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子的毒性及临床应用浅析.doc

附子的毒性及临床应用浅析.doc

ID:19540690

大小:31.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03

附子的毒性及临床应用浅析.doc_第1页
附子的毒性及临床应用浅析.doc_第2页
附子的毒性及临床应用浅析.doc_第3页
附子的毒性及临床应用浅析.doc_第4页
附子的毒性及临床应用浅析.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附子的毒性及临床应用浅析.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附子的毒性及临床应用浅析【摘要】从附子的毒性机制和附子的炮制、配伍、煎煮法,以及中毒解救等方面综述了附子的毒性及其应用方法。指出附子应用时要选择合适的炮制、配伍及煎煮法以减轻其毒性反应,并严格依据中医的辨证进行。附子的炮制减毒可采用煨制法、加压加热法、微波法、浓缩干燥制粒法等。附子亦可通过与甘草和干姜配伍来减轻其毒性反应。关于附子大剂量的临床应用时的减毒,是采用久煎合理或是应用现代的加工提取方法科学,有待今后进一步研究。【关键词】附子/毒性; 炮制; 中药配伍; 综述,指导性附子为毛莨科植物乌头的旁生块根。味辛甘,性热,有毒,入心脾肾经,具有回阳补火、散寒除湿的功效。主治阴盛格阳

2、,大汗亡阳,吐利厥逆,心腹冷痛,脾泄冷痢,脚气水肿,小儿慢惊,风寒湿痹,踒躄拘挛,阴疽疮漏及一切沉寒痼冷之疾[1]。由于附子有毒性,临床不乏不良反应的病例报道。如何避免附子的毒性反应,是附子临床应用时应引起足够重视的问题。  1 附子的毒性反应  附子的主要活性成分是乌头类生物碱,它们既是附子的药效成分,也是主要的毒性成分[2-3]。乌头类生物碱尤其是双酯二萜类生物碱,如乌头碱、新乌头碱、次乌头碱等的毒性大(口服双酯类生物碱3~4mg即可致人死亡)[4]。附子的毒性主要是对神经与心脏的损害。中毒机制是附子生物碱刺激神经系统,先兴奋后抑制[5],首先兴奋感

3、觉神经末梢、横纹肌和心肌以及中枢神经系统,继而发生对上述各部分的抑制与麻痹作用。附子中毒临床症状多为口舌及肢体麻木,胸闷,呼吸困难,咽喉、食管、胃均有烧灼感,烦躁不安,心慌,心悸,呆滞,同时伴有恶心,呕吐等;体征主要表现为流涎,脉搏减慢,如同大醉,皮肤苍白,瞳孔略大,对光反射迟钝,膝反射迟钝,呼吸急促,四肢及颈部肌肉痉挛,肢体湿冷,眼睑颤动,心律不齐,有期前收缩。最为突出体征为心律失常,主要改变为室上性及室性期前收缩、心动过速、房室传导阻滞等[6-8]。  2 减少附子毒性反应的方法  临床及实验研究证明附子具有强心、抗心律失常、扩张血管、抗炎止痛、抗肿瘤、抗衰老等作用。临

4、床上附子广泛用于心脏病、肾病、关节痛、肿瘤等病的治疗。如何在临床应用中既保证其疗效,又尽可能降低其毒性反应,是附子应用的关键问题。要减少附子的毒性反应,除严格依据中医附子的适应症使用之外,常用的减毒方法有以下几种:  21 炮制减毒  2151 煨制法 将附子净选、清水浸漂,用盐将附子漂至以微咸为度,捞取晾干表皮,然后进行煨制。煨制有两种方法:一是柳木灰火煨制,一是谷壳灰火煨制。煨附子经漂、煨制后,毒性小,副作用少,其性温和,有回阳救逆、益气固脱、补精髓、温肾阳、补脑化虚痰的作用[9]。  212 加压加热法 将附子洗净,浸入食用胆巴(制食盐的副产品,主要成分是

5、氯化镁)的水溶液中数日,经漂洗切片后,在110℃、07kg/cm2条件下蒸30min,干燥即得。此法既可破坏其毒性成分生物碱,保留强心成分,又可简化工艺,节省时间[10]。张丽萍[11]采用小鼠灌胃急性毒性实验以考察加压蒸制附子的安全性。方法:设定蒸气压力为0245MPa、蒸制时间为15h制备药材。水煎浓缩至4g/mL,以小鼠可承受最大体积灌胃给药,进行最大给药量测定。结果发现,实验结束时无动物死亡,在最大给药量为临床成人最大用量的1280倍时未见急性毒性反应,表明加压炮制附子临床用药较为安全,其药效学研究有待进一步实验证实。  213 微波法 

6、洗净附子去皮后,入50%老水(旧水)中浸泡10~15h,再换清水浸漂20~24h。如此反复经2~4次水处理制成淡附子。再经蒸制10~20min,晾干或烘干后,选用2450MHz或915MHz的微波机进行辐射干燥,制得含水量为10%以下的附子。该法生产效率高,易控制火候,成本低,制得附子毒性低,药效好[12]。但也有学者认为附子去皮降低了药用生物碱的含量[13]。  214 浓缩干燥制粒法 运用现代工艺控温、控湿,常压水提、醇沉、浓缩,喷雾干燥制粒后,制成附子颗粒。此法优点是高效、安全、稳定、可控[14]。  22 煎煮减毒 通过煎煮以降低

7、附子的毒性,目前常用的方法是久煎。有学者提出,附子制剂用于慢性心衰者,需加冷水1500mL,文火煮取500mL,每天分2~3次服,煎煮时间15h左右[15]。有实验表明,100g制附子煎煮时间大于30min,其煎煮液所含的乌头碱和次乌头碱含量低于2mg/mL,也低于20g制附子饮片原药的乌头碱和次乌头碱含量[16],因而大大降低了附子的毒性,但药效成分也因久煎而有所流失。也有研究表明附子煎煮6h后乌头碱含量甚微,推测附子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