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琐事点金法”进行作文新尝试

运用“琐事点金法”进行作文新尝试

ID:20085268

大小:50.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0-08

运用“琐事点金法”进行作文新尝试_第1页
运用“琐事点金法”进行作文新尝试_第2页
运用“琐事点金法”进行作文新尝试_第3页
运用“琐事点金法”进行作文新尝试_第4页
资源描述:

《运用“琐事点金法”进行作文新尝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运用“琐事点金法”进行作文新尝试一、“琐事点金法”是指从现实生活的小事中“点”(提炼)出有意义主题的一种作文练习方法  琐事是细而小的事,是往往不引人注意的普通事,有的甚至算不上一件事,只是一件事的片断,或者是特写镜头。作为写作素材,这样的事都是平淡无奇的,引不起写的注意,许多学生觉得不值一写,或者勉强写了却语意牵强附会、词不搭调,让人读后兴趣索然。但是对一直生活在两点一线范围内的中学生来说,其生活圈子固定且狭小,学习生活紧张无趣,课外活动极少,每天接触的人和事限定在生活的小范围里,不在这些琐事上发掘题材,其大脑的素材库里恐怕难有丰满的一天,写作文时搜肠刮肚“挤牙膏”的

2、日子就永远也不会过去,一上作文课就头痛欲裂的现状仍将持续下去。所以,在现有的环境下,让学生对身边发生的琐事注意观察,对发生在身边的琐事进行揣摩,对他们的写作是有益处的。  “琐事点金法”强调凡事皆有意义。无论是激人奋进的,还是令人警省的;是清晰可感的,还是意境朦胧的;是能够引发时代、社会上大问题的,还是表现藏在心中小想法的……都可以纳入写作素材,组织好语言融入在自己的文章。“琐事点金法”并不要求题材的轰动效应,不必非得可歌可泣,催人泪下,也不必一定要反映时代的大主题。有些琐事只是学生身边发生的微不足道的小事,某一时刻在头脑中忽然灵光一闪,未必与时代精神有缘,而这一束灵光

3、便足以使一篇习作满纸生辉,让人看到这个学生在平时的小事和生活中注重对生活的端正态度和思考。初中学生的作文只要能够在琐事中捕捉到有意义的主题思想,就能让我们看到闪光点。  北师大毛继东教授提倡的“作文三步法”其宗旨是提倡学生从身边的小事开始写作,取得了很大成绩,帮助了我们学生一写作文就无话可说的窘况。其第一阶段:感知能力训练(感知物、感知人、感知事)就是从身边发生的小事感知,让学生有话可说:过去孩子们是用单一的一种观感,那就是眼睛去感知世界,所以他们写出来的作文是“视觉作文”,是枯燥乏味的,而今天的他们是用眼、耳、鼻、口、手等多种感官感知世界,这种感知是由静态到动态,由平

4、面到立体。所以《三步作文》让孩子们的话匣子打开,让他们有话可说、可写。可见小事不见得不值得写,也不是写不好,而是看你如何写、怎样写。我们平时所见的感人的电视剧、电影作品,哪个不是发生在我们普通人身上的故事呢,谁能说不好呢?  二、生活中的普通小事所蕴含的意义一般比较隐蔽,“点金”就成为一篇习作成功与否的关键  “金”是琐事所蕴含的意义,“点”则是习根据自身的生活感受对其进行提炼、开掘,即通过指点、揭示、透露、暗示等方法,把主题“点”出来,这需要的渊博知识和丰富的见识做铺垫。“点”有明点、暗点之分。明点就是用议论的表达方式对琐事所蕴含的意义明确地指点、揭示出来,一般学生明

5、点能提炼出来,缺陷是提炼得不精准;暗点是用含蓄的语言,或双关,或象征等,把琐事所蕴含的意义透露、暗示给读者,言有尽而意无穷。一篇好的文章,能打动人的一定有无数个暗点在黑暗中闪耀,无论明点,还是暗点,所“点”之“金”都是事件本身所蕴含的意义,正是通过准确把握题材与思想之间的必然联系,来完成“点金”的,因此,“琐事点金法”是逐步提高学生作文炼意水平的最好途径,也是大部分学生练习作文的必经之路。  三、运用“琐事点金法”的要领,关键是处理好两个关系  一是叙事与“点金”的关系,叙事的文章一般在开头就要交代清楚时间、地点、人物,接着具体叙述起因、经过,最后交代结果,这样整篇文章

6、就完整了。禁忌不按照事例逻辑叙事,或矛盾没有解开,主题尚未完全表达清楚,也就是缺少“结尾”就仓促结束。“点金”是在事件娓娓叙述中,洞悉事件的脑髓,或是揭示出的问题及从自身立场给予的思考。二是拟题与结尾的关系。一般结尾都要与拟题开篇遥相呼应,使读者读起来有归属感。下面以《敞开的大门》(选自《作文成功之路》1993年第2期)为例作为说明。小写的是星期一的早晨母亲为自己开大门,送自己上学的一件小事。先写星期六家,在母亲精心伺候下过了两个闲静、甜美的夜晚,星期一的早晨,又在母亲的照料下起床、洗漱、用饭,准备上学。正要推车出门时,母亲拖着病残的身体来给自己开大门。“只见母亲正握着

7、拐杖拖着胖身子向大门奔去——其实那只是蹒跚地移动。移到门前,先是靠左手帮忙,左腿迈上台阶,然后把拐杖交给左手,同样吃力地迈上右腿。站在台阶上,不待气喘匀,又紧移两步,站定,把拐杖夹在腋下,用两只布满青筋的手打开了院门。”小在结尾写道:“骑上车,我上路了。眼前的路是那么平坦。我回头看看依然站在门口的母亲,心里不禁涌上一股热流:母亲啊,难道您只是为女儿敞开了院子里的大门吗!……结尾一句是“点金”之句,也是全文的文眼。  这篇作文的叙事与“点金”之间的关系,恰如水与水花的关系。事件是水,情感是风,风吹水动才会溅起水花。当读者读到浓墨重彩地描写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