓;2例1a后又出现溢泪、溢脓症状,手术探查失败原因为骨孔过小及吻合瓣过小致瓣膜撕脱塌陷和吻合口纤维增生堵塞引起,再次行泪囊鼻腔吻合术后症状消失。其余病例术后观察6~18mo,仅2例有溢泪,但泪道冲洗通畅。讨论除去泪囊感染灶,建立鼻内引流道,仍是

5、现代治疗的基本原则,泪囊鼻腔吻合术自1904年由Toti首次应用于临床以来,仍是目前治疗慢性泪囊炎最有效的手术方法,采用泪囊鼻腔吻合术重建泪囊至鼻腔的引流道,既去除了化脓病灶,又解除了泪溢,是最理想的治疗方法[1]。泪囊鼻腔吻合术早期失败的原因主要有:泪囊未全层切开,后壁切穿致眶脂肪脱出堵塞吻合口,术中、术后出血多致血凝块阻塞吻合口;晚期失败原因主要是吻合口肉芽组织形成及瘢痕收缩等[2,3]。我们体会成功施行该手术有以下要点:关于术前:术前排除鼻部疾病,避免因鼻部疾病而致手术失败。填鼻一定要到位,将中鼻道塞实,才能够保证鼻粘膜麻醉良好,切开时无

6、疼痛,同时更重要的是填塞物可以压迫鼻粘膜起到止血作用,便于操作。关于骨孔:咬骨孔关键是开始时第一口咬骨难度较大,扩大骨孔则相对比较容易。因术腔狭小,操作空间有限,只有泪囊完全分离、后泪嵴顶孔够大,才便于咬骨钳能完全伸入咬骨,可适当用止血钳将顶孔扩张,一定要直视下看到咬骨钳伸入孔后咬切,切勿盲目咬切及撕扯,以防误伤泪囊及引起鼻粘膜破裂、出血,增加手术难度,影响手术效果。骨孔要够大,尽量做大骨孔,不能小于10mm×10mm,一般为15mm×15mm,骨孔直径小被证明是手术失败的重要原因[4],骨孔过小,必然所做瓣膜及吻合口过小,瓣膜难以吻合或易撕脱

7、、塌陷,容易发生堵塞而致手术失败。不断内眦韧带,符合生理的需要,缩短手术时间,使造骨孔不至于过高,以利引流[5-7],骨孔过高,术后冲洗虽然通畅,但因泪囊张力减小或无张力,易积蓄泪液而引流不畅致仍有溢泪。关于吻合瓣:先作泪囊瓣,后切鼻粘膜,因切泪囊不出血,如先切鼻粘膜引起较多出血则后面操作困难。如患者全身情况允许,切鼻粘膜前用肾上腺素棉片压迫鼻粘膜数分钟以收缩鼻粘膜血管,减少出血;如出血多,必要时吸引器辅助操作,术毕鼻腔凡士林纱条填塞。泪囊瓣与鼻粘膜瓣都要够大,这样不仅术后吻合口大而通畅,而且便于吻合操作,同时瓣膜较大,吻合瓣膜张力小,能够防止

8、瓣膜撕脱和瓣膜塌陷。泪囊瓣要完全切开,切开后可以看到清晰的粘膜面,必要时可自泪点向泪囊插入泪道探针顶起泪囊壁后切开。另外要防止切穿泪囊后壁,避免眶内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