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地坛》(一)教学设计

《我与地坛》(一)教学设计

ID:20230352

大小:25.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11

《我与地坛》(一)教学设计_第1页
《我与地坛》(一)教学设计_第2页
《我与地坛》(一)教学设计_第3页
《我与地坛》(一)教学设计_第4页
《我与地坛》(一)教学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我与地坛》(一)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我与地坛》(一)教学设计《我与地坛》(一)教学设计《我与地坛》(一)教学设计  浙江省宁波中学骆军英  一、教学目标  1、筛选信息,理解作者对生命感悟的内容;  2、学习本文寓情、理于景的写作方法;  3、评价作者在文中表达的对生死和生活的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  在景物描写中所传达的对地坛的情感和对生命的逐步理解。  三、教学设计  1、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  2、媒体设计:powerpoint课件演示  3、教学课时:一课时  四、教学过程  1、导语设计  课前听音乐。说出音乐名和作曲者?  学生回答:《命运》,贝多芬。  引入:贝多芬,2

2、8岁开始耳朵有病,听力逐渐衰退,到32岁基本已经丧失听力。《命运》交响曲是在他完全丧失听力的情况下创作的。面对不幸,贝多芬“扼住命运的喉咙”,谱写了音乐史上光辉的乐章。生活中像贝多芬这样勇敢抗争命运的人很多,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我与地坛》的作者史铁生就是其中一个。  2、作者简介(幻灯片)  史铁生(1951~),生于北京,18岁去延安插队。21岁时,因腿疾住进医院,这一天是他的生日,从此他再没站起来。他在做了7年临时工之后,转向写作。1983年他发表《我的遥远的清平湾》,一举成名。现为专业作家,中国作协会员,其作品多次在全国获奖,并有英法日文译本在国

3、外出版。  3、解题  介绍地坛(幻灯片)  (1)有关地坛的图片:方泽坛  (2)文字介绍:地坛,又称方泽坛,建于明代嘉靖九年,整个建筑群呈方型,象征大地,是明清两朝皇帝祭地的场所。课文第一部分写了史铁生在地坛的所见所闻与所思。  过渡:他有什么见闻?  生找出集中写古园风景的段落(3、5、7)  4、研习课文  (1)出示“曾经”的地坛和“现在”的地坛,请学生概括各自的特点。  曾经:浮夸的琉璃   炫耀的朱红  高墙   玉砌雕栏  现在:剥蚀  淡褪   坍圮   散落  明确:辉煌→荒芜(幻灯片)  (2)“我”第一次来到地坛是怎样的心情? 

4、 明确:失魂落魄。地坛的变化就像作者从“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而地坛外形的“荒芜”刚好与作者“失魂落魄”的心情相吻合,所以“我”与地坛一见如故。  (3)进入地坛以后,作者发现它除了“荒芜”还有什么特点?(原文回答)  明确:荒芜但并不衰败。  (4)哪些景物体现了“不衰败”?是怎样体现出来的?  明确:蜂儿、蚂蚁、瓢虫、蝉蜕、露水草叶;作者写了它们的动态。  (5)当时的“我”处于怎样的状态?  明确:“几乎什么都找不到”——被社会遗弃,生存面临危机,这样的时候最容易想到死,他为了“逃避”而来到地坛,但地坛让他感受到了勃勃的生机。  过渡:

5、以后15中他常常来,发现地坛对他的意义远不止这些。请学生朗读第七段。  (6)“这古园的形体被不能理解它的人肆意雕琢,幸好有些东西是任谁也不能改变的。”“有些东西”指的是什么?  明确:与“形体”相对的古园的“神”——永不改变的、生生不息的精神。  (7)是哪些东西体现了古园的“神”?(朗读有关内容)  明确:  落日的灿烂     雨燕的高歌     孩子的脚印    苍黑的古柏(幻灯片)     暴雨中草木泥土的气味     秋风里落叶的味道  配音朗读相关内容。  教师概括:人们可以改变古园的外形,但它的精神不能改变;命运可以夺去“我”的双腿,但

6、不能夺去”我”的意志。古园历久而弥坚的活力正是激励作者勇敢地面对不幸,采取积极人生态度的取之不尽的源泉。作者的灵魂已皈依地坛,地坛成为一个精神的家园。他说,“所以我常常要到园子里去。”(幻灯片)  (8)由上述内容整理出作者“对地坛的感情”和“对生命的态度”两条线索:  亲近→喜爱→皈依  颓废→豁达→顽强  (9)在这样的一个古园中,作者思考了哪些问题?(幻灯片)  明确:为什么生?怎么活?  (10)双腿的残废,使得史铁生一切的理想、一切的前途都化为泡影,所以他一心想死,但这个时候,地坛勃勃的生机冲散了他想死的念头。史铁生说,他还要感谢卓别林大师,

7、“卓别林”在电影《城市之光》中救起一个要自杀的少女时说了一句很棒的话:“你着什么急呀?”这句话史铁生一生都忘不了。用幻灯片出示该材料,请一生模  我与地坛我与地坛教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