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的中西医辩证孙秀琴

感冒的中西医辩证孙秀琴

ID:19777434

大小:141.00 KB

页数:23页

时间:2018-10-06

感冒的中西医辩证孙秀琴_第1页
感冒的中西医辩证孙秀琴_第2页
感冒的中西医辩证孙秀琴_第3页
感冒的中西医辩证孙秀琴_第4页
感冒的中西医辩证孙秀琴_第5页
资源描述:

《感冒的中西医辩证孙秀琴》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感冒的中西医辩证论治中牟县中医院孙秀琴概论概念:以感受触冒风邪所引起的外感疾病,表现为鼻塞、流涕、喷嚏、咳嗽、头痛、发热、全身不适等为特征。一般通称伤风或冒风、冒寒;重者多为感受非时之邪,称为重伤风。如在一个时期内广泛流行,证候多相类似者,称为时行感冒。早在《内经》即已认识到感冒主要是外感风邪所致。《素问.骨空论篇》说“风从外入,令人振寒,汗出头痛,身重恶寒。”《伤寒论.太阳病》所论的中风、伤寒之桂枝、麻黄两个汤证,实质上包括了感冒风寒的轻重两类证候。这包括流行感冒。它与现代医学所讲的上呼吸道感染有一定的关联,呼吸系统的疾病中不包括肺癌,在城市死亡病因中占第四,在农村占第一位(不包括结

2、核),据我国总人口死亡病因的第一位。感冒与现代医学上呼吸道感染的关系上呼吸道感染:是指鼻腔咽或喉部急性炎症的概称1、普通感冒:俗称“伤风”,又称急性鼻炎或上呼吸道卡他,以鼻咽部卡他症状为主要表现。常见病源体为鼻病毒、冠状病毒、副流感或副流感病毒,还有呼吸道合胞病毒、埃可病毒和柯萨奇病毒等。起病较急,初期有咽干、咽痒或烧灼感,发病同时或数小时后,可有喷嚏、流清水样鼻涕,2~3天后鼻涕变稠。可伴咽痛,有时由于咽鼓管炎使听力减退。也可出现流泪味觉迟钝、呼吸不畅、声嘶、小量咳嗽等。一般无发热及全身症状,或仅有低热、不适、轻度畏寒和头痛。检查可见鼻腔粘膜充血、水肿、有分泌物,咽部轻度充血。如无并

3、发症,一般经过5~7天痊愈。2、病毒性咽炎或喉炎:急性病毒性咽炎由鼻病毒腺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以及肠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引起。临床特征为咽部发痒和烧灼感,咽痛不适。当有吞咽疼痛时,常提示有链球菌感染,咳嗽少见。急性喉炎多为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及腺病毒等引起临床特征为声嘶、讲话困难、咳嗽时疼痛,常有发热、咽痛或咳嗽。体检可见喉部水肿、充血,局部淋巴结轻度肿大和触痛,有时可闻及喉部的喘息声。3、胞疹性咽峡炎:常有柯萨奇病毒A引起,表现为明显咽痛、发热,病程约为周。检查可见咽充血。软腭、悬雍垂、咽及扁桃体表面有灰白色疱疹及浅表溃疡,周围有红晕。多于夏季发作,多见于儿童,偶见于成人。4

4、、咽结膜热:咽结膜热:主要有腺病毒、柯萨奇病毒引起。临床表现为发热、咽痛、畏光、流泪、咽及结膜明显充血。病程4~6天,常发生于夏季,通过游泳传播。儿童多见。感冒的病因病机(一)感冒是由六淫、时行病毒侵袭人体而致病。以风邪为主因,风邪虽为六淫之首,但在不同季节,往往与其它当令之时气相合而伤人,如冬季多属风寒,春季多属风热,夏季多夹暑湿,秋季多兼燥气,梅雨季节多夹湿邪。一般以风寒、风热为多见,夏令暑湿之邪也能杂感为病,若四时六气失常,“春时宜暖而反寒,夏时应热而反冷,秋时宜凉而反热,冬时宜寒而反温”(《诸病源候论。时气病诸候》)。非时之气夹时行病毒而伤人,则更易引起发病,且不限于季节性,病

5、情多重,往往互为传染流行。病因病机(二)致于外邪侵犯人体,是否引起发病,关键还在于正气之强弱,同时与感邪的轻重,也有一定关系,当卫外功能减弱,肺卫调节疏懈,而外邪乘袭时,则易感受发病。如气候突变,寒温失常,六淫及时行之邪肆虐,侵袭人体,卫外之气不能调节应变,则每见本病的发病率升高;或因生活起居不当,寒温失调,以及过度劳累,而致肌腠不密,外邪侵为病;若体质较弱,卫表不固,稍不谨慎,吹风受凉之后,则可见虚体感邪。他如肺经素有痰热、伏火,或痰湿内蕴肺卫失于调节,则也每易感受外邪。如素体阳虚者易受风寒,阴虚者易受风热、燥热,痰湿偏盛者易受外湿。于此说明,在禀赋素质有所偏差的情况下,最易内外因相

6、引而发病。正如清。李用粹《证治外汇.伤风》篇所说:“肺家素有痰热,复受风寒束缚,内为有得舒泄,谓之寒暄,此表两因之实证也。有平昔元气虚弱,表疏腠松,略有不慎,即显风证者,此表里两因之虚也。”病因病机(三)风性轻扬,多犯上焦,故《素问太阴阳明论篇》说“伤于风者上先受之。”肺处胸中位于上焦,主呼吸,气道为出入升降的通道,喉为其系,开窍于鼻,外合皮毛,职司卫外。故外邪从口鼻、皮毛入侵,肺卫首当其冲,感邪之后,很快出现卫表及肺系症状。以致卫表不和而见恶寒、发热、头痛、身痛;肺失宣肃而见鼻塞、流涕、咳嗽、咽痛。因病邪从表自上而入,内合于肺,故尤以卫表不和为其主要方面。由于四时六气不同,以及人体素

7、质的差异,故临床表现的症候有风寒、风热和暑湿兼夹之证。在病程中且可见寒与热的转化与错杂。若感受风寒湿邪,则皮毛闭塞,邪郁于肺,肺气失宣;感受风热暑燥,则皮毛疏泄不畅,邪热犯肺,肺失清肃。如感受时行疫毒则病情多重,甚或有变生它病者。感冒的鉴别诊断中医:温病、春温、风温、湿温(略)。西医:1、过敏性鼻炎、临床上很像“伤风”,所不同的是起病急骤,鼻腔发痒、频繁喷嚏、流清水样鼻涕,发作与环境或气温突变有关,有时异常气味亦可引起发作,数分钟至1~2小时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