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隶书书法1

(6)隶书书法1

ID:20255366

大小:1.92 MB

页数:49页

时间:2018-10-11

(6)隶书书法1_第1页
(6)隶书书法1_第2页
(6)隶书书法1_第3页
(6)隶书书法1_第4页
(6)隶书书法1_第5页
资源描述:

《(6)隶书书法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六章毛笔隶书隶书起源于战国后期,,秦初多狱,狱吏称徒隶,写公文时把小篆园转结构写成方折,快且准,狱官程邈被关,受命整理文字。报始皇认可,流行。东汉达到鼎盛成熟隶书上承篆书,下开草、楷、行,从象形古文字转变为不完全形象今文字。由“一笔画字”转为写字,是今文字之祖。也是当今主要书体。它将篆书化繁为简、化园为方,化纵为横,在篆书直、曲笔画上增加撇捺钩挑点形成汉字的八种基本笔画。被誉为古今文字的分水岭。学习隶书:1、理解书法沿革。字形演变及规矩的形成。2、增加对字的主笔及对结构美感认识,3掌握装饰性、实用性书体,拓宽书写技能、4磨练沉稳的性格。汉隶是隶书成熟完美的显著标志,礼期碑》瘦劲闻名横竖挺

2、拔、转折凌厉,庄严肃穆。《石门颂》以篆入隶,运笔舒展博大。《《张迁碑》方正浑厚,古拙绝伦。《曹全碑》飘逸秀丽,精美绝伦;字迹完好第一节隶书典型笔法一、行笔以“迟涩”为主,追求力透纸背的厚重感,横平竖直,笔画均匀平稳、表现出古拙、苍劲,安稳、平和的阳刚之美起笔一般为逆锋,行笔为中锋,收笔或露锋或回锋。运笔过程中的提笔和按笔,一般用在笔画的转折处。一、基本笔画(繁于篆,简于楷)1、横画(最基本笔画)隶书横画有平画与波画两种,平画两头要圆、中间要丰实,要写的平正劲直。不像楷书有斜势,收、起笔处不露顿挫痕迹。2波画:即带蚕头雁尾的横画。“波”有舒展异常的装饰美感,且往往处在主笔位置。波画重起重收,

3、左右舒展,注意:笔画两端在一条水平线上(最基本笔画)要用在主笔遵守“雁不双飞”的规矩。3、竖画:起笔藏锋收笔有露锋或回锋。竖一般较横粗壮,竖的上下往往要有轻重变化,不露顿挫感不然呆板。3、撇画(最基本笔画)撇画起、收笔均要藏锋,再转笔调锋,行笔时要自始至终保持中锋,收笔是可向上或向下回锋收笔。4、捺画捺往往是主笔,与波画写法同,只是整体下斜,斜度要随字型变如“文造”捺画。捺要写的大气、飘逸、雄浑、苍劲,一波三折,不能一掠而过。(撇和捺对称,称为“八分书”)。5、点画是其他笔画的浓缩,包括:平点、竖点、撇点、捺点等。起笔大都是藏锋逆入,要写的生动灵巧、彼此呼应,注意:“三点水”的特殊写法。6

4、、钩画隶书中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钩,多为似钩的弯曲形态,钩画行至弯处,要转动笔峰,保证中锋行笔,末端向左上或下回锋收笔。7竖折钩隶书的典型笔法,是竖折与波画的组合,即有行到转折处不提笔,直接逆时针转动笔杆边转便行,接写波画,还有在转折处提笔向左逆入后再续写波画的写法,折笔处明显呈两笔衔接状。注意:转折处忌过大。8、折画(横折竖)折画不同于楷书那样上带圭角,横画收笔不下压,转向上,过横后在转向下,连竖画。竖画短时略向左斜。隶书的笔画变化在基本笔画的基础上变化丰富多彩,大致有三种类型1首尾的变化,方笔起圆笔起,回锋收、出锋收如:首(方头波)存(垂头波)位(尖头撇、竖)主、(横点)功(尖尾撇)丞(圆

5、尾撇)氏(斜钩)志心钩)2曲直、方向的变化行笔中段有不同的弯曲、倾斜程度如:不(曲横)、无(直横)马(园折)、安(折弯)3组合变化表现在笔画的连接方法与大小比例如:州(竖撇)郎(横折点)纪(竖弯波)亡竖折波)隶书用笔的原则:①落笔峻落,收笔干脆。尤其要中锋行笔,②笔势开张,锋毫不乱,随势变化,不使扭绞③讲求笔画的“迟滞”效应,技法要领:横长竖短、横细竖粗,波必三折,蚕头雁尾不双飞、第二节《曹全碑》帖简要分析全称《汉阳令曹全碑》东汉中平二年。内容是曹全属下为他歌功颂德的内容。《曹全碑》属于汉隶中字体秀丽的一类,运笔婉媚流畅。柔中带刚,以圆笔为主,但主笔多用方笔,折笔处笔断意连,转角圆润。结构

6、上,字形扁平稳重,撇捺开张,左右舒展,以横画为主笔的字,横画特长,突出向外伸。章法上字距疏朗、行间紧缩,与行书的章法相反,字距大于行距。一、偏旁部首偏旁部首特点显著,通过学习可清楚的看到汉字的流变。1、双立人、提手、示字双立人首笔为小短横或点;提手可先写两笔横画,再写竖弯钩;示部首笔为短横,斜点忌写横竖交叉处。2、三点水、竖心、女字、绞丝三点水的三点收笔所指方向偏右上方。竖心有篆法痕迹,不宜过宽女字旁左右两笔取弧形,上面可对应碰住。绞丝有篆法痕迹,转折处裹锋用笔。3、言字、弓字、金字、立刀言字旁笔画为横画,均匀分布。弓字旁上紧下松,竖弯钩向左伸展,有环抱之势。金字旁有篆法痕迹,撇伸捺缩。立

7、刀旁短竖作调横状,收笔可出锋或回锋。4、见字、易字、老字头见字旁上窄下宽,竖折钩向右开放。易字旁上收下放明显,多撇斜向平行分布看左耳。老字头:典型隶书形态,撇分为两部分写。宝盖头:两垂竖点与横断开,宝盖距字中5、下四点、心字底、走之旁、门字框下四点分布均匀,方向有变化。心字底捺画势平舒展厚重。走之旁是典型隶书形态,连续小短撇,排列均衡,可由里向外或反之。门字框横画均匀、稍紧密。补充:参见带有浓厚篆书笔意的隶书偏旁隶书间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