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精选:小学语文《寻隐着不遇》教学设计

教案精选:小学语文《寻隐着不遇》教学设计

ID:20382136

大小:27.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0-12

教案精选:小学语文《寻隐着不遇》教学设计_第1页
教案精选:小学语文《寻隐着不遇》教学设计_第2页
教案精选:小学语文《寻隐着不遇》教学设计_第3页
教案精选:小学语文《寻隐着不遇》教学设计_第4页
教案精选:小学语文《寻隐着不遇》教学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教案精选:小学语文《寻隐着不遇》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教案精选:小学语文《寻隐着不遇》教学设计  教案精选:小学语文《寻隐着不遇》教学设计  教案精选:小学语文《寻隐着不遇》教学设计  教案精选:小学语文《寻隐着不遇》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6个生字。认识“寻、隐、者、遇、药”5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掌握生字,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一、释题质疑。  1.直接揭题。通过以前的学习,我们已经认识了唐代四位大诗人:白居易,李白,孟浩然,王之涣。今天,我们随着第五首古诗的学习,再认识一位唐代大诗人,他的名字叫贾岛。  2.释题。  寻:寻找、寻访。  隐者

2、:隐居山林的人。  不遇:没有遇到。  题目的意思就是:(作者)寻访一位隐居山林中的人却没有遇到。  3.质疑。  怎么找的?为什么没有找到?  二、初读课文。  1.自读古诗。  2.指名读,教师随机出示生字卡片,指导生字读音。  三、借助画面,理解诗意。  1.仔细看图。想一想:你知道了什么,还想知道些什么?  (我知道了作者在向隐者的弟子询问隐者的去向;童子在摆手说不知道在哪里;隐者在山高林密的深山中。)  2.结合图谈一谈诗句中词语的意思。童子:小徒弟。师:老师。此山:这群山。  3.师重点指导。  言:说。  云深:山高林密,山顶之云雾缭绕。  只

3、:就  4.根据诗句想象诗中省略的询问。  (l)你师父干什么去了?  (2)在哪儿采药?  (3)你能找到他吗?  5.体会人物情感,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第一句:松下问童子——满怀希望。  第二句:言师采药去——情绪一下子低落变成失望。  第三句:只在此山中——失望之中萌生了一线希望。  第四句:云深不知处——怅然若失,又生出无可奈何之感。  在反复朗读中感悟语气,体会语感,读出语气。  6.扮演诗人“我”和“童子”,表演一下对话。  四、想象诗意,熟读成诵。  1.正确地、有感情地朗读全诗,读出节奏。指读、同桌互读。  2.边想象诗意边练习背诵。 

4、 五、识记字形,指导书写。  4.指导书写。  “童”上边的“立”写得要扁平,与下边“里”写得紧凑。  板书设计  教案点评:  古诗《寻隐者不遇》,语言简洁,文字精练,诗句蕴含着丰富的感情。教案正是围绕“理解语言,体会感情”而设计。  引导学生根据诗句想象诗中省略的询问。  (l)你师父干什么去了?  (2)在哪儿采药?  (3)你能找到他吗?  从诗句体会人物情感,为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作准备。  第一句:松下问童子——满怀希望。  第二句:言师采药去——情绪一下子低落变成失望。  第三句:只在此山中——失望之中萌生了一线希望。  第四句:云深不知处——

5、怅然若失,又生出无可奈何之感。  教案示例二  教学要求  1.会读会写6个生字,认读5个生字。  2.在弄懂词句的基础上,理解古诗的大致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难点  1.学会生字、朗读并背诵课文是重点。  2.指导理解诗句意思是难点。  课前准备教学挂图、幻灯(或CAI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时数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朗读引入课题,解释“寻隐者不遇”诗题  老师有感情地朗读全诗,板书课题。“寻隐者不遇”:隐者,即隐士,隐居山林的人。在封建社会里,有些读书人不愿做官,便隐居在偏僻的山野。

6、诗题的意思是:去拜访一位隐居的人,没有遇到。  【作者简介】贾岛(779—843),范阳(今河北省涿州市)人,唐代诗人。早年出家为僧,后还俗。曾任长江(今四时省蓬溪县)主薄。他以苦吟著称,“推敲”的典故,就是从他吟咏“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的诗句而来。  二、范读课文  听准读音和速度。想一想老师是怎么读的,注意停顿和重音。  三、学生自读,学习生字新词  1.自由朗读,数数有几行几句(四行两句),找出生字,看拼音,认生字,同桌互查。  2.学生书空练习生字,并组词。说说记生字的方法。教师重点指导: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认读生字,释义组词。 

7、 2.试读课文,注意读音正确。  二、导读全诗,逐行理解  1.指名试读,教师指导理解诗句的意思。  2.教师精讲。  先解释难理解的词:童子:未成年的男孩子。这里指隐者的小徒弟。言:说的意思。师:师父。童子对隐者的称呼。只:就。表示肯定的语气。云深:云雾又多又深。深,多、浓的意思。处:地方,行踪。  (适时打开电脑课件)逐句解释诗句: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松下,指在松树底下。言,说的意思。采,采集。这句的意思是:我寻访隐者,在松树底下碰到了一个孩子,那是他的小徒弟,我问他师父的去向,他说师父采药去了。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只在,就在,肯

8、定的语气。云深,云雾迷蒙。这句的意思是:他就在这座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