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浸提草珊瑚黄酮的工艺研究-食品研究与开发

微波浸提草珊瑚黄酮的工艺研究-食品研究与开发

ID:20307386

大小:7.39 M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12

微波浸提草珊瑚黄酮的工艺研究-食品研究与开发_第1页
微波浸提草珊瑚黄酮的工艺研究-食品研究与开发_第2页
微波浸提草珊瑚黄酮的工艺研究-食品研究与开发_第3页
微波浸提草珊瑚黄酮的工艺研究-食品研究与开发_第4页
微波浸提草珊瑚黄酮的工艺研究-食品研究与开发_第5页
资源描述:

《微波浸提草珊瑚黄酮的工艺研究-食品研究与开发》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八角内生真菌的分离及其抗氧化活性初步研究李海云1,2*基金项目:广西矿冶与环境科学实验中心资助项目(KH2013YB013),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2GXNSFAA053030)第一作者:李海云(1975—),男(汉族),副教授,研究生学历,主要从事天然活性物质研究。,阮贵华2,李子院2(1.桂林理工大学广西矿冶与环境科学实验中心,广西,桂林,541004;2.桂林理工大学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广西,桂林,541004)摘要:采用组织贴片培养分离法,分别从八角果、叶、枝等健康组织中分离纯化获得24、32和23株内生

2、真菌。分别采用总抗氧化性能测定、DPPH自由基清除实验对79株内生真菌抗氧化活性进行了筛选。结果表明,从八角果实和枝条中分离获得的内生真菌BGEF11和BJEF13发酵液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其总抗氧化性能分别达147.11±11.87(μgVc/mL)和148.16±13.11(μgVc/mL),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分别为84.84%和93.58%。经形态学鉴定,BGEF11和BJEF13均为球毛壳菌。关键词:内生真菌;八角;抗氧化;球毛壳菌IsolationandAntioxidantActivitiesofEn

3、dophyticFungifromIlliciunVerumLIHai-yun1,2,RUANGui-hua2,LIZi-yuan2(1.GuangxiScientificExperimentCenterofMining,MetallurgyandEnvironment,GuilinUniversityofTechnology,GuangxiGuilin,China,541004;2.CollegeofChemistry&Bioengineering,GuilinUniversityofTechnology,Guang

4、xiGuilin,China,541004)Abstract:Usedtheculturalmethodofplanttissuepasteronsolidmedium,24,32and23strainsofendophyticfungiwereseparatedfromfinetissueofIlliciumverumfruits,leavesandbranches,respectively.Antioxidantactivitiesofbrothofthe79strains,suchastotalantioxida

5、ntactivityandDPPHradicalscavengingactivity,werestudiedbyvitromethods.TheresultsshowedthatBGEF11andBJEF13,whichisolatedfromfruitsandbranchesrespectively,havestrongantioxidantactivities.ThetotalantioxidantpropertiesofthetwostrainsbrothwhichexpressedasμgVc/mLwereup

6、to147.11±11.87and148.16±13.11,respectively.AndthescavengingratesonDPPHradicalofthetwostrainswere84.84%and93.58%,respectively.ThetwostrainswereidentifiedasChaetomiumglobosumbymorphologicalmethod.KeyWords:endophyticfungi;Illiciumverum;antioxidantactivity;Chaetomiu

7、mglobosum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天然抗氧化剂越来越得到重视。目前已在众多天然植物中发现具有抗氧化活性物质[1,2],但由于植物资源有限、活性物质含量较低、植物生长周期长、生长环境要求较苛刻等缺陷,从植物中提取天然抗氧化活性物质受到很大的限制。在此背景下,植物内生菌资源的开发开始受到人们的重视。内生菌是指一类在其部分或全部生活史中存活于健康植物组织内部,而不使宿主植物表现出明显感染症状的微生物[3]。植物内生菌能产生多种活性物质,具备多种生物学活性,而且具有微生物易培养、易控制,生长繁殖迅速,不受季节、气候和地

8、域的限制等优点,是一类开发潜力巨大的生物资源。随着国内外对植物内生菌理论研究的日益深人和技术方法的不断改进,其在生物制药、农业生产及发酵工业等领域的应用前景非常广阔,现已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4,5]。目前,已在盐生海芦笋[6]、蒺藜[7]、粉背雷公藤[8]、葛根[9]、银杏[10]、木豆[11]及其他药用植物[12]中分离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