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英汉思维模式差异

试论英汉思维模式差异

ID:20079298

大小:55.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08

试论英汉思维模式差异_第1页
试论英汉思维模式差异_第2页
试论英汉思维模式差异_第3页
试论英汉思维模式差异_第4页
试论英汉思维模式差异_第5页
资源描述:

《试论英汉思维模式差异》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试论英汉思维模式差异【摘要】语言既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文化的载体。英汉语言文化存在诸多差异,如语系、文字系统、修辞等方面的差异。本文主要对英汉思维模式差异进行论述。人类看待事物、观察世界并进行认知、推理的基本模式就是思维模式。思维模式所包含的基本要素有思维形式、思维方法、思维路线、思维顺序、思维倾向等。思维模式是一切文化的基石。一个民族的思维特征可以通过其所使用的语言体现出来。由于历史条件、生存环境、生活条件等的不同,英汉两个民族在思维模式上存在很大的差异。【关键词】语言思维差异一、整体性与分析性整体性思维把人与自然、人间秩序与宇宙秩序、个体与社会看作是不可分割、互相依

2、存、互相对应、互相制约、平衡协调的有机整体;分析性思维明确区分主体与客体、人与自然、精神与物质、思维与存在、灵魂与肉体、现象与本质,并把两者分离、对立起来,分别对这个二元世界尤其突出对象及其属性做深入的分析研宄。中国思维模式的一大特征就是直觉的整体性。“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哲学的出发点,整个哲学是从人心的体验出发对人生和社会的感悟,同时将其推导到对自然的认识。“天人合一”宇宙观的思想在中国古己有之。中国传统哲学认为世界是一个整体,人和自然、主体和客体都包括在一个整体之中。整体与部分关系密切。整体包含部分,各部分之间也有紧密的联系;要了解各部分,必选先对整体进行了解。这就使得中国人

3、的思维模式和语言观呈现整体性特征,倾向于寻找整体和笼统,注重悟性。与之不同,在西方文化中,分析性思维则是其思维模式的主要特征。“本体论”是西方哲学最根本的出发点,将逻辑方法构造作为第一原理,主张“天人相分”。根据西方哲学的观点,人生的意义在于认识客观的本质世界,人的思想是在对世界本质的认识中产生的。西方哲学认为,人是万物的中心,人与自然是相对分立的,人处于支配和改造的地位。西方文化注重个体成分的独立作用和相互关系,注重细节分析,寻求精确和具体,强调形式结构和规则制约,突出从小到大,由部分到整体,强调“由一到多”,具有“个体思维”的明显特点。二、直觉性与逻辑性中国人的思维是直觉性思

4、维。中国传统思维通过直觉从总体上模糊而直接地对对象的内在本质和规律进行把握与认识。由此可以看出,中国的直觉思维具有直接性、意会性、模糊性和整体性的特点。中国人对事物的认识通常仅停留在对现象和总结经验的描述,而很少追求对感性认识的深层思考以及对现象背后本质的哲学思辨。相反,西方人的思维是逻辑性思维,注重逻辑实证,强调科学、理性,通常借助逻辑推理来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也就是说,西方思维具有浓厚的实证、理性和思辨的色彩。中国的直觉思维和西方的逻辑思维体现在语言上就是汉语注重意合而英语注重形合。具体而言,汉语语言形式由意念引导,无论是概念还是推理、判断都显得很不严密,句子较为松散,句法

5、功能呈隐性;而英语多运用不同的连接手段以实现语法形式的完整,句子组织十分严密,句法功能呈外显性。三、形象性与抽象性形象思维指人在头脑里对记忆表象进行分析综合、加工改造,从而形成新的表象的心理过程。中国人的形象思维较为发达,喜欢依据事物的外部特点进行联想。换句话说,中国人在进行思维时,通常喜欢联系外部世界客观事物的形象,并将其与重现在大脑中的相关物象相结合进行思考。连淑能(2006)将这种思维称为“悟性思维”,即“借助形象,运用直觉、灵感、联想、想象等思维形式,把感性材料组织起来,使之构成有条理的认识,具有直觉性、形象性、主观性、整体性、模糊性等特征”。逻辑思维是运用概念进行判断、

6、推理的思维活动。西方人抽象的逻辑思维较为发达,喜欢建立概念体系和逻辑体系。西方人在思维时,通常将逻辑推理和语义联系起来,脱离了外部世界客观事物的物象。连淑能(2006)将这种思维称为“理性思维”,即“借助逻辑,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探索、揭示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联系,具有逻辑性、抽象性、客观性、分析性、确定性等特征”。关于中西方思维模式的差异,曹世潮(2004)对此有详细的描述:“中华民族的思维,由于是内向的、求精神、求情性的,所以必然是浑然的、混沌状态的,以致它表现出明显的空间性,因此我们称这种思维是横向的、阔大的,它在于空间的舒展和收缩,在于对整个空间的把握,在于对心灵

7、空间的把握,关乎心胸。我们通常所说的心胸狭窄、心胸宽大,或是气量大,指的就是一个人思维的广度。而西欧民族的思维方式走的是与中国文化完全相反的道路,它关乎的是时间、时刻,是一种偏向一隅的深刻性与紧迫性。这种思维方式的走向是纵向的,目的是打开物质的深度,逐步深入,结果是越分越细,越来越小,速度越来越快,精度越来越高。而中国人的思维方式集中强调了思维空间的扩大,强调情性和自然精神的渐次展开,以致在这个概念上有生成浑然、形象、晃动,具有阔大、直觉、模糊、向上、变化等特点。很明显,它与西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