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论 传染病学课件

总论 传染病学课件

ID:19723344

大小:431.00 KB

页数:44页

时间:2018-10-05

总论 传染病学课件_第1页
总论 传染病学课件_第2页
总论 传染病学课件_第3页
总论 传染病学课件_第4页
总论 传染病学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总论 传染病学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传染病学 总论邹启园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一、传染病的定义由病毒、衣原体、支原体、立克次体、细菌、真菌、螺旋体、原虫、蠕虫等所引起的疾病称为感染性疾病(infectiousdiseases)(感染病),其中具有传染性,并可导致不同程度流行者称为传染病(communicabledisease)。二、传染病的危害性传染病均具有一定的传染性,可在人群中引起程度不等的流行,所以其危害性不只影响到个人,常常涉及家庭和社会。历史上鼠疫、霍乱、天花等烈性传染病给人类造成极大的灾难。公元6世纪一次鼠疫大流行,欧洲死亡近1亿人,14世纪第二次大流行,

2、亚、非两大洲死亡2400万人,欧洲病死2500万人,占欧洲人口总数的1/4。我国仅1910年东北地区流行鼠疫时,病死4.2万人以上。百余年来屡屡从国外传入的霍乱,解放前的50年内,发生过12次大流行。仅1932年从上海蔓延到21个省的303个城市,患者10余万,病死3.4万人。1939~1949年10年间,全国各地的天花患者38万,此外疟疾、血吸虫病、黑热病、麻疹、伤寒、痢疾、斑疹伤寒及结核病等,疫情亦相当严重,每年吞噬很多人的生命。三、传染病学的现状和任务新中国成立以后,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卫生方针,传染病防治取得了显著成就。经

3、百余年的努力,在上世纪70年代后期(1979年)世界卫生组织代表全人类宣布天花已消灭。控制了鼠疫和霍乱的流行,既往猖獗流行的多种疾病如黑热病、血吸虫病、疟疾、结核病等均得到了基本控制,发病数大量减少。近30年来有些传染病有明显增多,如病毒性肝炎、流行性出血热、病毒性胃肠炎等。而且又发现了一些新的传染病,如艾滋病、军团病、拉沙热、阿根廷出血热、埃波拉出血热及风靡欧洲的疯牛病、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肺炎(非典)、禽流感、人猪链球菌感染和甲型H1N1流感等。最近埃博拉出血热再次爆发流行!引起全世界的关注。埃博拉出血热第一次流行是1976年6月至

4、11月在中非、苏丹南部和扎伊尔北部几乎同时爆发,流行于扎伊尔北部的Ebola河流,故命名为Ebola。扎伊尔388人发病,死亡280人,病死率为88%。第二次,1976年11月至12月,34人发病。第三次,1995年1月至6月,扎伊尔的基奎特市。第四次,1995年11月12月,在科特迪瓦市少数病例。截止2014年8月4日,几内亚、利比里亚、塞拉利昂和尼日利亚共计报告埃博拉病毒感染造成累计病例数达1711例,其中1069例死亡。传染源感染埃博拉病毒的人和非人灵长类动物为本病传染源。传播途径与患者直接接触,尤其是患者的血液或体液最易感染。

5、也可通过皮肤、飞沫从呼吸道或者结膜传播。医务人员及实验室工作人员易受感染。病理改变本病几乎能侵犯每个器官,肝、脾损害最为严重。为坏死性损害。胰腺、生殖腺、肾上腺、垂体、甲状腺、肾脏亦有坏死性损害。临床表现潜伏期5-10天,平均1周。突发高热、畏寒、头痛、肌痛、恶心,结膜充血,相对缓脉,以后可出现呕吐、腹泻、咽痛。出血倾向,轻重不一,出血可为致命原因,更对的病人死于肝、肾衰竭。埃博拉出血热确诊程序发热、头痛、肌痛、腹泻、呕吐、咽痛、出血性皮疹发病地理因素、与病人接触史(—),排除诊断白细胞减少、异型淋巴细胞、ALT、AST升高,蛋白尿、

6、凝血因子异常电镜观察血清学检测:效价升高血清学检测:效价(—),病毒分离(—)基本确诊排除确诊处理:隔离、对症治疗、抗血清应用近年来,河南、湖北、山东、安徽等省相继发现并报告一些以发热伴血小板减少为主要表现的感染性疾病病例,其中少数重症患者可因多脏器损害,救治无效死亡。病例标本中存在一种属于布尼亚病毒科的新病毒感染,并初步认定检测发现的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病例与该新病毒感染有关。临床表现潜伏期尚不十分明确,可能为1周~2周。急性起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体温多在38℃以上,重者持续高热,可达40℃以上,部分病例热程可长达10天以上。伴乏力

7、、明显纳差、恶心、呕吐等,部分病例有头痛、肌肉酸痛、腹泻等。查体常有颈部及腹股沟等浅表淋巴结肿大伴压痛、上腹部压痛及相对缓脉。少数病例病情危重,出现意识障碍、皮肤瘀斑、消化道出血、肺出血等,可因休克、呼吸衰竭、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等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绝大多数患者预后良好,既往有基础疾病、老年患者、出现精神神经症状、出血倾向明显、低钠血症等提示病重,预后较差。实验室检查(一)血常规检查。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减少,多为1.0-3.0×109/L,重症可降至1.0×109/L以下,嗜中性粒细胞比例、淋巴细胞比例多正常;血小板降低,多为3

8、0-60×109/L,重症者可低于30×109/L。(二)尿常规检查。半数以上病例出现蛋白尿(+~+++),少数病例出现尿潜血或血尿。(三)生化检查。可出现不同程度LDH、CK及AST、ALT等升高,尤以AST、CK-M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