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馆讲解词

动物馆讲解词

ID:37656751

大小:96.0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9-05-27

动物馆讲解词_第1页
动物馆讲解词_第2页
动物馆讲解词_第3页
动物馆讲解词_第4页
动物馆讲解词_第5页
资源描述:

《动物馆讲解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各位游客朋友,大家好!我是讲解员欢迎参观动物博物馆!动物馆于2006年10月建成并向社会开放,总建筑面积4300平方米,收藏近8000余件极为珍贵的动物标本,分为上下两层8个展厅。首先我们面对的是一对羚牛,毛色金黄的是雄牛,白色的是雌牛。羚牛由于角呈扭曲状,故又称为扭角羚。它的毛色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加深,由白色变成金黄色,因此又称金毛扭角羚。羚牛是秦岭四宝之一,属于国家一类保护动物。现在我们看到的这个庞然大物叫做披毛犀,又称长毛犀牛,生活在距今240万年前至1万年前之间,是一种已灭绝的犀牛。披毛犀是一种草食动物

2、,曾是旧石器时代人类的狩猎对象。根据骨骼化石复原成的模型,体长3.8米,高2米。后面的化石发现于黑龙江省,是国内最为完整的披毛犀骨骼化石,是我们动物馆的镇馆之宝。现在请大家参观第一个展厅——生命起源与动物进化厅。地球上原始生命起源于38亿年以前,真正的动物出现在6亿年以前。现在动物界已知种类为174多万种。现在研究普遍认为,地球上的生命起源于地球上化学进化过程,从无机物到有机物,直到出现原始的生命。原始生命诞生后,再由简单到复杂,无脊椎到有脊椎,水生到陆生的顺序进化。有关生命起源存在多种学说,有自然发生说、创造论或

3、神造说、宇宙生命论或泛生说以及化学起源说等。其中化学起源说被大多数人所接受,这一假说认为,地球上的生命是在地球温度逐步下降以后,在极其漫长的时间内,由非生命物质经过极其复杂的化学过程,一步一步地演变而成的。著名的米勒实验将生命的起源分为四个阶段,即从无机小分子生成有机小分子的阶段;从有机小分子物质生成生物大分子物质;从生物大分子物质组成多分子体系;有机多分子体系演变为原始生命。寒武纪是古生代的第一个纪。距今5.42亿年。海生无脊椎动物大量出现,是生物史上的一次大发展。其中三叶虫最为常见。三叶虫化石,也叫湘西虫,为什

4、么叫三叶虫呢?这是因为其虫体外壳被两条纵走的背沟分为中间的中轴以及左右两侧的两肋叶三部分。这是莱得利基虫,也是一种三叶虫,距现在有六亿年,在我国湖南花垣发现,以最早研究此种化石的英国古生物学家莱得利基而得名,简称“莱氏虫”。奥陶纪距今4.88亿年,海生无脊椎动物得到空前发展。其中以笔石类和鹦鹉螺类十分繁盛。笔石类在中国南方分布较广,鹦鹉螺类在中国北方以弯颈式的阿门角石为最多,而在南方则以直颈式的震旦角石较为常见。笔石是原始的海生群体动物,这种化石的样子很像铅笔在石头上写的“笔迹”,故名笔石。菊石,是一种已经灭绝了的

5、软体动物,距今约四亿年,是由鹦鹉螺演化而来的。这里有一块蝙蝠石或叫蝙蝠虫,早在明朝崇祯年间,一个名叫张华东的人在山东泰安大汶口发现了一种包埋在石头里的“怪物”,其外形容貌颇似蝙蝠展翅,于是他就为之命名为“蝙蝠石”。到了20世纪20年代,我国的古生物学家对“蝙蝠石”进行了科学研究,终于弄清楚了原来这是一种三叶虫的尾部。为了纪念这个世界上给三叶虫起的第一个名字,我国科学家就把这种三叶虫由拉丁名翻译成的中文名字依然叫做“蝙蝠石”或“蝙蝠虫”。志留纪距今4.43亿年,海生无脊椎动物仍占重要地位,以单笔石的兴起,珊瑚类和腕足

6、类的大量繁育为其特点。泥盆纪距今4.16亿年,三叶虫大量减少,腕足类中鸮头贝在中泥盆世分布也很广泛。由于无颌类和盾皮鱼类等鱼形动物大量繁育,故又称泥盆纪为“鱼类时代”,如中泥盆世的沟鳞鱼等。石炭纪距今3.59亿年,昆虫大量繁殖。脊椎动物两栖类中出现了只能匍匐行进的坚头类。二叠纪距今2.99亿年,二叠纪时,由于地壳运动强烈,自然地理条件发生急剧变化,生活环境的迅速变化,又促进了生物界的大变革。脊椎动物中的两栖类仍很繁盛,还出现了原始的爬行类。三叠纪距今约2.51亿年,鱼类以亚全骨类的繁盛为其特点、爬行动物迅速发展,恐

7、龙类开始出现,而两栖类则趋向衰退。侏罗纪距今1.99亿年,爬行动物、菊石和裸子植物极度繁盛,爬行动物中以恐龙最为繁盛。晚侏罗纪,生物演化史中发生了一次由陆地向空中发展的飞跃,最早的鸟类始祖鸟出现了。鱼类以全骨鱼类为主,原始真骨鱼兴起,如晚侏罗纪的狼鳍鱼。这8枚恐龙蛋的化石,是在广东河源发现的,广东河源的恐龙蛋化石的储量和种类都在中国数首位,2006年已经成功的申报了吉尼斯的世界记录。白垩纪距今1.45亿年,爬行动物达到极盛时期。但在白垩纪末,由于自然环境的急剧改变,这些形体巨大的爬行动物失去了适应环境的能力相继绝灭

8、了。白垩纪淡水全骨鱼类继续发展,真骨鱼类开始繁盛,还出现了真正的鸟类。哺乳动物开始发展,出现了一种形体很小的原始有胎盘类,以虫类为主要食料。江汉鱼化石,形成于距今八千万年,因最早发现在长江,江汉流域,故名江汉鱼。古近纪距今6550万年,是哺乳动物的迅速辐射演化。除了适应陆地生活的多种方式外,还出现了天空飞翔的蝙蝠类和重新适应海中生活的鲸类。海生无脊椎动物中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