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看云识天气》导学案

17 《看云识天气》导学案

ID:19860301

大小:69.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0-07

17 《看云识天气》导学案_第1页
17 《看云识天气》导学案_第2页
17 《看云识天气》导学案_第3页
17 《看云识天气》导学案_第4页
17 《看云识天气》导学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17 《看云识天气》导学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17、《看云识天气》导学案(第一课时)学科:语文课时:一课时年级:七年级2015年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了解作者及相关文学常识,理解并积累文中的生字、生词。2、按结构图的方式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3、了解云和天气的关系,搜集有关天气的谚语,并学以致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观察自然的兴趣和留心观察自然现象的习惯。教学重点1、感知全文,理清文章脉络,把握课文主要内容。2、学以致用,培养学生观察自然的兴趣和留心观察自然现象的习惯。教学难点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法,观察与联想,图表概括法。教学准备课件、纸片教学流程情景导入自主合作学习文本体味拓展延伸联系生活→课堂小结教学过程问题设

2、计、知识要点教师提示、点拔一、创设情师:天上的云,真是姿态万千,变化无常。云就像天气的“招牌”7境,导入新课,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解读这大自然的文字,请同学们打开第17课——看云识天气多媒体展示千姿百态的云(引起学生注意)二、自主合作学习问题一:介绍作家作品问题二:介绍说明文的有关文体知识问题三:检查预习,扫除语言障碍(1)注音:峰峦()点缀()一霎间()菱纱()()朦胧()()崩塌()()弥漫()晕()(2)释义:峰峦:山峰和山峦。峦,小而尖的山或者是连绵的山。一霎间:一会儿,形容时间极短。轻盈:形容卷云像女子的动作、体态一样轻巧优美。崩塌:崩裂而倒塌。弥漫:(烟尘、雾气、水等)充满、布满。问

3、题四:分组朗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完成文章结构图(学生分组讨论,交流结果)问题五:朗读第1、2自然段,找出有关句子(1)、找出第一自然段说明云与天气的关系的句子(2)、看云识天气最基本的经验是什么?(用原文回答)问题六:重点研讨:1、明确任务:文中共介绍八种云、四种光彩,请大家任选一种云或光彩,以第一人称的方式作自我介绍。2、介绍要求:Ⅰ、充分利用描写云彩的语言材料;多媒体显示(师介绍)多媒体显示(齐读定义,结构由老师介绍)多媒体显示(学生读后教师正音,然后领读一遍)多媒体显示(学生齐读)多媒体显示结构图(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多媒体显示(学生分组朗读后找出句子交流)7Ⅱ、让别人明白你将会带来怎

4、样的天气。问题七:拓展延伸:仿照例句仿写(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多媒体显示(对照课文,学生各自讲说,然后课堂交流。)多媒体显示(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出示图片学生抢答)(学生总结,全班交流)三、寻读延伸师:课文讲“看云识天气”,其实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仅仅是通过“看云”才能识别“天气”,我们还可以看“动物”、“植物”、“某种现象”等都可以帮我们识别天气,有的已形成了谚语,被广为流传,你能说出一两条来吗?四、趣味游戏。看图片,识云名。五、谈谈这节课的收获六、实践活动1、每组三张表格,列出云及其光彩的种类、特征和它们分别预示的天气情况。2、课外收集关于天气的谚语,分类积累。7导学案《看云识天气》7小

5、勐统中学禹娟娟晴天云彩简表云名`位置厚度天气征兆                         雨雪冰雹云层变化简表云名变化过程形状位置天气征兆                    7校本研修过程序号研修活动所在学校教研组老师的意见你的反思与改进1教学设计方案在校本研修活动中得到意见和改进内容《看云识天气》是一篇介绍云彩知识的科技小品。课文以云的变化为线索,以怎样看云识天气为重点说明了云和天气的关系、云的变化与天气变化的关系,告诉人们可以看云识天气。从整个教学过程来看,教学思路。清晰,课堂气氛轻松活跃,学生学的轻松,主体地位得到充分体现,教师应尽可能多的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考虑

6、在内,学生不仅应该成为课堂学习活动的主体,也应该是备课的出发点和归属点,把过去备课中只关注具体课文的肢解和知识填塞转变为关注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上完《看云识天气》一文后,我感触颇多。云的形状、光彩与天气的关系用图表的形式来完成。这样把云的各种开头各种光彩与天气的关系展现得一目了然,脉络清晰。可以通过表格设计,帮助学生理清头绪,明确概念。2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是否达成教学目标,是否出现的偏离教学结果等教学问题,有哪些反思和改进建议?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已达成教学目标,没有出现偏离教学结果等教学问题。在教学时,多让学生发言,这样既能完成教学任务,又显得课堂活跃。73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出现哪些非预见的生成

7、性问题?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是如何解决和处理的?更好的处理办法是什么?1、课堂教学的环节多,课堂容量过大。容量大导致个别环节没有充分展开,时间仓促,学生讨论不够,理解不深透。2、引用的远程教育资源——图片过多,导致情境导入时间过长,时间分配不合理,且设置问题放置太散,不利于学生集体讨论也是导致时间不够的一个原因。3、对于学生的发言,没有进行适当的激励性评价。整堂课的教学目标是想借用多媒体教学的优势,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