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城市指标体系

生态城市指标体系

ID:19363931

大小:1.29 MB

页数:22页

时间:2018-10-01

生态城市指标体系_第1页
生态城市指标体系_第2页
生态城市指标体系_第3页
生态城市指标体系_第4页
生态城市指标体系_第5页
资源描述:

《生态城市指标体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南京生态市建设规划》明年出台(2004-11-2205:59:15)【南京日报报道】(记者 朱文君 通讯员 徐小怗)2008年,我市将建成“全国生态市”,按相关指标,届时,我市一年空气质量优良的天数将达到330天以上,城市将无4类水体。日前,由中科院南京湖泊与地理研究所、南京大学和南京市环科所共同完成的《南京生态市建设规划编制大纲》通过以中国科学院李文华院士为组长的专家组的评审,《南京生态市建设规划》将于明年出台。规划大纲展示了目前我市的生态状况:我市人均水、土地资源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且水资源利用效率不高,单位GDP水耗约400立方米/万元,

2、高于全国对于生态市的要求。南京城区水质大部分达不到所属功能区类别要求,郊区水质总体尚可,但局部恶化现象尤其是工业区附近水质超标现象不容忽视。全市空气质量总体转好,但可吸入颗粒物污染较严重,尤其在市工程建设量较大的地区和车流交通量大的地区,超标严重。规划大纲对南京的空间结构进行了分析。主城、都市发展区和市域构成南京生态建设空间的3个圈层,以主城外围山林、高速公路绿带、农田、湖泊、河流为依托,构筑南京生态基础设施网架。同时,以区、乡行政区界为单元,将它们分为“生态保护与禁止开发区”、“生态修复与限制开发区”、“生态缓冲与控制开发区”以及“生态建设与引

3、导开发区”。针对土地资源的紧缺,避免城市无序外扩,规划将对主城用地进行约束。规划大纲将生态市的建设分为3个阶段,即2004年至2008年,达到国家“全国生态市”生态标准的要求,高淳、溧水两县达到生态县建设指标。在对生态市考核的28项指标中,我市第三产业占GDP的比例、森林覆盖率等9个指标基本达标,人均GDP、城市空气质量等15项指标经过努力可以在近期创建中达标。2009年至2012年,我市将主要通过实施生态产业和重点生态领域的建设,使市域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有效改善,基本形成生态产业体系框架;2013年至2020年为我市生态市建设的全面提升阶段,初步

4、形成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生态经济体系、生态环境体系和生态社会体系。(编辑 晓英)《南京生态市建设规划》明年出台规划禁止开发区http://www.soufun.com房地产门户-搜房2004-11-2310:39:00.0地产资讯播报:http://news.cq.soufun.com《南京生态市建设规划》明年将编制完成,由中科院南京湖泊与地理研究所、南京大学和南京市环科所共同完成的《南京生态市建设规划编制大纲》,日前通过了以中国科学院李文华院士为组长的专家组的评审。大纲对生态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将经济开发与生态保护相结合,设立禁止开发区及限制开

5、发区。  15年内建成生态市  南京的生态市建设将分为3个阶段。2004年至2008年达到国家“全国生态市”要求,高淳、溧水达到生态县建设指标;2009年至2012年将主要通过实施生态产业和重点生态领域的建设,基本形成生态产业体系框架;2013年至2020年为生态市建设的全面提升阶段,初步形成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生态经济体系、生态环境体系和生态社会体系。  经济开发将设禁区  规划大纲对南京的空间结构进行了分析,主城、都市发展区和市域构成南京生态建设空间的3个圈层,针对土地资源的紧缺,避免城市无序外扩,规划将对主城用地进行约束。对于分散分布的城镇

6、,则主要促进产业生态转型、控制城镇发展规模和方向、甚至改变城镇布局。主城外围以山林、高速公路绿带、农田、湖泊、河流为依托,构筑南京生态基础设施网架。马鞍山生态市建设相关情况分析阅读1814次生态市是指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各个领域基本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地市级(含副省级城市)行政区域,是地市级生态示范区建设的继续、发展和最终目标。2003年省委、省政府作出了建设“生态安徽”的重要战略决策。我市作为全省基础条件较好的城市之一,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的号召,建设“生态马鞍山”,这既是立足我市市情、实现城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是我市加快

7、发展、在全省实现“两个率先”的必然选择。一、创建“生态马鞍山”的必要性具体来说,第一,建设“生态马鞍山”是我市作为资源型重工业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我市工业结构性污染较为严重,矿山生态恢复任务重,万元产值能耗、水耗高,环境污染已成为制约城市进一步发展的因素之一。建设“生态马鞍山”,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城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第二,建设“生态马鞍山”是我市构筑发展新平台、树立发展新形象、加速融入长三角的需要。经济全球化和生态化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生态环境保护也越来越受到周边城市,特别是长江三角洲城市

8、的重视,目前长三角城市正纷纷制定实施生态市建设规划。融入长三角要实现全面对接,建设生态市,是主动适应新形势,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加速融入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