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桂萍-人格1-3

汪桂萍-人格1-3

ID:19755041

大小:980.00 KB

页数:56页

时间:2018-10-05

汪桂萍-人格1-3_第1页
汪桂萍-人格1-3_第2页
汪桂萍-人格1-3_第3页
汪桂萍-人格1-3_第4页
汪桂萍-人格1-3_第5页
资源描述:

《汪桂萍-人格1-3》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人格心理学汪桂萍心理与心理学心理学就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学科心理现象包括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心理过程指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个性心理指心理的个体独特性心理学原理和理论在心理咨询中的重要作用提供理解个体的工具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法第一章人格概述人格“personality”源于古希腊语“persona”,本意“面具”两层意思:面具外显的角色面具下内隐的部分人格的基本涵义“人格”一词来源于古希腊,本意指面具。面具是随人物角色不同而变换,表现角色的特点和人物性格。心理学用面具转意为人格人格包含两层意思:1个人在人生舞台上所表现的各种

2、言行,为人格的“外壳”;2个人蕴藏于内的人格特点,即“面具”背后掩盖着的自我,即人格的“内在品质”。人格的一般概念(一)人格的定义:各自定义人格是个体思想、感情和行为的特有整合。人格包含着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人格是探讨完整个体与个体差异的领域人格是稳定的行为方式和发生在个体身上的人际过程定义的不同反映了心理学家对人格研究侧重点的不同以及他们所采用的研究方法的不同综合各种定义,人格的内涵为:人格是一个人各种稳定特征的综合整体,具有个人思想、感情、意向、行为的独特模式人格的特征1人格的整体性人格由多种成分构成,具有内在一致

3、性,受自我意识调控。人格的整体性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2人格的稳定性(1)人格的跨时间持续性(2)人格的跨情境一致性3人格的独特性不同的遗传、生活与教育环境形成独特的心理特点4人格的社会性人格是社会的人所特有的。社会化是一个人在与他人的交往中掌握社会经验和行为规范,获得自我的过程。人格是一个人各种稳定特征的综合整体,具有个人能力、思想、感情与行为的独特模式。影响人格的因素遗传的因素生理因素:脑身体外貌与人格成熟环境家庭教育文化与人格有关的概念个性、气质、性格与人格概念紧密但易混淆个性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的、独特的整体特征。气质一

4、个人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指向性方面的动力特征。性格一个人对现实的稳定态度及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的人格特征。包括态度特征、情绪特征、意志特征、理智特征第二章关于人格心理学一、人格心理学研究的对象人格心理学是以心理学范型研究人格的学科人格心理学是以心理学观点研究人格的结构、动力、发展和适应的事实与规律的心理学分支学科二、人格心理学的主要研究领域(一)人格结构用来解释个体差异的概念。“特质”“类型”“自我”“需要”(二)人格动力个体特征性行为的内在原因。(三)人格发展个体自出生至老年的整个生命全程中人格特征的表现,随年龄和习得

5、经验的增加而逐渐改变的过程(四)人格适应个体与其生活环境保持和谐状态所表现的行为反应。与人格有关的几个概念个性是人格的独特特性气质是人格发展的先天基础性格是个人后天形成的道德行为特征个性、气质、性格都包括在人格内涵之中人格评鉴方法心理生理学技术自陈量表行为评鉴投射技术搜集资料的方法:人格研究的资料来源可以分为L、O、T、S四种类型。(可以记为lost)L(life)资料;O(observation)观察T(test)测试或实验程序;S、(selfreport)即自我报告资料人格具体研究方法现场研究;实验法:假设检验方法1理论与假设

6、2实验变量3操纵的与非操纵的自变量4事前预测与事后认识5重复实验准实验研究问卷调查法测验法:访谈法;人格评价1信度2效度人格心理学研究的几个重要问题关于人性的回答遗传和环境的作用自由意志还是决定论意识决定还是无意识决定时间对行为的影响人格研究的范型范型:一套科学习惯,指某一科学共同体公认的在一定时期里作为进一步研究的基础,并为以后的研究者暗暗规定了该领域研究应研究什么问题及用什么方法。人格心理学是一门多范型的科学人格的临床研究人格的相关研究人格的实验研究人格的七个理论流派精神分析流派(新精神分析学派)特质理论流派生物学派人本主义流

7、派行为主义流派(社会学习流派)认知流派人格流派差异人格流派差异在三个方面具有观点差异从而显示出流派区别意识-潜意识遗传-环境决定论—自由意志一、精神分析的起源(一)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弗洛伊德的生平:布鲁尔、沙科弗洛伊德的人性观人是一个能量系统,但能量有限若以某种方式释放了能量,以另一种方式释放的能量就会减少。第三章精神分析理论人有两类本能:生本能(性本能):一切与保持(存)生命有关的本能。(力必多)死本能(攻击本能):驱使人回到有生命之前的无机物状态。(塔那托斯)(二)人格结构弗洛伊德的早期观点人格结构分为:意识、前意识、潜意

8、识意识:由个人当前觉知到的心理内容所组成。前意识:个体加以注意便能觉察到的心理内容。潜意识:个人不可能觉察的心理活动现象,对个人的思想和行为影响很大。弗洛伊德的后期观点人格结构分为:本我、自我、超我本我:个体生来时的心理状态,由原始本能组成。自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