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馆讲解词

文物馆讲解词

ID:19530928

大小:160.37 KB

页数:24页

时间:2018-10-03

文物馆讲解词_第1页
文物馆讲解词_第2页
文物馆讲解词_第3页
文物馆讲解词_第4页
文物馆讲解词_第5页
资源描述:

《文物馆讲解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河南大学文物馆讲解词序厅前言:欢迎参观河南大学文物馆!我馆成立于1985年,是我国最早一批建立的高校文物专题类博物馆,也是河南省目前唯一一所高校博物馆,其前身是20世纪50年代成立的河南大学历史系文物陈列室。河南大学文物馆经过6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已经积累各类馆藏文物4387件。2012年9月,为庆祝河南大学诞辰100周年,作为河南大学和历史文化学院的重点支持项目,文物馆对原有的陈列进行了彻底改造提升,开辟了“华夏文明——历代文物展”、“窑火神功——古代瓷器展”、“圆方经纬——古代钱币展”。为方便我校文博和历史专业学生的教学实习,专门在一楼开辟了一个文化专题临时陈列厅。由于河南大学一直

2、对教学中的实践环节非常重视,历届校领导对文物馆的建设都很重视,同时我馆也得到了河南省文物局的大力支持。这是我馆收藏的一件司母戊鼎的仿制品,90年校庆时由安阳校友会捐赠,真品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是商王祖庚或祖甲为祭祀其母亲戊而作的一件祭器,代表了商周时期青铜器制作的最高水平。它也是世界上迄今考古出土的最大的一件青铜器,是地位和财富的象征,被誉为“镇国之宝”。大家跟着我移步向前,嵌在墙上的这幅是孔子杏坛讲学图浮雕,取自孔子于杏坛聚徒讲学、传道授业之故事,契合了我百年名校“明德新民、止于至善”的办学理念。下面大家跟着我进入二楼展厅,我馆共有“华夏文明——历代文物展”、“窑火神功——历代瓷器

3、展”、“圆方经纬——历代钱币铜镜展”三大展厅,请大家小心台阶,注意安全,藏品跨越数万年,种类齐全、自成系统,很好地展示了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灿烂文明。展现在大家面前的是一幅水陆攻战图拓片(局部),从河南汲县战国古墓里发现的铜鉴上拓摩所得,汉代时这种题材被广泛用在画像砖上。这幅拓片是从山东嘉祥武梁祠画像砖上拓下来的,共刻画了290多个人物,画面上有人操戈、有人揖舟,描绘了交战双方在水陆两栖对峙格斗、引弓射杀的场景。画中还描绘了旗、鼓、剑、戟、车、壶、豆、船、鱼、鳖等,无不神气活现。众多的人物形象神态各异、生动形象,情节连贯而富于变化,显示出古代画工的精湛技艺。为保护原石,现在已不让打拓,故

4、而该种拓片存世量极少,极其珍贵。一、华夏文明——历代文物展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也是世界上唯一拥有5000年文明长河而不曾中断的国家。悠久的历史赋予了中华民族博大丰厚的文化遗产,构成了中华民族独特灿烂的文明景观。它们不仅是传承中的载体、发展的依托,更是我们国家和民族的骄傲,也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24下面请跟我一起进入通史展厅,共同探索华夏文明的冰山一角。首先我们看到的是一处原始人群居场景的复原,我们可以看到原始人过着以采集和渔猎为生的群居生活。同时,此时的猿人肢骨已与现代人十分的相似,但头骨仍比较原始,眉脊粗壮,前额低平,并且有蒙古人宽鼻和面部低平的特征。大家请往这边看,这是一幅地质

5、年代表,显示了地球从开始形成大陆到现在的一个地质地理状况。到了中生代就出现了恐龙,在大家身后是78届政治系的全体同学捐赠的恐龙蛋化石,它的名字叫“育”,出土于河南南阳西峡,南阳恐龙蛋化石群是目前中国境内面积最大、数量最多、种类最全、年代最早的恐龙蛋化石群,时代大约为中生代白垩纪早期。接着我们就到了旧石器时代,这个时代的器具都是以石击石打制出来的,这些石器距今有180万年了。石球多用于砸坚果,作投掷工具来捕猎;刮削器用于割裂食物,功能相当于现在的小刀;砍砸器用来砍、劈、挖、掘等。下面我们进入新石器时代,这一时期开始使用磨制石器,并发明了陶器。我们可以看到这些石器、骨器都有明显的打磨痕迹。

6、石镞就是箭头,用于狩猎;骨笄也就是古代的簪子;这件鱼叉是用鹿角制作的;这些石斧、石铲等都是生产用具。陶纺轮的出现则表示当时已经有简单的纺织技术;这两件网坠是系在渔网的底部配合捕鱼的。这几件陶纺轮和网坠都是齐家文化的。陶器是将柔软的粘泥做成形烧制而成,新石器时代的陶器水平很高。这个鹳鸟石斧图陶缸(复制品),是在河南临汝阎村发现的,是仰韶文化的彩陶,它上面有大幅的鹳、鱼、石斧图案,这种缸主要是用于成年人的二次葬,是一种瓮葬具,它的底部有孔,有些研究者认为是灵魂出入的通道,另外三足钵、小口双唇瓶、陶钵也是仰韶文化的陶器。看这个彩陶双耳罐颈部饰黑彩直线纹,腹部饰菱形网纹;这个彩陶罐是有简洁大方

7、的折线交叉网纹装饰,位于大家身后的彩陶壶腹部上则有变化的蛙纹;这些图案奇异瑰丽。在今天看来也有极强的装饰效果,这件种器物属于马家窑文化。这件白陶鬹是龙山文化的典型代表。裴李岗文化是中国黄河中游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由于最早在河南新郑的裴李岗村发掘并认定而得名。该文化的分布范围,以新郑为中心,东至河南东部,西至河南西部,南至大别山,北至太行山。代表器型主要有三足钵、三足鼎、小口双耳壶等。这种三足钵,陶钵是盛食器,相当于今天的碗。下面我们看看仰韶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