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中国现代化的发展历程课件

高三历史中国现代化的发展历程课件

ID:19356907

大小:123.00 KB

页数:48页

时间:2018-10-01

高三历史中国现代化的发展历程课件_第1页
高三历史中国现代化的发展历程课件_第2页
高三历史中国现代化的发展历程课件_第3页
高三历史中国现代化的发展历程课件_第4页
高三历史中国现代化的发展历程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三历史中国现代化的发展历程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国现代化的发展历程【专题提示】人类社会的现代化发生在封建社会后期,贯穿于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社会主义确立、发展的整个历史过程,是人类社会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必经阶段。它是以科技为动力,以工业化为中心,以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机器工厂取代家庭作坊和手工工场为主要标志,并引起经济制度、政治制度、生活方式乃至思维方式变革的一场全方位的社会变革。其中,它以经济工业化和政治民主化为主要标志,同时还包括思想现代化、教育现代化和社会生活现代化等。近现代中国经历两个发展阶段,从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之前,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新中国成立后,经过渡而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2、,开始了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国的现代化进程自19世纪60年代开始启动,之后虽步履维艰,但终于在20世纪70年代末迈出了大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中国在现代化的过程中,一直贯穿着两大主题:一是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二是繁荣富强和持续发展。【知识拓展】一、旧中国的现代化历程1.中国早期工业化发展历程■阶段特征:起步阶段(1840年—1895年),突出事件是洋务运动。洋务运动前期以“求强”为旗号,兴办了“三局一所”等近代军事工业;后期以“求富”为旗号,兴办了“三局一厂”等近代民用工业。这一时期,政治体制现代化尚未提上议事日程,以军事工业为主体的工业化有所进展,并经历了由重工

3、业到轻工业,由军需到民用,由国营到民营的发展过程。同时,由于洋务运动的需要,现代化开始由经济领域逐渐向科技文化和人才教育领域渗透。整体发展阶段(1895年—1927年),以工业化为主体的经济现代化有了发展,主要表现为甲午战争以后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辛亥革命后和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政治体制的现代化实现了重大突破,但呈现波浪型推进的特点,思想文化由传统型向现代化转型。曲折前进阶段(1927年—1949年),现代化在阶级斗争和民族斗争极为尖锐复杂的历史环境下艰难地进行。国民政府统治前期,从外国人手中夺回了“关税主权”;设立了国家银行,实行币制改革;进行国民经济建

4、设运动,推动了工商业及整个经济领域现代化的进程。但官僚资本的形成和垄断又在一定程度上排挤了民营工业的发展。抗战期间,中国现代化的进程被打断,原有的工业在日本军国主义的大举侵略下遭到严酷摧残。抗战胜利后,美国垄断资本与四大家族官僚资本相结合,又把中国现代化事业推入绝境。■突出特点:中国工业化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背景下进行的,因此,与欧美各国的现代化相比,它具有非常明显的特征:(1)现代化不仅受到内部封建保守势力的顽强抵制,还不断遭到外部资本主义列强的倾轧、排斥或武力摧残,发展缓慢,历经曲折。(2)现代化一开始是由地主阶级中的洋务派领导的,官僚买办阶级在中国现代化启

5、动时期扮演过微妙的角色,资产阶级则始终没有真正掌握过现代化的领导权。(3)现代化缺少必要的资本原始积累的过程,技术、人才和思想准备不足,它的推动力主要不是来自内部而是来自外部,因此,它不是以民间自发创办近代企业为先导,通过自由竞争发展资本主义,而是主要依靠政权的力量,以官办军事工业为起点,从军需到民用,从国营到民营,从重工业到轻工业。(4)发展畸形。近代工业的产业结构不协调、不配套,工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很小,重工业,特别是钢铁、机械、电力、石油等工业尤为微弱;地区分布不平衡,主要分布于东南沿海和沿江地区。■中国近代工业的分布格局及原因: 格局:中国近代工业主要分布

6、在东部沿海地区。 原因:(1)东部沿海地区经济较发达。 (2)东部沿海地区交通便利。 (3)外国资本主义势力渗入这一地区,客观上瓦解了当地的自然经济,有利于近代工业的发展。■不利因素:先天的不利条件:(1)资金准备不足,没有资本的原始积累,缺乏资金储备;(2)技术准备不足,只有手工技术,缺乏机械化操作技术;(3)人才准备不足,只有经史子集型的人才,缺乏通晓国际现代化大势和能经营管理大机器生产的科技人才、管理人才;(4)思想准备不足,中国传统的重农轻商,重陆轻海,重义轻利等观念,都是发展近代工业的思想障碍。■面临三大政治障碍:外国资本主义的阻挠、破坏;封建专制统治的压制;

7、官僚资本主义的摧残。■缺乏正确的道路、科学的决策和安定的环境:(1)从道路上来看,欧美各国的工业化一般是从轻工业开始,而后延伸到重工业。在工业化的同时,农业都有一个相应的较大变化,给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支撑。中国的现代化在从重工业领域中开始后,农业始终没有经历一场革命性的变化,拖了工业化的后腿。无论是欧美还是日本,工业化开始之前,资产阶级都通过政治革命掌握了统治权,为工业化的发展提供了政治保证。中国的民主革命直到新中国成立才最终完成,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工业化的规模和速度。(2)从决策上来看,历届统治者都没有把知识结构的变革放到极其重要的地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