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加连减教学设计

连加连减教学设计

ID:1982451

大小:41.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7-11-14

连加连减教学设计_第1页
连加连减教学设计_第2页
连加连减教学设计_第3页
连加连减教学设计_第4页
连加连减教学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连加连减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连加连减》教学设计教学设想:连加连减是在教学10以内加、减的基础上,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加、减法的意义,进一步熟练加、减法的口算,学习解决稍复杂一些的实际问题,并渗透加减两步计算的运算顺序,为后面学习20以内的进位加和退位减做好准备。教学内容:一年级上册P53-55,连加连减。教学目标: 1、鼓励在具体、鲜明的情景中让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初步理解连加连减的含义,掌握连加连减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培养口头表达能力。2、能按照图的有序排列,找出规律,发展初步的探索意识和体验学习的乐趣。教学重点:理解并说出连加连减的含

2、义,掌握连加、连减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教学难点:按照图意,找出规律,能够列连加连减的算式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1.整顿纪律,夸孩子。师:孩子们的口算能力是不是很棒呀?(是)非常有自信!那老师想问同学们看过喜洋洋与灰太狼吗?今天啊,村长来了,他呢?还带来了许多问题考考你们?有没有信心完成?(有)。好,开始!全班学生开火车口算.2.师:孩子们的口算能力真棒!真是个口算小能手!仔细观察每两组题有什么关系?汇报:上面一道题都是加了又加,下面一道题都是减了又减;两道口算题都是用前面算得的得数接着加或

3、者减。今天我们就运用这样的知识来学习新的本领!好吗?二、创设情境,初步体会1.教学例1:(一)教学连加:师:上周末,老师去了一趟农场,在农场里认识了一位新朋友,他的名字叫明明。你们想认识他吗?展示图1,瞧!他在干什么?生:他在喂小鸡。师:明明是个热爱劳动的好孩子。你们想不想像他一样在家里帮助爸爸、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1、出示喂小鸡的情景,教师分步操作,学生观察:操作1:5小鸡在吃食,又跑来了2只。师:看到这里你知道了什么?(一共有7只小鸡)谁会列式?口头操作2:又来了1只。师:这下你又想告诉大家什么?生:又来了1只。

4、。。。。。师:谁会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刚才的画面?生:明明喂5只小鸡,跑来了2只,又跑来1只。师:你表达得很清楚,真好!那么,地上的小鸡由几部分组成?(三部分)地上一共有多少只小鸡? 谁会列式?(生说,教师板演5+2+1=)你会读这个算式吗?(5加2再加1等于。)(带读)板演:5+2+1=师:5+2+1与我们以前学习过的加法算式一样吗?生:不一样,(不一样在哪?)以前学的是有一个加,现在学的是有两个加。师:像5+2+1这样的加法算式我们叫它做连加。(板书:连加)连加是我们这节课学习的第一个新知识。这道算式该怎样计算,先算什么,

5、再算什么?生自己动手用小棒摆一摆,说一说是怎样算的?让学生锻炼说:先算()再算()强调:第二步是由哪两个数相加?(学生说,老师板演)2、小结:像这样把三个数合起来的算式,在计算时,要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用得数加上第三个数,算出结果。2.教学例2:(二)连减教学: 1、连接上面的情景,让学生猜想,小鸡吃完食物会怎么样?(动画演示)生:又去玩了,走开了。师:谁会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刚才的画面?生:明明原来喂8只小鸡,走了2只,又走了2只。师:你表达得很精彩,真棒!草地上还剩几只小鸡?(2只)谁会列式?(生说,教师板演8-2-2=4

6、)师:8-2-2=4与我们以前学习过的减法算式一样吗?生:不一样,以前学的是有一个减,现在学的是有两个减。师:像8-2-2=4这样的减法算式,你们可以给它起个名字吗?生:连减。师:你们给它起的名字与数学家起的名字是一样的,你们真像个小小数学家。师:像8-2-2=4这样的减法算式我们叫他做连减。(板书:连减)连减是我们这节课学习的第二个新知识。那么,该怎么运算呢?生动手摆一摆,然后同桌交流,汇报:板演2、小结:像这样把三个数减起来的算式,在计算时,要先把前两个数相减,再用得数减去第三个数,算出结果。3.小结:连加连减在算法上有

7、什么相同的地方?三、巩固深化1.做一做:左边第一题:先根据图意思摆好小棒,边同桌讨论,边把算式写完整。2.做一做右边一题,看图列式说图意。不摆。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减去可以用划去或圈出来表示反馈:你的算式是,你是怎么想的?怎么算?学生相互评价。 3、你知道吗?这是一道能力提升题。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四、课堂小结.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五、课外延伸:3+4-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