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部编人教版语文二上第20课《雪孩子》教学设计

2018部编人教版语文二上第20课《雪孩子》教学设计

ID:20042369

大小:35.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0-08

2018部编人教版语文二上第20课《雪孩子》教学设计_第1页
2018部编人教版语文二上第20课《雪孩子》教学设计_第2页
2018部编人教版语文二上第20课《雪孩子》教学设计_第3页
2018部编人教版语文二上第20课《雪孩子》教学设计_第4页
资源描述:

《2018部编人教版语文二上第20课《雪孩子》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雪孩子教案教材分析 课文描述了一场美丽的大雪过后,小白兔和妈妈堆一个可爱的雪孩子,雪孩子给小白兔带来了快乐。但是后来,为了救大火中的小白兔,雪孩子却化了。它飞到了空中,成了一朵很美很美的白云。文章文质兼美、极有意境、极富童趣,有利于启迪学生的智慧,激发学生的想象、陶冶学生的情操。看图读文,使学生获得了真实情感体验。进而学习雪孩子助人为乐、舍己救人的高尚品质。学习目标1.会认“累、添”等1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呀”,会写“出门、起来”等11个词语。2.学习默读,试着不出声;读出人物对话中不同的

2、语气。3.了解故事内容,感受雪孩子的勇敢善良。4.朗读比较两组句子,抄写其中优美的语句。重点难点学习默读,试着不出声。教学准备1.生字卡片,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2.预习生字,做字卡。(学生)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导语:“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件小礼物,你们看,这是什么呀?”(雪孩子、雪人、雪娃娃……)将此图片贴在黑板上,再问学生:“谁认识这个字(孩)?”“你是怎么认识的?”同学们畅所欲言,最后归纳出低年级孩子识字的方法:可以问老师、问同学、问爸爸、问妈妈、

3、查语文书后面的生字表,还可以用查字典的方法等。二、创设情境,整体感知喜欢雪孩子吗?自由读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查查生字表,也可以看看图猜读。用自己的话讲讲这篇课文讲了什么故事?三、披文入情,感受雪孩子的形象(1)雪孩子的身体是什么做的呢?课文中有一段话是写雪下得很大的,找出来读一读。第一自然段:让学生继续读、老师再范读、再指名读。通过读,使学生尽情地领略大自然的美丽、领略雪的风采。“你读懂了什么呢?”“我读懂了雪下得非常大!”“从哪儿能读出雪下得大呢?”引导学生从文中找出问题的答案,进而培养

4、学生认真读书的好习惯。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找出“下个不停、一连下了好几天”等词语都是说雪下得非常大。(2)第二、三、四自然段:师述:妈妈要去找吃的,雪孩子陪小白兔。小白兔可高兴了!出示第四段文字投影。指名读句子。小白兔很高兴,是怎么做的?(又唱又跳)读词语——理解两个动作的同时发生(又---又---)——积累词语(又说又笑、又跑又闹;又细又长、又大又圆等)——做做又唱又跳的样子,体会高兴——仔细观察插图,小白兔和雪孩子的动作和表情,读句子。(3)第五、六自然段A、快乐的时光总是那

5、么短暂,意想不到的灾难又在不知不觉中来临。出示第三、四、五三幅图,请同学们给这几幅图配音。B、此时,你想对雪孩子说什么?C、结果呢?开火车读第六自然段。(这部分内容主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概括能力、直觉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这部分内容尤其注意给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以充分发展的空间。)(4)第七至十三段圈出雪孩子救小白兔的动词,体会雪孩子当时的心情。(5)第十四自然段雪孩子哪里去了呢?他飞到了空中,成了一朵白云,一朵很美很美的白云。A、指名读——读出“很美很美”——同桌对读。B、看着雪孩子变

6、成了白云,小白兔心里会想些什么呢?C、拓展读(小诗歌)。(重点进行朗读训练,伴着优美的音乐、看着动画片,体会“一朵很美很美的白云”把描述的意境,体会雪孩子崇高的品质,体会小白兔的快乐与忧伤。)四、拓展延伸,发散思维“雪孩子还会回来吗?”这是孩子们最想知道的问题,但是老师不告诉学生答案,而是引导学生想“雪化成水、水蒸发到空中形成云的过程”这个课件,以培养孩子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能力。最后再能过演示课件“云变成雨和云变成雪的过程”,让孩子们体会去了学习的乐趣、成长的快乐。“雪孩子回来以后,你会对它说

7、些什么呢?”(引导学生从各个角度来说,鼓励学生大胆创新、有创意的表达,培养学生的求证思维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和语言概括能力。)五、巩固识字与写字1、出示“唱、赶、旺、汽”4个字,学生观察分析,交流书写时需要注意什么。“赶”是半包围结构,其他三个都是左右结构,左右部件要注意大小。2、学生独立书写,教师巡视,个别辅导。3、展示评改。六、布置作业小白兔醒来发现雪孩子不见了,它望着天空中的云朵,会说什么呢?把你想到的写下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