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上都分省考述

元代上都分省考述

ID:19913076

大小:31.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0-07

元代上都分省考述_第1页
元代上都分省考述_第2页
元代上都分省考述_第3页
资源描述:

《元代上都分省考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元代质子军刍议质子军,又名秃鲁花军。它是元代军队的一种。过去,中外学者对此已有论及,但至今仍存在某些分歧。有人把质子军与怯薛组织中的秃鲁花护卫混为一谈,有人还说,元朝时期文武官员纳质都构成质子军。笔者拙见,上述看法似有一定片面性。毋庸置疑,质子军和怯薛中的秃鲁花护卫均来自与蒙古草原贵族有主从隶属关系的那可儿(伴当),二者在人员身份上也都有人质的寓义。故蒙古人统称之为秃鲁花。然而,质子军和怯薛秃鲁花护卫毕竟是各自独立的两个实体。质子军主要是蒙古国时期签取某些被征服区域的将校及富户子弟而组成的.它与高、中级文武官员子弟入充

2、怯薛护卫(秃鲁花)是性质不同的两回事。其人员构成、职能及编制管理,也与后者有明显的区别。兹从三个方面试辨析之。(一)质子军的人员构成有元一代,怯薛组织的秃鲁花护卫是从万户、千户长等高、中级官员子弟中抽取的。这项制度由成吉思汗创立,后又为忽必烈所继承,而且普遍推行于全国。作为一种独立军队的质子军则不然。尽管在史籍中也有“天下质子兵马都元帅”之称,但具体地讲质子军主要是从河西、河北、山东等局部地区的将校或富户子弟中征集的。《元史》卷一三三《拜延传》说:“拜延,河西人。父火夺都,以质子从太祖征河西。太祖立质子军,号秃金花,遂

3、火人夺都为秃鲁花军百户。”有关史料均表明,最早的质子军是在成吉思汗西征前建立,而且已开始独立于怯薛组织之外,主要用于扈从大汗西征。其成员有河西唐兀人,也有河北中山府一带的地主武装头目子弟。该军百户火夺都系河西唐兀人,他所在的那支质子军很可能就是见于世祖、成宗、武宗等朝的唐兀秃鲁花军的前身。因其征集方式是“佥充”,故唐兀秃鲁花军中的原西夏贵胄或富户子弟,不在少数。我们还注意到,西夏国原有的中央侍卫军“御围内六班直”,就是一支部族豪强子弟组成的“质子军”。成吉思汗最早在西夏境内组建新的质子军,应该说因俗而治的便利之举。除去

4、火夺都,僧吉陀、昔里钤部、哈石霸都儿等西夏望族贵胄,都可能是早期蒙古质子军的成员。《元益都路寿光县宋氏先莹碑》又说“……值金季,国中干戈扰攘……府君(王宝)性孝友,事婺嫂如母……出膺户役,人力田作,家业再造有成……初,国朝征质子,益都千余家。府君在选中……子二人,长即侯父,质子总管府提控案牍……。如此,则山东一带的质子户和质子军的征集对象不仅是诸侯将校,也包括“家业”“有成”的富户平民。而且,益都一路就多达千余家。其征取方式大致与河西地区的“佥充秃鲁花”类似。比较特殊的是,元朝后期武宗至大年间江南也签发了部分质子军。《

5、元史》卷二十三《武宗纪三》至大二年冬十月丙申“乐实言:‘江南平垂四十年,其民止输地税、商税,余皆无与。其富室有蔽占王民奴使之者,动辄万千家,有多至万家者,其力可知。乞自今有岁收粮满万石以上者,令石输二升于官,乃质一子而军之……’帝日;‘如乐实言行之。’”乐实是武宗朝的尚书省平章政事,他提出的以江南收租万石以上的富户子弟充质子军的建议被武宗批准。如果武宗谕旨确实施行,江南地区签取部分质子军也波及到非官僚的富户。而且这些文件又表明,质子军征取并不限于官员子弟,相当部分是由资产较多的富户豪民充任的。总之,史籍中所见的河西、河

6、北、山东等处的质子军,是蒙古统冶者从当地诸侯将校和白身富户子弟中签充组建的。其人员不像入侍怯薛的秃鲁花那样主要来自万户千户长官子弟。征集时间多在蒙古国时期。就地域范围而言,则主要是河西、河北、山东等地区。不象怯薛秃鲁花的征取遍行全国。下面,我们具体谈谈元朝时期文武官员子弟是否构成质子军的问题。《元史》卷九八《兵志一•兵制》中统“四年二月诏,‘统军司及管军万户、千户等,可遵太祖之制,令各官子弟入朝充秃鲁花。’其制:万户,秃鲁花一名、马一十匹、牛二具,种田人四名。千户,见管军五百或五百以上者,秃鲁花一名、马六匹、牛一具,种

7、田人二名;虽所管军不及五百,其家富强,于弟健壮者,亦出秃鲁花一名、马匹、牛具同……”根据以上史料,札奇斯钦和井/崎隆兴认为,元世祖以降的文武官员纳质已不再进入怯薛,而是充当质于军。换句话说,质子军的主要成分,此时即文武官员提供的质子。笔者不能同意这种见解。应该指出,突厥语—一蒙古语秃鲁花(turgag)具有护卫和质子两层意义。前将是本义,后者是由蒙古草原质子身份者多充贵族使长亲近护卫以后的一种衍生义。若就怯薛组织内的秃鲁花而言,护卫是其职司,质子即其特定的身份。因蒙古人往往看重的是前者,故一些场合下的怯薛卫士也被概称为

8、秃鲁花。我们在考察秃鲁花的有关问题时,必须注意其上述两层含义。前引中统四年诏令虽未明言入充怯薛,但从“遵太祖之制”,同样征取万户、千户子弟,携带牛马,侍从等类似规则,以及秃鲁花护卫居怯薛组织大多数等情节看,此乃忽必烈漠仿成吉思汗1206年所创怯薛制重建大怯薛的具体措施。诏令中的“秃鲁花”似为怯薛宿卫士的代名词。这项措施的出现,也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