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与青绿饲料的营养及其科学利用

秸秆与青绿饲料的营养及其科学利用

ID:2033399

大小:30.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7-11-14

秸秆与青绿饲料的营养及其科学利用_第1页
秸秆与青绿饲料的营养及其科学利用_第2页
资源描述:

《秸秆与青绿饲料的营养及其科学利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秸秆与青绿饲料的营养及其科学利用1 前言  据研究,致力开发利用无粮型饲料发展养殖业,既是国情需要,也具有可行性较强的先进经验与措施。关键在于从实际出发,根据无粮型饲料资源之不同营养特点,取相应益于养殖业的科学利用措施。2 秸秆与青绿饲料的营养特点2.1 秸秆  作物秸秆内含有可消化物质35%~50%,粗蛋白质含量2%~4%。是无粮型饲料资源中较为理想的一部分。就全国而言,每年各类秸秆产量近6亿吨,其含粗蛋白质总量约0.2亿吨,相当于2.5亿吨玉米所含蛋白质总量。但是秸秆的细胞具有厚而坚实且富含纤维素的细胞壁,直接喂单胃动物,由于消化功能的局限性,很难从其坚厚的细

2、胞壁保护下的细胞内及繁杂的纤维组织间吸收营养物质。2.2 青绿饲料  青绿饲料特点是含水率较高,通常在80%以上。青绿饲料的粗纤维含量介于精饲料与粗饲料之间。  青饲料种类很多,大抵也有三类:一类是人工种植的饲料作物,如黑麦草、紫云英、三叶草、聚合草、甘薯、甜菜、籽粒苋等等;第二类是农作物副产品,如甘薯藤、甜菜叶、白菜帮、萝卜缨、南瓜藤等等;第三类是采集的野生饲料,如葛藤、马齿苋、蒲公英、绿萍、鸭跖草、槐叶、柳叶、榆叶、紫穗槐叶等。不同种类的青绿饲料之间营养特性差别很大;就是同一种青绿饲料在不同生长阶段,其营养价值也有很大不同,如青饲料粗纤维含量较低,消化率比较高

3、;青饲料粗蛋白含量高,多在20%以上,而粗饲料(豆科干草除外)多在10%以下。即使谷物籽粒,其粗蛋白含量也仅在10%上下;维生素含量高。粗饲料几乎不含维生素,谷物饲料维生素含量也不高,但青饲料维生素含量很高。以青饲料为基础日粮,通常不须额外补充维生素;青饲料矿物元素含量也高。以青饲料为基础日粮可以不补充(或仅少量补充)矿物元素添加剂。因此,如何发挥青绿饲料与秸秆饲料的营养互补作用,其关键在“科学利用”的问题上。3 秸秆与青绿饲料的应用状态3.1 秸秆  秸秆发展养殖业,是食草型、节粮型畜牧生产。从大量实践看,此法的关键在于要依据动物生理特点,取实用性强,经济价值显

4、著的科学办法。对于秸秆的应用,当前大致有以下几种:一是传统的干草饲喂法,此法被淘汰趋势快,人们日渐明了其非科学性。二是碱化饲料制作,是利用牛的瘤胃微生物在碱性环境中可有效分解纤维素机理,提高秸秆利用价值。但在碱化过程中,原料蛋白质和维生素同时受到破坏,不宜在秸秆中广泛利用,只适于蛋白质、维生素含量很少的麦秸、稻秸类利用,此法无发展趋势。三是氨化秸秆饲料制作。国内外大量科学研究强力证明,氨化秸秆没有发展的可行性。相反,其有如下系列缺点:①对动物能引起氨中毒;②长期使用的地方,积累到氨浓度达到15%-28%时,遇火星即爆炸,不安全;③与农业争肥争农忙季节能力;④浪费太

5、大,在制作氨化秸秆饲料时的氨源用量,在饲喂后约有2/3过剩的氨被白白浪费掉,⑤应用效益差。⑥最严重的是,这个事业对人体健康有严重的潜在威胁性。三是秸秆微贮饲料,是利用现代生物技术筛选培育出的微生物活干菌剂,经溶解复活后,兑入浓度1%的盐水中,再喷洒到铡短的作物秸秆上,在厌氧条件下,微生物生长繁殖而形成可饲用的营养物质优势。据研究,此法与碱化、氨化法比,具有污染少、效率高、发展趋势大等特点。3.2 青绿饲料  青绿饲料在我国畜牧业中的地位无疑是极其重要的。我国畜牧业比美国少用近1亿吨饲料粮,但却多生产了2000多万吨肉,之所以能做到这一点,就是因为大量使用青绿饲料。

6、此外,大量青绿饲料“过腹还田”,既减少了肥料开支,又改良了土壤,促进了生态农业的发展。中国畜牧业大量使用青绿饲料的成功经验,已引起联合国的极大兴趣,认为值得其它发展中国家借鉴。但从我们自身来讲,对青绿饲料的利用,也有个自身提高和发展问题。  根据我国对秸杆和青绿饲料利用的实际效果,应从国情需要出发,采取切实可行的对策,走投入小、产出大、实效性强又利于推广的科学发展养殖业新路。4 科学利用对策4.1 发挥可行性研究优势作用  由国家有关部门组织统一研究体系,调动全方位饲料行业上、中、下三个层次的饲料科学专家,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手段,发挥可行性研究优势作用,对国内外现有

7、利用秸秆、青绿饲料之措施、技术透彻研究,并密切结合国情实际产生绿色高效的科学利用决策方案。4.2 实行推广管理与科普宣传两手抓的方法  一方面,要根据可行性研究之系列方案选优决策推广实施,以强力管理手段从严科学管理发展养殖业,造福于民;另一方面要采取科学普及手段,对以“优选法”决策的可持续发展之可行方案,要从内容和形式上或高效经验上大力宣传,让全社会都明白其科学性、实效性,并亲自实施以创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4.3 筛选性研究的科学利用措施建议4.3.1 秸秆鲜饲 对色泽鲜绿或浅绿色的收获后秸秆,可随时加工鲜饲于反刍动物,不致于内在营养价值浪费性损失。此法仅适于农

8、忙季节短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