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遗传学18遗传疾病诊断

医学遗传学18遗传疾病诊断

ID:19882747

大小:1.91 MB

页数:42页

时间:2018-10-07

医学遗传学18遗传疾病诊断_第1页
医学遗传学18遗传疾病诊断_第2页
医学遗传学18遗传疾病诊断_第3页
医学遗传学18遗传疾病诊断_第4页
医学遗传学18遗传疾病诊断_第5页
资源描述:

《医学遗传学18遗传疾病诊断》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18遗传疾病的诊断DiagnosisofGeneticDisease第十八章遗传疾病的诊断遗传病诊断是一项复杂、需要多学科密切配合的工作。遗传病诊断包括常规诊断、特殊诊断临床上遗传病诊断包括临症诊断症状前诊断出生前诊断植入前诊断第一节临症诊断临症诊断:(symptomaticdiagnosis)根据患者的各种临床表现进行分析,确诊并判断遗传方式,是遗传病诊断的主要内容。一、病史、症状和体征二、家系分析三、细胞遗传学检查四、生化检查一、病史、症状和体征一、病史、症状和体征(一)病史采集家族史婚姻史生育史(二)症状与体症二

2、、家系分析三细胞遗传学检查染色体检查的指征:1.明显的生长发育异常、多发畸形、智力低下者2.多发性流产和不育的夫妇3.性腺及外生殖器发育异常者4.原发闭经者5.高龄孕妇6.已经生有染色体异常患儿的夫妇7.身材高大,性情粗暴的男性8.恶性血液病患者9.长期接受X射线、电离辐射的人员三细胞遗传学检查染色体原位杂交:应用标记的DNA片段与玻片标本上的细胞、染色体,以及间期的DNA或RNA杂交,研究核酸片段的位置、相互关系的技术。荧光原位杂交(Fish):用生物素、地高辛等标记探针,原位杂交后,用荧光染料标记的生物素亲和蛋白、

3、抗亲和蛋白的抗体进行免疫检测和杂交信号放大,使探针杂交的区域发出荧光。四、生化检查生化检查:是遗传病诊断的重要辅助手段,主要是对由于基因突变所引起的酶和蛋白质的定量和定性分析,对单基因病和先天性代谢病进行诊断,包括一般的临床生化检验和针对遗传病的特异检查第二节出生前诊断出生前诊断(产前诊断):采用羊膜穿刺或绒毛取样等技术,对羊水、羊水细胞和绒毛进行遗传学检验,对胎儿的染色体、基因进行分析诊断,是预防遗传病患儿出生的有效手段。一、产前诊断的对象①夫妇之一有染色体畸变,特别是平衡易位携带者,或者夫妇染色体正常,但出生过染色

4、体异常的患儿的夫妇②35岁以上的高龄孕妇③夫妇之一有开放性神经管畸形,或出生过这种畸形患儿的夫妇一、产前诊断的对象④夫妇之一有先天性代谢缺陷,或出生过这种患儿的夫妇⑤X连锁遗传病基因携带者孕妇⑥原因不明的习惯性流产的孕妇;⑦羊水过多的孕妇;⑧夫妇之一有致畸因素接触史的孕妇;⑨具有遗传病家族史,又系近亲婚配的孕妇。二、出生前诊断方法B超羊膜穿刺法二、出生前诊断方法绒毛取样法二、出生前诊断方法脐带穿刺胎儿镜检查孕妇外周血胎儿细胞富集植入前诊断第三节基因诊断分子诊断(基因诊断):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检测患者体内遗传物质(DN

5、A或RNA)的结构或表达水平的变化,从而作出临床诊断的技术。一、基因诊断的主要技术方法(一)核酸分子杂交1.斑点印迹杂交2.原位杂交3.PCR-ASO4.基因芯片技术(二)其它常用的技术(1)PCR-RFLP(2)PCR-SSCP(3)RT-PCR(4)Western印迹技术核酸杂交DNA变性:DNA分子由双螺旋结构变为单链的现象DNA复性:变性的两条单链恢复双螺旋结构的现象,可发生在同源双链间,也可发生在非同源两条链间核酸分子杂交:应用核酸分子的变性和复性的性质,使来源不同的DNA(或RNA)片段,严格按照碱基互补配

6、对原则,在一定条件下形成杂交双链分子聚合酶链反应PCR-ASO基因探针(probe):一段与目的基因或DNA片段互补的特异的单链核苷酸序列ASO:等位基因特异性寡核苷酸正常探针:一种与正常基因序列完全一致,能与之稳定杂交;异常探针:另一种与异常序列完全一致,能与突变序列稳定杂交ASO探针斑点杂交PKU,AR正常探针突变探针临床遗传学基因芯片技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简称限制酶或内切酶,能特异地识别和切割特异的核苷酸序列限制酶能识别和切割通常为4~6个核苷酸回文序列,限制性位点或切点切割方式:交错切割产生粘性末端水平切割产生平

7、齐末端RFLP(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由于DNA序列的差异,造成了内切酶位点的变化,或是新的酶切位点的产生;或是原酶切位点的消失等,酶切后,所产生的片段长度发生变化。VNTR,STR:第二代多态标记在人类基因组中还存在一类DNA重复序列,称为小卫星DNA。每一个单位通常只有16~28bp长,但其重复次数在人群中是高度变异的。当用限制酶切割VNTR区时,只要酶切位点不在重复区内,就可能得到各种长度不同的片段。限制性片段大小的差异取决于两个酶切位点之间的串联重复单位数目的不同。临床遗传学PCR-RFLP是将聚合酶链反应与R

8、FLP方法结合的一种检测技术。该方法包括:PCR、酶切、电泳PCR-SSCP二、分子诊断技术的应用(一)基因诊断在遗传病中的应用1.镰状细胞贫血的基因诊断镰状细胞贫血β链基因第六位密码子GAG突变为GUG,导致MstⅡ切点CCTGAGG为CCTGTGG酶切片段由1.15kb、0.2kb两条变为1.35kb一条二、分子诊断技术的应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