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探村级组织违法用地成因及对策

浅探村级组织违法用地成因及对策

ID:2039154

大小:25.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7-11-14

浅探村级组织违法用地成因及对策_第1页
浅探村级组织违法用地成因及对策_第2页
资源描述:

《浅探村级组织违法用地成因及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探村级组织违法用地成因及对策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集体土地资源利用受到社会广泛关注,非法占用农村集体土地的违法行为渐呈群发态势,特别是村级组织越来越成为基层违法用地的主体,现就其成因、现状和表现形式、国土所面临村级组织违法用地所遇的困难和对策作一浅析,管中窥豹,不妥之处,请各位同仁不吝赐教.一、村级组织违法用地的成因1.利益驱动是主因: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中心城镇建设加速,小城镇、城乡结合部的土地价格不断攀升,征地补偿机制尚未以市场为主导,巨大的利益差使村级组织特别是城郊村级组织漠视法律,违法用地。在边远乡镇,土地的利益差价不大,为弥补村级组织经费不足

2、,违法允许村民耕地建房收取管理费谋不当取经济利益。2.宗族利益抬头:各自然村维系宗族利益纽带的祠堂基本上都是违法用地违法建筑。按照《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村委会成员海选产生,村级组织换届选举靠的是选票,造成当前村两委成员大部分是该村大姓村民当选,选举口号和承诺多样,最基本的无外乎为本村村民谋利益,当选后在处理小集团利益和国家利益方面,显然直接影响选票的宗族利益占上风。3.法律理解偏差:在对于集体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认识上有偏差,“地主”观念根深蒂固。按照《土地管理法》的规定,村级组织是集体土地所有制的代表,既然是所有制,那么我的地盘我做主,村委会当然可以充分

3、享有对土地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而按照土地用途管制的规定,集体土地所有权是一种不完全的所有权,农用地转建设用地、新农村建设用地、公共设施用地、乡镇企业和村办企业用地、农民宅基地用地等都需要审批,更无权私自买卖、调换土地。所以集体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并不是一种完全意义上享有《物权法》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村级组织片面理解《土地管理法》的法律制度,以所有权和管理者的双重身份,越位行使对集体土地的完全所有权。4.土地巡查不到位:在城镇土地巡查中,由于点多面广,违法用地特别是私人建房具有隐蔽性强、速度快、你来我走,你走我建等特点,违法用地难以发现和有

4、效制止。在边远乡镇,往往区域面积较大,国土所人员不足,日常巡查覆盖不全、村民包庇等原因,土地违法案件发现晚,既成事实处理难。5.土地违法成本低收益大:村级组织往往通过村民代表大会或者村民大会的形式集体决议违法用地,违法用地案件调查难、取证难、处理难。二、村级组织违法用地的表现形式和现状当前村级组织违法用地的主要表现形式有:以租代征、私卖土地、未批先占先用、私自改变土地使用性质用于非农建设、挖塘种树发展副业经济破坏耕作层等。在以租代征中,村级组织直接与用地单位或个人协议租赁土地或者以集体经济组织的名义与用地单位或个人租赁村民承包地用于非农建设。违法用地村级组织往

5、往打着“保稳定、保民生、保增长”的旗号,规避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收审批,规避依法缴纳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规避依法进行征地补偿和安置,规避履行耕地占补平衡法定义务,擅自扩大建设用地规模,非法出让、转让、出租农村集体土地用于非农业建设,在经济利益的刺激下,鼓动村民支持其违法用地。在造成既成事实和法不责众的现实情况下,国土资源管理部门难于正常执法。如果严格执法,容易造成干群关系紧张和社会矛盾的激化,不利于和谐社会的创建。乡镇地方政府在政绩观、利益观、发展观上把“保增长”和”保红线”对立起来,默许或者直接为推手纵容村级组织违法用地。三、遏制村级组织违法用地的对策

6、1.加强巡查、建立健全有效的国土资源执法监察网络:在各乡镇国土资源所设立执法监察中队,实行“两块牌子、一套人马”,及时有效现场制止和处罚违法用地单位和个人;在各村设立土地监察信息员,实行“局聘所管”,执法监察关口前移,形成违法用地“早发现、早制止、早处理”工作局面。"预防为主、防查结合"重在“事前防范”,建立群防群治的土地执法体系。2.加强国土资源所规范化建设:从人员素质、专业技能、业务水平、廉政建设上加强队伍建设,管好自己的人,看好自己的门。加大硬件投入,国土资源案件调查查处必要的装备配全。建立一支能快速反应、敢较真能碰硬的基层国土执法监察队伍。3.积极与地

7、方乡镇政府沟通,合理规划好建设用地,妥善处理好“保增长、保红线”的关系,争取乡镇党委、政府对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支持。不准以通过村民代表大会的形式,违法决定土地占用、出让或出租农用地用于非农业建设。对非法占用、买卖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出让、转让土地使用权,依照法定程序对村支部委员一律免职。对党员村干部依据情节轻重予以党纪处分。涉及违法的村干部移送到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4.建立责任追究和约谈制度:把依法用地放入乡镇政府政绩考核体系,进入“一票否决”篮子,以乡镇政府为主导,依法依归合理利用土地。效仿国土资源部约谈副省级城市负责人的做法,县级纪委和国土资源局对违法用地比

8、较突出的乡镇责任领导进行约谈。5.案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