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课件环境及理化因素损伤

医学课件环境及理化因素损伤

ID:19640813

大小:1.66 MB

页数:31页

时间:2018-10-04

医学课件环境及理化因素损伤_第1页
医学课件环境及理化因素损伤_第2页
医学课件环境及理化因素损伤_第3页
医学课件环境及理化因素损伤_第4页
医学课件环境及理化因素损伤_第5页
资源描述:

《医学课件环境及理化因素损伤》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10环境及理化因素损伤10.1淹溺(溺水)10.2中暑10.3体温过低(冻僵)10.4冻伤10.5烧烫伤10.6电击伤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使学员熟悉淹溺、中暑、体温过低、冻伤的临床表现,掌握淹溺复苏的步骤,掌握中暑的急救方法,掌握体温过低的急救处理原则,掌握冻伤的急救和处理。熟悉烧伤严重程度的判定标准,掌握烧伤急救措施,熟悉烧伤的后续处理。掌握电击伤的现场急救,熟悉电击伤的创面处理。10.1淹溺(溺水)10.1.1淹溺的分类和机理溺水根据其发病机理可分为两种类型:干性溺水和湿性溺水。(1)干性溺水人落水后,因惊慌、恐惧或骤然寒冷等强烈刺

2、激而引起喉头痉挛,以致呼吸道完全梗阻造成窒息和(或)反射性心搏骤停而死亡,据估计,干性溺水占溺水死亡的10%。(2)湿性溺水发生溺水后,最初患者在水中剧烈挣扎,本能地屏气,以避免水进入呼吸道。不久由于缺氧不能继续屏气,水随着吸气而大量进入呼吸道和肺泡,造成呼吸道阻塞,阻碍肺内气体交换从而发生窒息。湿性溺水约占溺水死亡的90%。溺水的整个发病过程进展很快,患者在数分钟内可被溺死。因此,抢救工作必须及时。10.1.2淹溺的临床表现溺水患者出水后的表现为神志不清,呼吸停止,心跳、脉搏微弱,四肢厥冷,血压下降或测不到,上腹部膨隆,眼睛充血、发红

3、,甚至心跳停止。患者面色青紫或灰白,面部浮肿,口鼻充满泡沫、泥沙或杂草。有的患者还合并颅脑及四肢损伤。10.1.3淹溺复苏的步骤1.下水迅速救上岸由于溺水可能造成死亡的过程很短,所以应以最快的速度将其从水里救上岸。若溺入深水,抢救者宜从背部将其头部托起或从上面拉起其胸部,使其面部露出水面,然后将其拖上岸。2.排除呼吸道积水多数溺水者被救起时已处于昏迷状态(儿童溺水2min就会失去意识),抢救不及时4~6min即死亡。(1)清除口鼻里的堵塞物:被救上岸后,使头朝下,立刻撬开其牙齿,用手指清除口腔和鼻腔内杂物,再用手掌迅速连续击打其肩后背部

4、,让其呼吸道畅通,并确保舌头不会向后堵住呼吸通道。(2)倒出呼吸道内积水方法一:抢救者单腿跪地;另一腿屈起,将溺水者俯卧置于屈起的大腿上,使其头足下垂。然后颤动大腿或压迫其背部,使其呼吸道内积水倾出,见图10-1。方法二:将溺水者俯卧置于抢救者肩部,使其头足下垂,抢救者作跑动姿态就可倾出其呼吸道内积水,见图10-2。清理积水的同时,先要用手清除溺水者的咽部和鼻腔里的泥沙及污物,以保持呼吸道畅通。注意倾水的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延误心肺复苏。图10-2图10-1方法三:俯卧压背法。使病员俯卧位,腹下垫枕,头向下略低,面部转向一侧,以防口、鼻触

5、地,一前臂弯曲垫在头下,另臂伸直;急救者跪跨在病人大腿两侧,将手放在患者背部的两侧下方,脊柱骨左右,大拇指靠近脊柱骨,其余四指稍开微弯。以身体重量即上肢和躯干部的力量向下后方压迫;然后挺身松手。如此反复进行2~3次,见图10-3。这种方法最常用。图10-33.水吐出后人工呼吸迅速判定呼吸、心跳、意识。对无呼吸、心跳者,要迅速进行胸外心脏按压,同时做口对口(鼻)式的人工呼吸,分秒必争,千万不可只顾倾水而延误呼吸、心跳的抢救,尤其是开始数分钟。抢救工作最好能有两个人来进行,这样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才能同时进行。如果只有一个人的话,两项工作就要

6、轮流进行,即每胸外按压30次就要人工呼吸2次。并尽快与医疗急救机构联系。10.1.4淹溺伤员后续的生命支持(1)吸氧、呼吸兴奋剂。船舶如果具备较好的医疗条件,可对溺水者注射强心药物及吸氧。现场如有呼吸兴奋剂可拉明、洛贝林等可立即注射;现场没有兴奋剂则用手或针刺患者的人中等穴位。(2)喝下热水及保暖。经现场初步抢救,若溺水者呼吸心跳已经逐渐恢复正常,可让其喝下热水或其他营养汤汁后静卧。(3)复苏成功后,仍未脱离危险的溺水者,或并发肺部感染、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等,应尽快送往医院继续进行复苏处理及预防性治疗。10.2中暑中暑是人在烈日下或高温

7、环境里,体内热量不能及时散发,引起机体体温调节发生障碍的一种急性疾病。盛夏酷暑在高温和热辐射的长时间作用下工作、行走或站立,或在锅炉等高温环境下长时间工作,再加上疲劳、空气流通不畅、饮水不足、饥饿、失眠等原因,都容易发生中暑。10.2.1中暑的分类根据中暑的程度可分为中暑先兆、轻症中暑和重症中暑,重症中暑又可分为四种类型:热痉挛、热衰竭、日射病和热射病。10.2.2中暑的临床表现1.中暑先兆高温环境下,出现头痛、头晕、口渴、多汗、四肢无力发酸、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症状。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如及时转移到阴凉通风处,补充水和盐分,短时

8、间内即可恢复。2.轻症中暑病者在高温环境或烈日下工作一段时间后出现头昏、眼花、耳鸣、面色潮红、胸闷、皮肤灼热、体温升高在38℃以上,甚至可出现面色苍白、恶心、呕吐、汗多、脉搏细弱、呼吸浅快等早期循环衰竭征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