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口长城烽燧燃放点调查研究

张家口长城烽燧燃放点调查研究

ID:19650272

大小:27.0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10-04

张家口长城烽燧燃放点调查研究_第1页
张家口长城烽燧燃放点调查研究_第2页
张家口长城烽燧燃放点调查研究_第3页
张家口长城烽燧燃放点调查研究_第4页
张家口长城烽燧燃放点调查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张家口长城烽燧燃放点调查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化妆学校makeup.dlmonita.com0HIJ  【关键词】张家口长城;烽燧制度;燃烽设施;联墩  【摘要】本文通过对张家口地区的长城烽燧燃放点遗迹的实地调查,考证了明代烽燧“火池”、“烟皂”的存在及分布情况,结合古代烽燧制度、烽燧建筑形制、燃烽设施以及联墩的组成形式等方面的文献记载,对所谓的长城“五连墩”、“七连墩”和“一烽五燧”是一种“独特的烽燧建筑制式”的观点提出质疑。  2011年6月,有网友在张家口市赤城县独石口段长城的烽火台附近发现了按一定距离排列有序的五处石头堆,将其称为“五连墩”,并认为“‘五连墩’是长城上一种独特的烽火墩台建筑,在西北长城上有少许分布,而在东部长

2、城上则相当罕见”。该消息被多家网站及各类媒体相继转载报道,此后又有“七连墩”、“九连墩”的发现,一时间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张北长城》一书中则将其称为“一烽五燧”[1]。但笔者在以往查阅有关长城的文献时从未见有“五连墩”、“七连墩”或“一烽五燧”的建筑制式的记载。为辨明这些烽火台旁的石头堆的真实历史功能与确切名称,笔者对赤城县独石口镇马厂村和炮梁乡砖楼村一带长城沿线的三处存有石头堆的烽燧进行了实地调查,并以历代长城文献中的烽燧制度、建筑制式、设施配置等的记载为依据,认为所谓的“五连墩”其实是长城沿线的烽燧燃放点。  一、三处烽燧调查  我们将这三处烽燧分别编号为F1、F2、F3。  F

3、1位于独石口城正西2.5公里处山梁上的长城南侧,长城北侧山下约1.5公里处为沽源县三棵树村,长城南侧山下1.5公里处为赤城县马厂村。该处长城由北向南至烽火台北侧偏东处拐向西行,并一直向西延伸。建筑形制为片石干插砌筑的尖顶式长城,墙体底宽4.5~5米,顶宽0.8~1米,高3.5~4米。除个别段落坍塌成豁口,整体保存情况较好。F1地理坐标为东经115°39′21.7″,北纬41°19′1.5″,海拔1700米。烽火台亦为片石干插砌筑,圆角方梯柱形,东南角保存原建筑边际,其它几面均已坍塌,存高11米,顶部南北长6.7米,东西宽6米,底部直径10米左右(图一)。烽台北侧为长城,东、南、西三面有石

4、砌围墙,墙体宽1.5~2.5米,残存高0.8~1.5米,东西两侧墙长30米,南北长40米。南墙与烽火台之间有一道障墙,现存高2米,宽2.3米。在烽火台南面围墙外的山脊上,从北向南有规律地分布着10处石堆遗迹(分别编号1-10号),面向正东方向的独石口城一字排列,间距8~12米不等。因破坏严重,大部分形制已不清晰,其中2号石堆近于消失,8、9、10号仅存痕迹,其它存高在0.2~0.5米之间。经观察,原始形制有圆形和方形两种,直径或边长在2~2.4米之间,构筑材料为就地取材的毛石块(图二)。  F2位于赤城县炮梁乡砖楼村西北方向的砖楼梁上的一个小山丘上。据河北省长城资源调查队调查,该处长城属

5、于长城腹里支线,整体呈东西走向,墙体毛石砌筑,保存状况较差,地面仅存一线痕迹。F2的地理坐标为东经115°31′45.5″,北纬40°55′13.9″,海拔1961米。烽台毛石堆筑,圆形,存高6米,底部直径14米左右,顶部直径6米左右,外筑环形围墙,墙距台体3~5米不等,存高1~2米,墙宽2.3米左右。在烽台围墙外的南侧,自东向西排列着10处石块堆遗迹(分别编号1-10号),形制为方形和圆形两种,方形、圆形间隔分布,排列走向为北偏东60°(图三)。该组遗迹保存较好,存高0.1~0.5米不等,大部分基础形制清晰可辨,相互间距最小为1米,最大为2.8米,以1.5米左右为普遍。在烽火台的东侧1

6、5米处的山坡上,有毛石砌筑的房址一处。根据遗迹观察,房址为3间,呈品字形分布,西侧一间南北长4.3米,东西宽3.6米;北侧一间南北长4.8米,东西宽4.1米;南侧一间南北长4米,东西宽4.8米(图四)。  F3位于F2南偏东35°、直线距离1公里处的另一座山头上,属腹里传烽台。地理坐标为东经115°32′12.6″,北纬40°54′56.7″,海拔1983米。烽火台主体建筑呈圆形,毛石堆筑,直径20米左右,存高10米,外环以毛石砌筑的围墙,现已成大石埂状,存高1米左右。南侧围墙外有东西走向、一字形排列的10处石块堆遗迹,形制为方形和圆形两种,间隔分布,大部分保存较为完整,形制清晰,排列整

7、齐有序,间距2.5~5米不等。烽燧建筑形制与石块堆遗迹分布状态与F2基本相同(图五)。  根据对上述三处烽燧遗迹的调查,再结合历史文献记载,笔者认为:这些存在于烽火台旁排列有序的石堆遗迹,应该是长城烽燧燃放点遗迹,属于燃烽设施,在历史上应该有专门的名称,无论从构筑形制、单体规模或实际功能上看,均不应将其称为“连墩”或“一烽五燧”。  二、古代的烽燧制度  烽燧及传烽制度历史悠久。烽燧,是以烟、火、旗帜、灯笼等为信号,进行目视联络、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