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什曼原虫蓝氏贾第鞭毛虫阴道毛滴虫课件

利什曼原虫蓝氏贾第鞭毛虫阴道毛滴虫课件

ID:20205373

大小:17.02 MB

页数:58页

时间:2018-10-11

利什曼原虫蓝氏贾第鞭毛虫阴道毛滴虫课件_第1页
利什曼原虫蓝氏贾第鞭毛虫阴道毛滴虫课件_第2页
利什曼原虫蓝氏贾第鞭毛虫阴道毛滴虫课件_第3页
利什曼原虫蓝氏贾第鞭毛虫阴道毛滴虫课件_第4页
利什曼原虫蓝氏贾第鞭毛虫阴道毛滴虫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利什曼原虫蓝氏贾第鞭毛虫阴道毛滴虫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人民卫生出版社诸欣平苏川主编人体寄生虫学基础医学院病原生物学系周丹Tel:86862774E-mail:zhoudan@njmu.edu.cn概述一、形态二、生活史三、致病五、流行与防治四、实验诊断杜氏利什曼原虫2概述利什曼原虫(Leishmaniaspp.)属于动鞭毛纲。生活史有前鞭毛体和无鞭毛体两期。前者寄生于节肢动物(白蛉)的消化道内,后者寄生于脊椎动物的单核吞噬细胞内,通过白蛉传播。利什曼原虫引起人与动物的利什曼病,是一种人兽共患寄生虫病。3概述杜氏利什曼原虫(Leishmaniadonovani):引起内脏利什曼病。在印度

2、,患者皮肤上常有暗的色素沉着,并有发热,故称kala-azar,即黑热病。热带利什曼原虫(L.tropica)和墨西哥利什曼原虫(L.mexicana):引起皮肤利什曼病。巴西利什曼原虫(L.araziliensis):引起黏膜皮肤利什曼病。我国主要流行杜氏利什曼原虫。过去,黑热病是我国五大寄生虫病之一。寄生于人体的利什曼原虫及引起的疾病45一、形态卵圆形,大小(2.9~5.7)µm×(1.8~4.0)µm,有一较大圆形细胞核,动基体位于核旁,细小、杆状,高倍镜下可见基体和根丝体。无鞭毛体:又称利杜体骨髓液涂片(吉氏染色),细胞质呈

3、淡蓝色,核呈红色或紫红色,动基体紫红色。16一、形态巨噬细胞破裂,无鞭毛体游离又进入其他巨噬细胞,重复增殖。无鞭毛体寄生于人和其它哺乳动物单核吞噬细胞内,细胞内充满大量的利杜体。7一、形态虫体呈梭形,大小(14.3~20)µm×(1.5~1.8)µm,核位于虫体中部,动基体在前部,基体发出一鞭毛,长与虫体相近,弯曲。前鞭毛体吉氏染色后细胞质呈蓝色,核呈紫红色。28一、形态在培养基内常以虫体前端聚集成团,排列成菊花状。活鞭毛体白蛉吸血,前鞭毛体注入人体前鞭毛体被巨噬细胞吞噬前鞭毛体在巨噬细胞内转化为无鞭毛体无鞭毛体大量增殖、破裂白蛉吸

4、血,吸入感染的巨噬细胞无鞭毛体在中肠转化为前鞭毛体摄取寄生的细胞前鞭毛体在中肠分裂,移行至喙二、生活史10二、生活史致病阶段:无鞭毛体(利杜体),寄生于肝、脾、骨髓和淋巴结等器官的巨噬细胞内。感染阶段:前鞭毛体,寄生于白蛉消化道内。感染方式:雌性白蛉吸血,鞭毛体随唾液注入人体。传播媒介:白蛉。生活史要点11二、生活史白蛉体小,长3㎜,约为蚊之1/3,驼背状,全身密生细毛,灰黄色。12三、致病巨噬细胞大量破坏和增生:导致脾、肝、淋巴结肿大肝功能受损导致白蛋白合成障碍,同时肾功能受损,白蛋白从尿中排出增加。浆细胞大量增生,导致球蛋白量增

5、加,出现白/球蛋白比例倒置。脾功能亢进造成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破坏, 是贫血、出血的主要原因,免疫溶血也参与贫 血的形成。肾小球淀粉样变性以及免疫复合物的沉积是蛋白尿、血尿的原因。致病机制13三、致病1.内脏利什曼病长期不规则发热,常呈双峰热型,病程可达数月。患者脾、肝、淋巴结肿大。脾肿大是黑热病的最主要体征。全血细胞减少性贫血。临床表现14三、致病黑热病病人——肝脾肿大肝脾肿大15三、致病2.黑热病后皮肤利什曼病部分黑热病患者在用锑剂治疗过程中,或治愈后数年甚至十余年后可发生皮肤黑热病。病人面部、四肢或躯干等部位出现许多含有利什

6、曼原虫的皮肤结节,结节呈大小不等的肉芽肿,或呈暗色丘疹状,常见于面部及颈部,有的酷似瘤型麻风。临床表现皮肤黑热病16三、致病3.淋巴结型黑热病无黑热病病史,病变局限于淋巴结,故此类内脏利什曼病又称淋巴结型黑热病临床表现主要是全身多处淋巴结肿大,尤以腹股沟和股部最多见,其次是颈部、腋下和上滑车,再次是耳后,锁骨上和腋窝处,局部无明显压痛或红肿临床表现淋巴结型黑热病17三、致病4.常见并发症原虫的寄居破坏,导致宿主出现继发性免疫缺陷,易引发多种感染性并发症。免疫抑制的原因:1巨噬细胞大量破坏,不能很好进行抗原的处理和递呈作用,导致细胞免

7、疫和体液免疫反应不应答。2原虫繁殖快,产生抗原过多,机体处于免疫无反应状态(后带现象)。临床表现18三、致病利什曼原虫在巨噬细胞内寄生和繁殖,其抗原可在巨噬细胞表面表达。宿主对利什曼原虫的免疫应答属细胞免疫。人体对杜氏利什曼原虫无先天免疫力,但黑热病愈后则可产生稳固的获得性免疫,能够抵抗同种利什曼原虫的再感染。免疫19(1)穿刺检查:涂片法:骨髓穿刺,最为常用,检出率80%~90%;淋巴结穿刺应选取表浅、肿大者,检出率约为46%。培养法:将穿刺物接种于NNN培养基,置22~25℃培养1周,有活动的前鞭毛体长出为阳性。动物接种法:将穿

8、刺物接种于易感动物(如地鼠、BALB/c小鼠等),1~2个月后取肝、脾作印片涂片,瑞特染液染色镜检。(2)皮肤活组织检查或淋巴结活检四、实验诊断1病原检查20(1)抗体检测:IF、IHA、ELISA等(2)循环抗原检测:单克隆抗体-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