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经桡动脉采血与经股静脉采血方法比较.doc

新生儿经桡动脉采血与经股静脉采血方法比较.doc

ID:19955799

大小:23.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8-10-08

新生儿经桡动脉采血与经股静脉采血方法比较.doc_第1页
新生儿经桡动脉采血与经股静脉采血方法比较.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新生儿经桡动脉采血与经股静脉采血方法比较.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新生儿经桡动脉采血与经股静脉采血方法比较【关键词】新生儿桡动脉采血股静脉新生儿血液标本的采集是临床上难度较大的护理操作技术,目前大多医院采用传统的经股静脉穿刺采血法。我科NICU病房于2007年9月至2008年2月对100例住院新生儿进行了经桡动脉采血和经股静脉采血对比研究,以探讨新生儿经桡动脉采血方法的可行性和安全性。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NICU病房住院新生儿100例,男52例,女48例,年龄10min至28d,体质量1100~4550g。其中早产儿64例,足月儿36例。原发病包括新生儿窒息、新

2、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新生儿肺炎等。随机将100例新生儿分成经桡动脉采血组和经股静脉采血组,每组50例。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体质量、原发病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1.2方法1.2.1传统的经股静脉采血法在股三角内股动脉表浅,腹股沟韧带中点稍下方可触及其搏动,与其平行的股静脉在其内侧0.15cm,即为穿刺点。患儿取仰卧位,双腿分开呈蛙状,暴露并垫高穿刺侧腹股沟区,左手固定压迫采血侧下肢防止活动,右手持一次性注射器垂直刺入,然后逐渐向上提针,并同时抽吸,见有回血

3、时停止提针,抽取所需血量,拔针后用棉球压迫穿刺部位止血。1.2.2经桡动脉采血法患儿体位不限,露出前臂,从桡骨茎突向前臂内侧中线做一水平线,再以此水平线的中点做一垂直平行线,即成一“十”字,于“十”字的交叉点向掌根部约0.5cm于第1腕横纹处或第1~2腕横纹之间,即为进针点。左手掌托住患儿穿刺侧手背,拇指自然放于其掌心,然后将患儿手掌略抬高并轻轻拉向于手背约40°,使桡动脉相对固定,术者右手持一次性采集针以20°~30°进针,见回血后,立即接上一次性真空采血管,同时将患儿的手轻轻放平,固定针头,即可采所需血

4、量,采血完毕,用干棉签纵向压迫穿刺点止血。1.3观察项目2一针穿刺成功标准为进针1次或3次以下的皮下探测血管操作抽取所需采血量;采血时间为患儿准备好至抽到所需血量的时间;局部青紫淤斑指穿刺部位周围出现青紫淤斑的现象。1.4统计学方法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均数的比较用t检验,构成比和率的比较用χ2检验。2结果桡动脉组一针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股静脉组,局部青紫淤斑发生率明显低于股静脉组,两组一针穿刺成功率和青紫淤斑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均<0.05,见表1。桡动脉组采血时间为3.18±0

5、.63min,股静脉组采血时间为7.32±1.41min,两组采血时间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表1两组一针穿刺成功率和局部青紫淤斑发生率的比较与股静脉组比较,*P<0.053讨论传统的股静脉采血患儿需平卧屈膝,由于新生儿不合作,哭闹,需两人或多人协助,且股静脉穿刺部位靠近会阴部,清洁消毒不易彻底,针眼容易污染;其次,股静脉垂直穿刺针在血管内少,退针时不易固定而提出血管外,反复穿刺增加局部损伤,易引起皮下血肿。采用桡动脉“十”字定位穿刺采血,因桡动脉解剖位置表浅,易于固定、按压,故定

6、位准确,而且避免暴露,重复性好,一次穿刺成功率高。另外,桡动脉穿刺还具有以下较明显的优势:①操作方便,穿刺成功率高,有效缩短了采血时间;②穿刺时暴露部位小,不会引起患儿体温的波动,可在温箱内操作,有利于保暖;③桡动脉没有大血管和大神经伴行,与远端相毗邻的多为小静脉和小神经,且该处皮下脂肪薄,周围软组织少,造成误伤的概率小,止血相对容易,不易形成血肿,对周围组织损伤小,合并症少,方便观察。本文桡动脉采血组一针穿刺成功率明显优于股静脉组,采血时间短,局部青紫淤斑发生率低,充分体现了上述优点。因此,经桡动脉穿刺采

7、血成功率高,操作时间短,安全,对小儿血管和周围组织损伤小,是一种有效的采血方法,可作为新生儿采集血标本的首选方法。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