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十六大以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与实践发展

探究十六大以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与实践发展

ID:19639529

大小:65.11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04

探究十六大以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与实践发展_第1页
探究十六大以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与实践发展_第2页
探究十六大以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与实践发展_第3页
探究十六大以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与实践发展_第4页
探究十六大以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与实践发展_第5页
资源描述:

《探究十六大以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与实践发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探究十六大以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与实践发展【摘要】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经历了从人与自然的和谐到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理论的不断创新;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中从国家战略目标的推进到用强有力的制度和法制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理论;实践一、问题的由来改革开放实践改变了中国贫穷落后的面貌,由于各个地区在发展中不注重保护环境,使生态环境遭到一定的破坏,江河湖海污染严重,各地的雾霾天气时有发生,一些地方土地重金属超标,等等。使人民群众对越来越严重的环境问题感到不满。同时也给人们造成一种错觉,认为政府没有有效地应对环境问题,中国的经济发展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来的。这

2、种错觉如果不加以澄清,会造成人们对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和实践的发展认识模糊,甚至产生怀疑。下面我通过十六大以来的党在生态文明理路的创新和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的发展的厘清发展思路和实践进程。二、从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到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形成和发展的理论创新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的发展是伴随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而不断深化而丰富的,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容。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对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提出了建设小康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

3、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重要目标,为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提出提供了理论准备。2003年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胡锦涛在全会上的讲话中明确指出:“必须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坚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坚持在开发利用自然中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这样的发展观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立足基本国情,总结发展实践,借鉴国外经验,提出了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的重要内容。最早提出

4、“生态文明”这一科学概念的是胡锦涛同志代表党中央在2005年召开的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在这个会上胡锦涛提出,我国当前环境工作的重点之一便是“完善促进生态建设的法律和政策体系,制定全国生态保护规划,在全社会大力进行生态文明教育”。2007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七大第一次把“生态文明”写进了党的报告中,胡锦涛代表党中央对生态文明进行了深刻的阐述,生态文明建设成为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同时还对建设生态文明并提出了全面系统的要求:“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党的十七大以后,

5、生态文明建设进一步上升为政府的施政纲领和国家发展理念。在国家的“十二五”规划纲要中则明确地把“绿色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从党的十七大到党的十八大的五年里,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落实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的各个方面,推动了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发展。2012年7月23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指出,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原则、目标等深刻融人和全面贯穿到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为党的十八

6、大提出“五位一体”提供了理论成果和实践成果。党的十八大首次提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这是中国共产党人把握中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脉搏的深刻认知,是执政理念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拓展到生态文明建设,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五位一体”的有机整体。“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是把生态文明与其他四个建设构成了相辅相成的关系,不可偏废。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五位一体”是中国共产党的又一次理论创新。三、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是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

7、践改革开放推动了中国的经济发展、社会的进步、人民的安居落业。同时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实践也在蓬勃开展,诸如三北防护林工程、西气东输工程和南水北调工程等等许多大的生态工程,在改变中国的诸如北方的沙尘暴、东部能源短缺、华北严重缺水的长期以来形成的恶劣的生态环境,为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但是长期以来中国的发展被许多地方政府理解为只追求GDP的增长,忽视全面发展;只重视眼前和短期的发忽视长远利益和整体利益。没有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放在与经济建设同等重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