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地区景观农田生产模式探讨

潮汕地区景观农田生产模式探讨

ID:19613130

大小:70.12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0-04

潮汕地区景观农田生产模式探讨_第1页
潮汕地区景观农田生产模式探讨_第2页
潮汕地区景观农田生产模式探讨_第3页
潮汕地区景观农田生产模式探讨_第4页
潮汕地区景观农田生产模式探讨_第5页
资源描述:

《潮汕地区景观农田生产模式探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潮汕地区景观农田生产模式探讨摘要景观农田建设作为城镇一体化和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有效手段,促进休闲观光农业蓬勃发展。潮汕地区景观农田受制于未能形成切实有效的生产模式而发展缓慢。为推进当地传统农业向现代效益农业的转型升级,以汕头农业科学园大田景观生产为切入点,对近年来多造次实施效果进行分析,总结形成休闲观光型和采摘实践型2种模式的生产技术,以期为潮汕地区发展观光农业提供较为科学的模式参考。关键词景观农田;生产模式;观光旅游;潮汕地区中图分类号S2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16)10-0312-02近年来,伴随我国城镇化工业化的快速发展,人口增加、

2、耕地减少、环境污染等问题不断影响着城乡生活的生态环境[1]。在党的十八大会议作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战略部署下,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效益农业转变,景观农业作为新时期下休闲农业新的发展方式得到迅速发展,主题观光园、开心农场、沟域农田美景、屋顶农业等如雨后春笋般萌芽发展[2]。潮汕地区人多地少的问题更为突出,传统农田生产趋向破碎化而缺乏连续性,在发展休闲农业过程中经常出现季节生产与旅游观光时段不协调、农业旅游产品的观光效果不佳、景观生产的周年性较为计划零乱等难题,目前当地仍未形成一套切实有效的景观农田生产模式。因此,开展农田景观生产模式探索,对寻找传统农

3、业与现代效益农业的结合点,为当地提供发展观光农业模式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农田概况1.1自然环境条件潮汕地区地处低纬度,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夏长冬暖,年均温21.3°C,7月均温28.2°C、极端高温37.9°C,1月均温13.2°C、极端低温0.4°C,霜期仅数天,年日照时数2000h以上,常年降水丰沛,但夏秋季多有台风影响,据统计,每年4一9月降雨量超过全年的80%,冬春季常有霜冻阴雨。土壤为沿海冲积平原土质,类型有黄壤、红壤、水稻土、沙质土、盐碱土等。可耕作的农田多处于潮汕平原和河流谷地、山区谷底,土壤主要是经河流冲积而成的水稻土,土厚质肥,酸度较低,保水保肥

4、力较强,十分适宜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生长,是广东农业高产区,有“广东谷仓”之称。1.2当前农田生产现状潮汕地区人多地少,耕地资源相对短缺。据统计,在近20万hm2的耕地中,灌溉水田、水浇地和菜地占耕地总面积的比例超过80%,其中以灌溉水田面积最多。成片农田主要集中在市郊等地,多数延续传统一年早晚两造的耕作模式,城区边缘区虽有小片农田利用为幵心菜园、农家乐、林果景观等形式,但缺乏周年生产性和连续性,设计方法单一,农田景观效果偏于单调。总的来讲,该地区农田仍处于生产主导型阶段,农田的景观建设和休闲观光功能有待进一步开发利用。1.3试验地概况本研究实施地为汕头农业科学园,位于

5、北纬23°24',东经116°41',土壤为砂壤土,地势平坦,地下水位较高,两片大田占地面积约0.73hm2,配套有简易的灌溉排水设施。2农田景观模式规划2.1规划思路以景观生态学理论为指导,探索“一年三造”耕作模式(即早造、晚造和冬种),通过种植季节性多样化景观农作物和设计布局农田艺术景观2种方法,进一步发挥农田景观的生产性、观光性、体验性功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农田经济和自然和谐的生态平衡。2.2设计原则2.2.1整体生态性。整体综合考虑生态、生产、技术、经济、文化等因素及相互作用[3],尊重自然和生命规律,坚持水旱轮作和作物轮作的原则,选择种植适宜的景观农作物,不

6、因一味追求作物的新奇特而破坏农田的生态稳定性。2.2.2技术协调性。从实际出发,引种筛选适合的景观作物品种、建立完善景观栽培技术体系和拓展景观旅游功能的开发应用,促进农田高产高效多渠道发2.2.3经济文化性。以保证农田综合经济效益为首要,不仅要获得农产品而且要发掘景观农田的观光旅游、体验实践等功能以拓宽效益渠道,精心策划农产品文化旅游以传承发扬潮汕地区“耕田如绣花”的农耕文化特色[4],实现农田经济的可持续发3生产模式设计及实施效果3.1生产种植期的安排据近几年观察分析,潮汕地区本地游旺季一般在每年的2_5月、9_12月2个时段,主要集中在春节、五一、国庆几个旅游黄金

7、周和周末假期,近年来本地休闲游市场已形成春秋游的良好消费习惯,主要有大多数市民出游踏青、休闲观光、观花采果以及中小学生农业科普教育实践活动等,为深入发展观光农业提供了较大的潜力空间。由于当地气候特点,夏季(6—9月)雨水充沛且多有台风影响,只能选择种植耐涝性作物或水生作物,其余月份均可种植旱生作物来打造景观。所以在种植安排方面分早造(4一6月)、晚造(7_10月)、冬种(11月至翌年3月)的耕作模式来实施;在景观类型方面分为春秋2季、生产观光型和采摘实践型几种应用模式。3.2种植设计引种筛选适宜当地种植、生长周期较短、具有一定景观效果的农作物品种,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