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ppt课件哮病_1

医学ppt课件哮病_1

ID:19587362

大小:115.00 KB

页数:24页

时间:2018-10-03

医学ppt课件哮病_1_第1页
医学ppt课件哮病_1_第2页
医学ppt课件哮病_1_第3页
医学ppt课件哮病_1_第4页
医学ppt课件哮病_1_第5页
资源描述:

《医学ppt课件哮病_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哮病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中医内儿教研室学习目的与要求1.掌握哮病的定义、病因病机、分证论治;2.熟悉哮病的源流、范围;3.掌握哮病的诊断;4.了解哮病的预后。一、概述(一)定义哮病:是一种发作性的痰鸣气喘疾患,发作时以喉中哮鸣有声,呼吸急促困难,甚则喘息不能平卧为特征。一、概述(二)历史沿革1.《内经》:虽无哮病之名,但有“喘鸣”的记载。2.《金匮要略》:将哮病称为“上气”。“咳而上气,喉中水鸡声,射干麻黄汤主之”3.元·朱丹溪:首创“哮喘”病名“专主于痰”“未发以扶正气为主,既发以攻邪气为急

2、”4.明·虞抟《医学正传》:“哮以声响言,喘以气息言”。一、概述(三)与现代医学的关系西医学的支气管哮喘、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可参考本节辨证论治。二、病因病机(一)病因1.主因:宿痰内伏于肺(夙根)2.诱因:外邪侵袭:天气变化(受凉)、外感、尘螨、花粉、动物的皮毛、异味剌激饮食不当:食物(鱼虾、糖、醋、鸡蛋、牛奶)、酒、药物(阿斯匹林、心得安)情志失调:喜、怒、忧、思、悲、恐、惊劳倦过度:运动、劳倦二、病因病机(二)病机1.基本病机:痰阻气道,肺气上逆。2.病位:在肺,可累及脾、肾、心。3.病性:

3、有寒热、虚实之不同。4.预后:反复性、顽固性。三、诊断要点1.临床特征:发作性,常突然发作。【喘前期】鼻痒、喷嚏、流涕、咽痒、胸闷、咳嗽。【发作期】症状:突感心胸憋闷,呼吸困难,不能平卧,喉中哮鸣有声,甚则张口抬肩,唇甲紫暗,额汗,烦躁不宁。体征:发作时两肺可闻及哮鸣音。【缓解期】无明显症状。日久反复发作则多表现为肺、脾、肾虚的症状。三、诊断要点2.病史:过敏史或家族史发作性、反复性、顽固性诱因:外邪侵袭、饮食不当、情志失调、劳倦过度。哮病是一种遗传倾向的疾病三、诊断要点3.辅助检查:(1)血常

4、规:血中嗜酸性粒细胞增高;如并发感染可有白细胞总数增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2)痰液涂片:有大量嗜酸性粒细胞。(3)X线胸片:发作时可见两肺透亮度增加,呈过度充气状态。并发感染可见肺纹理增加及炎性浸润阴影。(4)肺功能检查:发作期有关呼吸流速的全部指标均显著下降。四、鉴别诊断哮病与喘证相同:呼吸困难,难于平卧。哮病喘证(1)病因:宿痰内伏于肺肺气不降(2)症状:以声响言以气息言,发作时有哮鸣音无哮鸣音反复发作,有夙根无夙根,喘未必兼哮。发作时必兼喘(3)预后:易反复发作,难断根多发生于急慢性疾

5、病中,邪散则喘止五、辨证论治(一)辨证要点1.辨虚实发作时:邪实为主缓解时:正虚为主实证:多为新病,气粗声高,呼吸深长,呼出为快,脉象有力,体质不虚;虚证:多为久病,气怯声低,呼吸短促难续,呼气不利,脉沉细或细数,体质虚弱。五、辨证论治2.辨寒热冷哮:哮证特征+咳痰清稀,痰白,口不渴,苔白,兼风寒表证;热哮:哮证特征+咳痰黄稠,胶粘难咯,口干欲饮,苔黄,兼风热表证或里热证。五、辨证论治13.辨病位肺虚:自汗,恶风,易感冒;脾虚:食少、便溏、痰多;肾虚:短气息促,动则尤甚,伴腰膝酸软。五、辨证论治

6、(二)治疗原则发作时治标,平时治本。(1)发作时攻邪治标:祛邪—豁痰利气—寒痰—温化宣肺—热痰—清化肃肺(2)平时治本扶正:辨其阴阳—阴虚—滋养—阳虚—温补区别脏腑—补肺、健脾、益肾五、辨证论治(三)分证论治发作期1.冷哮审证要点:呼吸急促,喉中哮鸣有声,口不渴+寒痰征象,形寒肢冷,舌淡,苔白滑,脉浮紧。治法:温肺散寒,化痰平喘。方药:射干麻黄汤。五、辨证论治(三)分证论治2.热哮审证要点:气粗息涌,喉中痰鸣如吼,胸高胁胀,痰黄粘稠,咳吐不利,汗出,面赤,口渴喜饮,大便秘结,舌质红,苔黄腻,脉滑

7、数。治法:清热宣肺,化痰定喘。方药:定喘汤。五、辨证论治缓解期1.肺虚审证要点:自汗,恶风,常易感冒,每因气候变化而诱发,气短声低,面白无华,咯痰清稀色白,舌淡苔白,脉细弱。治法:补肺固卫。方药:玉屏风散。五、辨证论治2.脾虚审证要点:平素纳呆脘痞,便溏,进食油腻则腹泻,每因饮食不当而引发,痰多,倦怠无力,气短不足以息,舌质胖嫰,苔白腻或白滑,脉象濡弱。治法:健脾益气,燥湿化痰方药:六君子汤。五、辨证论治3.肾虚审证要点:短气息促,动则为甚,吸气不利,腰酸腿软,脑转耳鸣,劳累易引发,或+肾阳虚或

8、+肾阴虚治法:补肾摄纳。方药:肾阳虚:金匮肾气丸肾阴虚:七味都气丸。六、预防与调护1.注意气候变化,做好防寒保暖;2.饮食清淡,忌肥甘厚腻、辛辣发物及烟酒3.避免刺激性气体,花粉,烟尘,避免过劳及情志刺激;4.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七、结语病因:痰为夙根。病机:痰气搏击,壅塞气道,肺气宣降失常。病位:主要在肺,涉及脾肾,甚则累及于心。治疗原则:(1)发作时攻邪治标:以豁痰祛邪利气为主。(2)平时治本:当分阴阳,八、思考题1.哮病的主因是( )A.宿痰伏肺B.外感风寒C.饮食不节D.情志失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