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手术期间液体治疗专家共识课件

麻醉手术期间液体治疗专家共识课件

ID:19637036

大小:1.17 MB

页数:37页

时间:2018-10-04

麻醉手术期间液体治疗专家共识课件_第1页
麻醉手术期间液体治疗专家共识课件_第2页
麻醉手术期间液体治疗专家共识课件_第3页
麻醉手术期间液体治疗专家共识课件_第4页
麻醉手术期间液体治疗专家共识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麻醉手术期间液体治疗专家共识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麻醉手术期间液体治疗专家共识曾海波20110403一概述液体治疗是麻醉手术期间维持手术患者生命体征稳定的重要措施。手术中患者需要补充正常的生理需要量以及麻醉和手术所导致的循环血容量改变和液体缺失,维持良好的组织灌注和内环境稳定,避免细胞代谢紊乱和器官功能损伤。麻醉和手术期间的液体治疗虽然历经50多年的发展,取得了很多一致的意见;但是在诸如“开放性输液或限制性输液策略”、“胶体液或晶体液”以及“血容量监测和判断”等方面仍然存在较大的分歧。一概述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遵照循证医学方法,参阅大量医学文献,制定本行业专家共

2、识。此专家共识并不具备强制性,亦不作为医学责任认定和判断的依据。推荐意见1:应重视麻醉手术期间的液体治疗级(A级)二人体体液分布人体体液分为细胞内液(ICF)和细胞外液(ECF),由细胞膜所分隔。通过细胞膜上Na+/K+ATP泵的调节,使细胞内液的容量和成分保持恒定。细胞外液由组织间液(IFV)和血浆(PV)组成,并随年龄增加有一定变化,其主要功能是维持细胞营养并为电解质提供载体。细胞内液以K+为主,细胞外液以Na+为主,Na+是形成细胞外液渗透压的主要物质。维持正常的细胞外液容量,尤其是有效循环血容量,是液体治

3、疗的关键和根本。二人体体液分布血液是由60%的血浆和40%的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组成,其中15%分布于动脉系统,85%分布于静脉系统。血浆中含有无机离子(主要是Na+和Cl-)和溶于水的大分子有机物(主要是白蛋白、球蛋白、葡萄糖和尿素),白蛋白是维持细胞外液胶体渗透压和血管内血浆容量的主要物质。组织间液分布于血管与细胞之间,机体代谢产物可在其间进行交换,过多的组织间液将通过淋巴管汇流入血管内。正常血管内皮允许水分子和小分子物质(如Na+和Cl-)自由通过,但限制大分子物质(如白蛋白或人工合成胶体)的通过,从而使

4、其保留在血管内。二人体体液分布液体在全身的分布可通过Starling-Lardis公式表示:Jv=KhA[(PMV-PT)-δ(COPMV-COPT)]Jv代表单位时间通过毛细血管壁的净液体量;Kh代表水的液压传导率,即毛细血管壁对液体的通透性,普通毛细血管动脉端的Kh值较静脉端高4倍;A为毛细血管表面积;PMV代表毛细血管静水压;PT为组织静水压;δ为血浆蛋白反应系数,当δ为0时,血浆蛋白分子可自由通过细胞膜,当δ为1时,血浆蛋白分子不能通过细胞膜。在大多数器官中,血浆蛋白在微血管中的δ值超过0.9并保持稳定,

5、但在低氧血症、炎症和组织损伤等病理生理状态下则明显降低。COPMV代表毛细血管内胶体渗透压;COPT为组织中的胶体渗透压。推荐意见2:掌握人体体液的正常分布有助于制定术中液体治疗的正确方案(E级)三监测方法(无创)目前临床上尚无直接、准确监测血容量的方法,因此需对手术患者进行综合监测及评估,以做出正确的判断。(1)心率(HR)麻醉手术期间患者心率突然或逐渐加快,可能是低血容量的早期表现,但需与手术刺激、麻醉偏浅、血管活性药物作用和心脏功能异常等其他原因进行鉴别;(2)无创血压(NIBP)血压监测通常采用无创袖带血

6、压,一般维持术中收缩压大于90mmHg或平均动脉血压(MAP)大于60mmHg;三监测方法(无创)(3)尿量、颈静脉充盈度、四肢皮肤色泽和温度尿量是反映肾灌注和微循环灌注状况的有效指标,术中尿量应维持在1.0mL/(kg.h)以上,但麻醉手术期间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可影响机体排尿,故尿量并不能及时反映血容量的变化。颈静脉充盈度、四肢皮肤色泽和温度也是术中判断血容量的有效指标(4)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SpO2是围术期的重要监测项目,在组织血流灌注良好的情况下,SpO2波形描记随呼吸变化则提示患者血容量不足;S

7、pO2波形不随呼吸变化,不能完全除外患者血容量不足。三监测方法(无创)(5)超声心动图超声心动图如经食道超声(TEE)已逐步成为术中常用的监测项目,可有效评估心脏充盈的程度。推荐意见3:麻醉手术期间患者需常规监测心率和血压、密切观察尿量和脉搏血氧饱和度波形及其与呼吸的相关变化(C级)三监测方法(有创)(1)中心静脉压(CVP)CVP是术中判断与心血管功能匹配的血管内容量的常用监测指标,重症患者和复杂手术中应建立连续CVP监测。通常平卧位时压力传感器需放置在右第四肋间、腋中线水平,侧卧位时则应放置于右第四肋间,胸骨

8、右缘水平,并在呼气末(无论自主呼吸或正压通气)记录,应重视CVP的动态变化,必要时可进行液体负荷试验;三监测方法(有创)(1)中心静脉压(CVP)CVP是术中判断与心血管功能匹配的血管内容量的常用监测指标,重症患者和复杂手术中应建立连续CVP监测。通常平卧位时压力传感器需放置在右第四肋间、腋中线水平,侧卧位时则应放置于右第四肋间,胸骨右缘水平,并在呼气末(无论自主呼吸或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