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

乡镇“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

ID:2006739

大小:52.50 KB

页数:24页

时间:2017-11-14

上传者:U-3183
乡镇“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_第1页
乡镇“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_第2页
乡镇“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_第3页
乡镇“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_第4页
乡镇“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_第5页
资源描述:

《乡镇“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乡镇“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篇一:一是提高思想认识。各乡镇、县级相关部门要充分认识脱贫攻坚新形势,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更新理念,切实增强紧迫感使命感,准确把握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以改革创新的精神,科学编制“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切实发挥规划的统筹性、纲领性作用。二是加强组织领导。“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编制工作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各乡镇、县级相关部门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党政“一把手”要亲自抓,落实分管领导和得力工作人员具体抓。县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县级“十三五”规划编制的组织实施,县成立“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由县委副书记、县长刘自强任组长,县委、县政府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县级相关部门为成员。县扶贫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相关具体工作。各乡镇、县级相关部门要加强相关培训工作,提高规划人员的素质和水平,为做好编制工作提供人力保障;要根据规划编制工作任务,在本级财政预算中安排必要的经费,保证规划工作顺利开展,确保按时保质完成编制任务。三是加强规划衔接。 “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是我县“十三五”时期统领脱贫攻坚工作的行动纲领。全县总体规划具体到乡镇、村、县级相关部门,县级规划要和专项规划及乡镇、村规划充分融合。县级相关部门专项规划要按照《中共四川省委办公厅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四川省基础设施建设扶贫专项方案)等10个扶贫专项方案的通知》(川委厅〔2015〕23号)要求,加强与上级部门的项目资金衔接。强化县级统筹投入到贫困地区的各类资金责任,确保列入规划的项目“项项有支撑、件件能落实”。四是统筹时间安排1、2015年12月30日前完成宣传动员人员培训等前期工作。2、2016年1月15日前各乡镇完成乡镇规划、贫困村规划,县级相关部门完成专项规划。1月30日前完成县级规划编制及评审工作。2月18日前报市审定汇总。乡镇“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篇二:为了使“十三五”扶贫工作有目的、有步骤进行,加快贫困村、贫困群众脱贫致富进程,推动全乡扶贫工作迈上一个新台阶,根据县委、县政府扶贫工作会议精神,结合乡、村情实际,特制定《XX乡“十三五”扶贫攻坚规划》。一、基本情况 XX乡位于XX县西北部,驻地XX村距县城水边36公里,东连XX镇,南邻XX镇,西接XX镇,北界XX市。全乡国土面积81平方公里,地属低丘、良田平畴,山清水秀,其中耕地面积0.13万公顷,林地面积0.57万公顷。辖XX、XX、XX、XX、XX、XX等6个行政村,55个自然村,60个村小组,人口7530人,其中农业人口7167人。境内油茶、矿产资源丰富,有稀土、莹矿石、铁矿等。小二型水库8座,山塘水库138座。赣粤高速公路纵贯全乡10.6公里,是高速公路在我县横跨里程最长的乡镇之一,交通十分便利。通过多年的扶贫开发推进项目的实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从现阶段我乡扶贫开发形势来看,仍然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制约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一是贫困人口比重大,贫困程度深。全乡现有农业人口7167人,占总人口的95.2%。其中:低保户156户268人,占农业人口3.74%;五保户17户20人,占农业人口的0.28%。二是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全乡6个行政村虽然都通了水泥路,但大部分村的通组通户公路都没有实现硬化,人们生产生活仍然不便;水利配套设施落后,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弱,遇到干旱时期,人畜饮水困难,抗旱任务艰巨。三是受教育水平相对落后,发展后劲不足。农村劳动者素质较低,乡村劳动力以小学和初中受教育程度居多,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员不多。四是缺乏支柱产业,带动能力不强。我乡自古以来是一个以传统农业为主的农业乡,农业产业化水平低,农产品生产加工产业链条没有形成,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完善,缺乏龙头企业支撑,买难卖难的问题突出。 五是资金投入力度不够,制约经济发展。虽然财政逐步增加了对扶贫开发的投入,但离扶贫建设所需要的资金缺口差距很大。在基础设施建设上,投入资金的比例严重偏小,大部分项目投资远远跟不上发展需求。在发展生产上,对农民补助的金额过小,严重制约了种养业的发展。二、“十三五”扶贫攻坚总体要求2016---2020年扶贫工作要继续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规划到村、扶贫到户、服务到人”的原则,全乡要立足区域优势,因地制宜,锁定贫困村、瞄准贫困户、强化扶贫举措,大力发展优质烟叶、高产油茶、绿色蔬菜、精品果业、特色中药材及其它致富产业,形成特色优势,增加农民收入,实现贫困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幅高于全乡平均水平5个百分点以上,遏制收入差距扩大趋势;贫困村基本公共服务主要指标达到全乡平均水平,扭转发展差距扩大趋势;稳定实现建档立卡扶贫对象“两不愁三保障”,即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三、“十三五”扶贫攻坚重点项目 (一)生态旅游开发方面:XX具有山清水秀、交通便利、生态和谐的特点,依托我乡盘龙江小岛开发,大屋仔绿色蔬菜基地的建立,我乡以大屋仔中心村为中心,依靠政策资金投入,充分发挥区位优势、人文优势、自然优势,从农家乐、水生态入手,发展旅游休闲产业和餐饮产业,整体带动交通、通讯、商业、文化等多种产业的发展。XX生态旅游争取三年起步,五年形成规模。围绕生态旅游这一主旋律,在以下几方面进行配套改进:一是油仁公路完成升级改造,美化绿化路面交通。二是开发盘龙江小岛工程,打造一个休闲娱乐场所。三是加强对林木资源的保护,将XX林木全部划为生态林,实行封山育林、植树造林。(二)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一是修建长塘、招信、厘下、塘下的通组公路,以彻底解决交通问题。二是建设乡村文化广场,丰富农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实现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三是修建XX中心幼儿园及XX村小教学楼。四是新建乡卫计综合服务楼,彻底提高人民群众对卫计服务的要求。五是全面完成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实现自来水村村通。六是进行村庄整治,合理有序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工作,突出地方建筑特色。(三)产业结构调整方面:一是种植黄栀子、杜仲、金银花等药材,面积超过1000亩,形成以XX村为主的药材生产带。二是引进反季节蔬菜和辣椒,形成以大屋仔、XX村为主的反季节蔬菜和辣椒生产带,总面积超过600亩。三是发展翠冠梨、井冈蜜柚等水果1000亩,形成以XX村为主的水果生产带。四是倡导发展肉牛养殖,形成以XX村为主养殖生产带。五是大力扩大优质烟叶生产规模。六是大力发展生态养鱼。四、政策支持和组织保障 1.加强组织领导。扶贫攻坚是一项涉及到资源、资金较为复杂的工程,必须加强领导。成立以乡党委书记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扶贫站工作人员及各村两委成员及群众代表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对所有的扶贫项目实行责任到人,负责到底。严格管好扶贫项目和资金,建立扶贫项目公开公示制度,发动群众对其进行全程监督。2.加大资金投入。按照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多渠道筹集资金,在争取上级扶贫资金的同时,发动社会各界人士捐款、捐工、捐劳,严格管理资金使用,让群众放心、满意。乡镇“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篇三:“十二五”以来,我县的扶贫开发工作认真落实中办、国办《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坚持把扶贫开发工作作为首要政治任务,以全国人大集中帮扶金寨“5+1”项目、省支持三项重点工作为主抓手,以“抓金寨,促全省”扶贫开发工作为动力,认真编制、倾力实施《国家连片特困地区大别山片区金寨县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2011-2020年)》,探索新的扶贫机制,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增强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集中力量解决贫困突出问题,贫困村整村推进和扶贫到户同步推进,促进贫困群众增产增收、脱贫致富,加快与全省同步进入小康社会步伐。一、“十二五”期间扶贫开发工作的主要做法、成效及存在主要困难和问题 “十二五”期间,金寨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不动摇,以扶贫规划编制为引领,积极推进“5+1”项目和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倾力实施精准扶贫,充分发挥广大干群的积极性,创新工作机制,不断丰富工作内容,注重整体推进与精准发力,逐步形成了多方合力、互为支撑的“大扶贫”工作格局。(一)主要做法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全面部署实施扶贫工作。县委、县政府认真落实大别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制定切合金寨实际的扶贫规划,明确了扶贫开发的目标、任务和措施,并依据扶贫标准积极开展贫困人口精准识别、建档立卡。县、乡都成立了高规格的领导组,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全面落实定点帮扶、精准扶贫、整村推进和社会帮扶工作机制,建立扶贫开发工作业绩评价和奖惩激励制度,加强扶贫项目资金监管,深入推进参与式扶贫,引导贫困群众发挥主体能动性,推动加快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步伐。加强区域协作和部门协同配合,把整村推进、产业扶贫、科技扶贫、教育扶贫、信息扶贫和防灾减灾有机结合,形成全社会广泛参与的“大扶贫”工作格局。 二是突出工作重点,落实扶贫措施。各部门、各单位结合工作实际,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积极推进资金项目整合,加大对深山区和库区一线的支持力度,增强贫困地区“造血”功能和发展后劲。发改委、财政局、移民局、金融行业在项目资金谋划和争取上向贫困村、贫困户倾斜,四年来,发改委争取到国家扶持以工代赈资金10300余万元,实行片区综合开发,推动边远山区道路改造、农田水利建设;财政局实施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投入资金近1.3亿元推动道路、水利、环境改造等1150个项目;金融行业积极实施农村金融综合改革,大力推进金融组织、产品和服务创新,开展农户信用等级评价,建设金融营业网点和自助银行网点19个,助农取款点384个、村级金融服务室21个,年发放小额担保贷款上亿元扶持1千多家农民合作社,有效缓解了农民取款难、融资难的问题。交通运输局、国土资源局、水利局等将重点贫困乡镇、村作为行业规划重点,优先安排,加大县乡道路连接线、农田小型水利改造升级等项目建设力度,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迫切需要的断头路、水利设施老化等突出问题;农发委、林业局、旅游局出台支持产业发展的奖补政策,加大土地、林地流转力度,培育和支持八大特色产业和农家乐等旅游产业,帮助贫困地区农民增加收入。如燕子河镇通过发展乡村游,带动高山泡菜、红豆腐等产品开发,年综合收入1.9亿元,人均增收800元。其他部门和单位也都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积极推动贫困地区扶贫攻坚。如依托金寨职业学校实施雨露计划、阳光工程、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2013年投入教育扶贫资金5170万元,受益学生8.3万人,两年来转移就业1.8万人。 三是积极推进产业扶贫,拓宽增收渠道。制定出台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奖励政策,突出发展茶叶、中药材、生态养殖等八大产业,重点培育专业大户、合作组织、家庭农场和龙头企业。通过采取财政贴息、以奖代补、互助资金、建示范基地、扶持贫困群众发展种养业等措施,推动土地、林地流转,实行规模经营,积极探索扶持到户资金与产业发展相结合的新路子,增强贫困户持续增收能力。近三年,整合涉农资金3亿多元,安排奖补资金2400万元,发放互助资金借款15000万元,支持新建、提升特色产业基地38万亩,流转土地5.2万亩、林地15万亩,培育种养大户2000余户,新增省市产业化龙头企业23家,新增农民合作社1226家,培育家庭农场19家。四是各方积极参与,保障好特殊困难群体。实行县领导扶贫联系乡镇、县直单位帮扶到村制度,组建驻村扶贫工作队,深入开展党员干部结对帮扶贫困户活动,积极推动龙头企业参与扶贫、进行村企双向互动扶贫,积极争取国家部委和省市直帮扶单位的支持和帮助,精心实施“同心示范工程”,进一步营造了“大扶贫”的氛围。近两年,共接受社会各界、企业及个人捐资捐物折款2100多万元。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推动扶贫开发与农村低保无缝衔接,逐年提高农村五保供养水平,扩大政策性农业保险范围,探索建立大灾救助机制,积极推进城乡社会养老保险全覆盖,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2013年,全县通过“一卡通”发放到户惠民资金5.8亿元,开发公益性岗位400多个,有4.49万贫困人口享受到政府及社会救助。(二)扶贫工作成效1、贫困人口逐步减少,农民收入逐步提高。2011年以来,全县共减少绝对贫困人口6.76万人,至2014年底,全县在册贫困人口下降到10.61万人。农民收入稳步提高,2014年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9780元。 2、全力实施整村推进,贫困村面貌有了较大改变。“十二五”期间,我县按规划共实施了134个贫困村整村推进扶贫开发。省定贫困村每村直接安排50万元扶贫资金,国定贫困村每村直接安排100万元扶贫资金,整村推进村按一比二的比例整合各类扶持资金,通过强力实施整村推进,整村推进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特别是住房、交通、饮水、教育、供电、通讯等主要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到2014年底,全县共投入资金11.5亿元,建设扶贫基础设施项目1180多个,新建安全饮水工程135处、河堤58千米,整修当家塘305口,建设高标准农田5.7万亩,治理流域面积70平方公里,修建村组水泥路1049公里,整治美好乡村示范点36处,扶贫搬迁1200户5200余人。3、“雨露计划”、产业化扶贫和扶贫新技术推广稳步推进。2011年以来,县内外培训机构共转移培训贫困劳动力11000人,超额完成省下达的培训任务;互助资金规模扩大到4000万元,争取信贷扶贫项目贷款万元,择优扶持“三利集团”等8家扶贫产业化龙头企业;大力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共培训贫困农民30100人次。金寨职业学校新首次招生2329人,举办了首期扶贫“雨露计划培训班,培训学员人;推广使用科技扶贫“通丰植物营养液”52000亩。 4、社会扶贫成效显著。2011年以来,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省政府办公厅牵头,多部门和市直有关部门在我县积极开展社会帮扶工作。至2014年底累计投入资金1289.05万元,引进各类资金11020万元、项目215个,举办各类培训班22期、培训2010人次,救助特困群众2000余户,资助贫困学生2198人、修建校舍11所。5、“5+1”项目强力推进。农业产业化重点扶持八大特色产业,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498家、家庭农场310家、省市产业化龙头企业15家、省级以上示范合作社及家庭农场5家。组建了电商协会,新增网店60家,“三个农民”成为省电商示范公司,“小隐茶人”、“蝠牌茶叶”入驻天猫旗舰店。现代产业园区实施基础建设项目196个,莲花山路、白马峰路等8条道路建成通车,红石雅居、仙花佳苑、标准化厂房等项目加快推进,征收房屋8万平方米、土地5660亩,平整土地3100亩,新增建成区7平方公里。农村金融综合改革通过中期评估,年末存款余额165亿元、贷款余额85亿元,分别增长23.9%、31.9%,新增贷款20.6亿元,增幅高于全市17.2个百分点。金寨职业学校如期开学,首次招生2329人。旅游扶贫通道主体工程实现通车。抽水蓄能电站获得核准,移民安置工作已经启动。6、精准细化到人,产业扶贫到户。2013年我县通过产业扶贫发展种植业,投入扶贫资金743万元,扩大种植面积18761.1亩,其中:油茶5481.4亩、毛竹3428亩、茶叶1923.2亩、蔬菜464.7亩、中药材641.8亩、其它6822亩,受益贫困农户3399户。扶持养殖业投入扶贫资金586.5万元,其中:养猪6562头、牛782头、羊13353只、鸡鸭鹅139641只、兔子1570只、水产7179.6亩,受益贫困农户2562户。共投入财政扶贫资金1329,5万元,带动9034农户经营种养业产业项目,其中贫困户5961户,占建档立卡贫困户的11.57%。 7、开展精准扶贫,“大水漫灌”向“精确滴灌”转变。为有效解决扶贫开发工作中存在的底数不清、措施不准、针对性不强等问题,我县改变过去撒胡椒面的做法,率先建立精准扶贫机制。首先是精准识别,通过公开评定、入户调查、抽查检查等方式,切实摸清贫困人口底数、贫困原因、贫困程度,逐户建档立卡。其次是精准确定项目,实行一户一策,确定增收项目,对项目实施情况全程监管,确保产业扶贫到户政策落到实处。2014年,我县针对残疾、无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大力实施光伏扶贫发电项目,在全县东南西北不同区域选择8户贫困户作为光伏扶贫试点,在成功试点的基础上,分两批为全县2008户特殊困难户安装了3KW光伏电站,每户投入2.4万元,无偿扶持1.6万元,11月底全部并网发电,年均增收在3000元左右,项目可持续收益20年以上。对无劳动能力和无发展能力的贫困户,我们在五保、低保、救济、重残救助等制度的基础上,建立了特困群众兜底救助制度,列为我县2015年自主增加的民生工程,以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三)存在主要困难和问题 1、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亟待加强。全县贫困村多在深山、库区一线,群众居住分散,自然条件差,交通不便,水利设施老化失修,用电质量不高,基本公共服务不够到位,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较弱,行路难、饮水难、用电难、上学难、就医难、居住条件差等问题比较突出。一些贫困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仍很落后,如燕子河镇有22个组不通公路,部分村民组依赖霍山县台区供电,村小学教学条件差,道路坡陡弯急、通而不畅,电压不稳、供电质量差,教学设备简陋、师资力量弱,严重影响了群众生产生活。桃岭乡金桥村20个组居住库区一线,生产生活资料相对匮乏,交通不便、信息不畅,难以发展产业。 2、投入不足,持续发展能力弱。一是资金投入难以满足群众需求。现有的贫困村基础条件和资源条件都较差,多在深山库区一线,基础设施建设点多线长面广,任务重成本高,且群众改善生产生活条件愿望迫切,资金投入远远不能满足实际需求,缺口大。扶贫项目资金投入不足,建设标准难以达到规范要求,影响了扶贫项目建设效益的发挥。如贫困村扶贫资金投入每年只有50万元,只有15%的用于基础设施建设,不能满足稍大点的工程需要,成效不显著;产业开发补助每户平均1500-2000元,可谓杯水车薪。二是部门资金整合难。扶贫资金整合度不高,部门大多各自为战,撒胡椒面,难以发挥整体效益;互助资金量少且使用面小,发挥的作用有限。三是群众自我发展能力弱。多数贫困村经济结构单一,土地抛荒严重,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或能人大户带动和辐射作用发挥有限,持续增收能力不强。农村留守人员老人居多,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占贫困总户数比例高。思想观念陈旧,科技意识不强,生产经营能力较低,缺乏致富能力和发展门路,抵御风险和自我发展能力脆弱。四是制约产业发展要素多。市场、技术、信息等制约要素作用明显,农技人员少,普及农业技术不到位,市场信息不灵,运输成本高,难以推动产业发展。精准扶贫项目难实施,扶贫到户产业需求项目零乱,小而散,一些养殖业项目属于短期效应,难以形成支柱产业。群众“等、靠、要”思想较为突出,单打独斗难以发展一体化产业项目,且收入构成不合理,外出务工工资性收入比重较高,缺乏收入稳步增长的长效机制。3、扶贫工作长效机制有待健全,返贫现象较为突出。扶贫开发工作与农村其它建设项目缺乏有效衔接,工作联系、项目对接、资金整合相互之间协调不够,社会帮扶体系还未完全形成。部门之间合力不够,统筹协调能力弱。部分行业、部门和单位对扶贫开发的思想认识、重视程度和工作力度不同,实际效果差异性也较大,存在不平衡状况。因病因教致贫返贫现象较为突出,贫困人口脱贫与返贫相互交织,因重度残疾、重大疾病、年老体弱致贫占40%以上,如燕子河镇金冲村高血压患者多,且因中风、偏瘫使家庭贫困。“因教返贫”的现象仍是常态,中高等教育费用在农村家庭经济支出中仍占相当大的比例,贫困人口脱贫抗风险能力弱。自然灾害、经营失败致贫等也占很大一部分。还有相当一部分贫困户是病残、精神障碍和无劳动力的“失能”群体,脱贫难度很大。2015年初我县进行了一次摸底排查,特殊困难户仍有9925户3.3万人。二、“十三五”期间扶贫开发规划(一)“十三五”期间的发展思路、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1、总体要求 认真贯彻中央关于新时期科学扶贫、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扶贫开发战略思想,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识别、精准管理、精准帮扶、精准脱贫”的原则,瞄准145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和10.58万贫困人口,改“大水漫灌”为“精确滴灌”,找准致贫原因,区分贫困类型,逐村逐户制定帮扶措施,集中力量进行扶持,切实改变贫困村面貌,增加贫困户家庭收入,提高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确保到2020年与全省同步实现小康。2、基本思路紧紧瞄准贫困村和贫困户,抓住“一条主线”(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突出“两个重点”(围绕改善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围绕增加贫困群众收入,发展产业和促进就业),实施“三个结合”(扶贫开发与区域发展相结合、精准扶贫与社会保障相结合、扶贫措施与建档立卡精准识别结果相结合),坚持“四个精准”(精准识别、精准管理、精准帮扶、精准脱贫),打造“五个载体”(整村推进、产业扶贫、智力扶贫、金融扶贫、易地搬迁),落实“六项机制”(扶贫开发考核机制,精准扶贫工作机制,单位包村、干部包户和驻村扶贫工作队帮扶机制,扶贫项目、资金管理机制,新型金融扶贫机制,社会各界参与扶贫开发机制)。3、主要目标 到2020年,通过大力实施开发式扶贫和提高五保户、低保户保障标准,使全省农村贫困人口人均年可支配收入达到国家扶贫标准以上,实现贫困村、贫困户全部脱贫;贫困村年集体经济收入达到5万元以上;实施移民搬迁和农村贫困户D类危房改造,确保贫困户有基本住房;贫困人口生产能力、职业技能、创业水平及综合素质大幅提升,脱贫致富内生动力不断增强;农村贫困地区道路、水利、饮水、电力、教育、卫生、科技、文化、通信等基本公共服务基本完善,各项主要指标接近或达到全省平均水平。4、重点任务创建全国光伏扶贫示范县、百分之百非化石能源示范县、残疾人扶贫示范县和全省小额信贷试点县等,分两批完成145个贫困村的整村脱贫工作,每年至省完成15%的贫困人口脱贫任务,基础设施建设上台阶,贫困村面貌得到较大改善,村级集体收入均达到5万元以上,贫困户收入大幅增加,与全省同步实现小康。(二)面临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有利条件1、区位优势明显。金寨县虽然地处鄂豫皖边际地区,但是随着交通条件改善,特别是沪汉蓉铁路、六武高速和大别山旅游快速通道的开通,结束了闭塞的历史,与周边地区往来更加便捷,区位优势开始显现。金寨县是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近辐射区和合肥经济圈的全覆盖区,且处于由沪经皖入鄂、入豫的重要战略支点,有利于承接发达地区产业梯度转移和发展旅游服务业。 2、自然资源丰富。金寨县生态条件优越,绿色、有机农产品开发潜力巨大。林地面积441万亩,是安徽省林业大县;茶园面积147万亩,年产茶4500吨,是历史名茶六安瓜片的原产地、主产地;栗园50万亩,年产板栗3万吨,产量居全国第一;桑园面积6万亩,养蚕3.2万张,年产鲜茧1254吨,连续30多年位居全省之首;中药材1363种,常年种植3.5万亩,年产石斛、茯苓、天麻、灵芝、西洋参、蓝莓等名贵药材近万吨,是全国22个药材基地县之一;油茶基地14万亩、山核桃基地6.8万亩;水产品产量10400万吨。钼、铅、锌、玉、石材等矿产资源品种齐全,特别钼矿储量巨大,具有发展采掘业及加工制造业的良好基础。水资源充沛,水质纯净,是生产加工饮料的优质水源。水能资源蕴藏量大,具有发展水电的良好条件,钼矿资源、玉矿资源、水电资源的大力开发,将为县域经济带来巨大的发展活力。3、旅游资源突出。金寨县具有光辉的革命历史和特殊的地理条件,旅游资源极其丰富。战争年代留下众多革命遗址,其中国家级和省级重点保护革命纪念地30多处。“华东最后一片原始森林”——天堂寨奇松怪石、飞瀑云海,是国家级森林公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级地质公园。金刚台是国家地质公园,景区纵横470平方公里,山地、丘陵、河谷、湖泊等各种地貌浑然一体。县城梅山翠岭环抱、碧水穿城;梅、响两大水库高峡平湖,碧波万顷,绿岛葱茏;西庄温泉,日出水量644吨,出口水温54℃。龙津溪地、白马大峡谷、燕子河大峡谷、红石谷,怪石清泉,自然幽静。县内有5A景区1处、4A景区3处、3A 景区3处。有革命博物馆、红军广场、洪学智将军纪念碑和鄂豫皖红军纪念园、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前线指挥部、金寨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等一批红色旅游基地项目,天堂寨、红石谷、燕子河大峡谷等一批绿色旅游基地项目和响洪甸水库蓝色旅游基地项目等。4、产业基础初具。初步形成以现代产业园区为基地,钢铁冶金、建材磁材、水电开发、轻纺服装、农副产品加工、医药保健、矿产开发等为主导、新兴产业为后劲、骨干企业为支撑的县域工业经济基础。2014年实现生产总值82亿元,财政收入7.78亿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780元,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40亿元。新增规模工业13家,实现规模工业增加值23.3亿元。全年引进项目120个、总投资240亿元,一批央企、上市公司、知名民企入驻金寨。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16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投资53亿元,完成政府性投资51亿元。为金寨的发展积聚了后劲。5、发展成为金寨的最强音。强有力地推动文明、卫生、园林县城创建,整治“三线三边”,建设美好乡村,城乡面貌日新月异,群众生活环境明显改善。全国文明县城、中国长寿之乡通过评审,成功创建全省文明县、省级卫生县城、园林县城,获得国家农村改革试验区、全国光伏扶贫试点县、全国移民避险解困试点县、全国十大生态产茶县、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县、全省残疾人工作示范县、省级公共文化体系示范区等一系列荣誉,全省“三线三边”、扶贫开发、农村金融改革等多个现场会在我县召开。打造美丽县城、建设美好乡村,实施桂花工程、映山红工程、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农村面貌有了很大变化。不利因素 1、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我县地处大别山腹地,南北气候过渡带,气候复杂多变,多种自然灾害频发,脱贫与返贫交织发生。2014年农村贫困发生率为23.2%,其中有近万户特别贫困人口生活环境恶劣、生产技能素质低、病残支出大、劳动力匮乏,脱贫难度相当大。2、发展差距大、脱贫任务艰巨。2014年底全县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9780元,同期全省和全国分别为9916和10489元,分别比全省、全国低136元和709元。受自然、区位、历史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乡镇之间、村与村之间也存在较大差异,大多数贫困人口集中分布在边远高山和库区一线村、组。这些地方人口居住相对分散,立地条件差,人均耕地少,基础设施落后,脱贫难度大、成本高,因灾、因病、因残、因子女上学、因缺失劳力、因市场波动等因素极易返贫。我县贫困人口呈现常态性、交叉性、反复性的特征,在很大程度上侵削了扶贫开发成果,加大了扶贫开发攻坚难度。3、搬迁成果难保持。扶贫开发中的易地搬迁项目因受土地、山场、水源、经营能力和二、三产发展水平等条件的限制,搬迁后“稳得住、能致富”的工作任务还相当艰巨。4、贫困乡村“造血”功能低下。贫困乡、村的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农户缺乏应对市场经济的生产技能,自身的“造血”功能低下。相当一部分贫困村因修路、建村部、历史欠帐多、难消化。 5、经济总量仍然偏小。由于历史原因,我县GDP总量相对偏低,在全省位居中下游水平,人均GDP低于全省、全市平均水平。二是经济结构不尽合理。一产比重仍然过大,农业发展质量不高,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民增收渠道狭窄,城镇化发展难度依然不小。工业比重仍然偏低,高新技术产业比重相对较小,支撑性大板块、大产业、大企业尚未形成。(三)发展的保障措施1、各级高度重视金寨的扶贫开发工作。金寨的扶贫开发工作得到了各级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这是我们做好扶贫开发工作的机遇和动力。全国人大办公厅扶贫联系金寨,“5+1”项目成功实施;省政府办公厅牵头省直九个单位帮扶金寨,省委、省政府提出“抓金寨促全省”扶贫开发的战略部署,我县又被确定为全国光伏扶贫示范县2、扶贫开发工作是县、乡、村各级的首要政治任务。金寨县、乡、村各级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工作,把扶贫开发工作作为首要的政治任务来完成,县委、县政府要求各乡镇牢牢抓住扶贫开发和保护青山绿水这两大主要工作,以发展的眼光来抓扶贫开发工作,这是扶贫开发的有利因素。3、区位优势显现。我县虽然地处鄂豫皖边际地区,但却是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近辐射区和合肥经济圈的全覆盖区,且处于由沪经皖入鄂、入豫的重要战略支点;沪汉蓉快速铁路和六武高速开通,东进西出、南来北往更加便捷,结束了我县地处边缘的历史,拉近了与发达地区的距离,更加有利于承接发达地区产业梯度转移。 4、后发优势明显。随着“十二五”的快速、积聚发展,一批央企、上市公司、知名民企入驻金寨,蓄能电站、钼矿、集中式光伏产业园等立项、上马、建成,我县经济增势强劲,工业经济后发优势突出,一批基地型的产业群正在迅速崛起,县域经济点线面、大中小结合将更为紧密,产业布局和分工更为合理。资源保障能力显著增强,环境容量进一步扩大,特别是现代产业园区的开发建设,新城区的改造升级、“5+1”项目的作用日显突出,与省会经济圈的全面对接和紧密融合互动,将有力助推我县经济快速发展。预计“十三五”期间我县经济发展和社会事业将有一个井喷式增长。(四)政策建议1、扶贫投入需大幅度增加。2014年安排我县财政扶贫资金5295万元(含光伏扶贫省里另行追加1000万元)财政扶贫资金虽然每年都有所增加,但增长幅度较小,总量不大,2014年我县贫困人口人均只有407元,远远不能满足精准扶贫的需要,建议国家层面加大扶贫资金投入。2、大别山片区规划实施要落到实处。我县作为大别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县,没有直接的项目和扶贫资金投入,片区规划成了一纸空文。建议国家要从真正关心革命老区和片区县的角度,安排片区发展专项资金,实施片区规划。 3、加大对特困人群的扶持力度。随着精准扶贫工作的深入开展,特困群体的脱贫难的问题日益突出,我县在2015年年初进行了摸底排查,全县尚有3.3万特困人口,建议采取特殊政策和超常举措,加大对这部分群体的帮扶力度。4、加大基础设施投入。重点是到乡镇、村、组、户的道路、饮水、美好乡村、农电整改、农村卫生、教育、文化的投入。5、发展乡村旅游促增收。结合美好乡村和长寿之乡建设,制定乡村旅游扶贫规划,积极推进休闲农业、休闲体育、森林旅游、库区旅游、湿地旅游、文化旅游、民俗旅游、红色旅游业态整合发展,注重重点景区的辐射和带动,鼓励民营资本等各类主体投资乡村旅游业,建设一批带动贫困户增收旅游产品。加大旅游扶贫到户力度,积极扶持贫困户发展农家乐、农家小院,开辟贫困户增收新渠道。加强乡村旅游专业人才培养和培训。到2015年,重点扶持3个贫困村开展乡村旅游;到2020年,重点扶持花石等12个重点乡镇和千坪等30个贫困村开展乡村旅游。6、探索电子商务助推扶贫开发的途径和方法。克服交通区位瓶颈制约,降低交易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特别是把我县绿色、天然、无污染的特色农产品通过网络销售到城市,减少中间环节,增加贫困群众收入。 7、实施教育扶贫工程。科学布局农村义务教育学校,保障学生就近上学。加快学校标准化建设,促进基础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大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着力办好安徽金寨职业学校,开办一批特色优势专业,培育当地产业发展需要的技术技能人才。实施中等职业教育协作计划。广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以安徽金寨职业学校为基地,整合各类培训资源,加大“雨露计划”、“阳光工程”实施力度,确保贫困户未继续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等新成长劳动力都能接受适应就业需求的职业培训。继续实施优质高等教育院校面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计划,不断增加贫困学生接受优质高等教育机会。到2015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9.5%以上,学前三年教育毛入园率达到80%以上,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5%以上。到2020年,基本普及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水平进一步提高,基本普及视力、听力、智力三类残疾儿童义务教育,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基础教育普及程度和办学质量有较大提升。8、倾力实施产业扶贫到户工程。立足金寨山区实际,发挥良好生态环境优势,加快特色产业发展,切实把金寨打造成为服务武汉、南京、合肥三个省会的度假、休闲、养老、养心基地和提供高档生态安全农副产品加工和供应基地。坚持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品牌化、市场化、“五化”促进农业产业发展。 创新思维抓农业产业化。以工业的理念推动农业发展,在采取以奖代补、整合项目资金等形式的同时,注重资金使用效果。在不同产业、不同部门之间搞好融合,按照抓人带社、抓社带村、抓村带乡、抓龙头带产业“四抓四带”的方法推动产业发展,优势互补、跨界发展。关注农业产业链的延伸,从选种、种植、管理、收购、加工、运输、销售各个环节入手,树立系统思维、精准思维、创新发展。充分发挥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龙头企业在产业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其发展产业的积极性,把握好政府定位,多做打基础、增后劲、管长远的工作。推进“一村一品”,实行土地流转,灵活操作小额贷款支持产业发展工作,引导和帮助贫困乡镇、村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鼓励和支持发展种养业和加工业,带动贫困农户稳定增收。积极开拓农村市场,完善农村流通网络。积极探索扶贫资金保值参股、贫困户分红增收项目试点。发挥农技人员、科技特派员作用,进村入户帮助贫困户提高技能,做好农村贫困户每户培训一人工作,培养一批专业人才。到2015年,力争每个有条件的贫困农户掌握1至2项实用技术,至少参与1项增收项目;建设4个规范化批零兼售农贸市场,40%以上的乡镇建有规范化的农贸市场。到2020年,初步构建特色支柱产业体系和新型农村现代流通体系。探索创新精准扶贫措施。根据不同类型贫困户,因户、因地施策,通过家庭光伏发电、移民迁建、到户扶持资金入股参与种养业分红、扶持贫困户发展种养业等精准扶贫方式,改善群众生活,增加贫困农户收入。光伏发电按每年2000户的规模,重点帮助特殊困难户,特别是大病、重残等“失能”贫困户持续增加收入,缓解贫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