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衡计分卡文献综述.

平衡计分卡文献综述.

ID:20430374

大小:38.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0-12

平衡计分卡文献综述._第1页
平衡计分卡文献综述._第2页
平衡计分卡文献综述._第3页
平衡计分卡文献综述._第4页
资源描述:

《平衡计分卡文献综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平衡记分卡的发展历程及现实应用状况前言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企业更多的考虑绩效考核评价的体系,希望通过运用科学、全面、效率的绩效评价体系来对企业的经营情况,组织的效率性,员工的积极性等一系列的行为进行有效的考核管理。绩效评价体系,就是以实际的业绩效果为考核评价依据的价值衡量体系。目前使用的比较广泛的企业的绩效评价体系有平均权益乘数、综合评分法、平衡记分卡、EVA综合记分卡等。其中平衡记分卡已经被大多数的企业所接受,成为其内部管理中普遍使用的战略管理与绩效考核的工具。平衡记分卡自创立以来就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与肯定,并且在以后的理论研究与实际运用中不断的更新、改进与

2、完善。我们研究的就是平衡记分卡的发展历程与现实的应用状况,它还存在的哪些地方来改进提高,以至于更加契合企业的绩效评价。什么是平衡记分卡人们通常也说平衡计分卡是一种有效的战略管理工具。平衡计分卡是从财务状况维度、客户满意维度、内部运营维度、学习与成长维度这四个维度来审视企业业绩,将组织的战略落实为可操作的衡量指标和目标值的一种新型绩效管理体系。设计平衡计分卡的目的就是要建立“实现战略制导”的绩效管理系统,从而保证企业战略得到有效的执行。平衡记分卡的发展历程平衡记分卡在国外的研究状况:平衡计分卡的发展阶段可以概括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的平衡计分卡是作为绩效考核的改进的工具

3、在使用,提出了四个角度的框架;第二个阶段是平衡计分卡运用战略图工具,帮助企业解决衡量指标的问题;第三个阶段平衡记分卡已经上升为战略性绩效管理体系,作为战略执行的工具来使用。ADI公司于1987年为了确保战略目标,推行了一个名为“质量提高”的子项目,简称QIP(QualityImprovementProcess)。在该项目进行的同时,ADI公司继续将战略目标的实现的关键成功要素转化为年度经营绩效计划,由此衍生出了世界上第一张平衡计分卡的雏形:ADI公司第一张“平衡计分卡”。在帮助ADI公司推行作业成本法的过程中,Kaplan发现了ADI的平衡计分卡,并与复兴全球战略集

4、团(Nolan-Norton)总裁DavidP.Norton开始了平衡计分卡的理论研究。  1990年美国的复兴全球战略集团专门设立了一个为期一年的新的公司绩效考核模式开发,参加此次项目开发的还有通用电气公司、杜邦、惠普等12家著名的公司。项目小组重点对ADI公司的记分卡进行了深入地研究并将其在公司绩效考核方面扩展、深化,并将研究出成果命名为“平衡计分卡(BalancedScorecard)”。该小组的最终研究报告详细地阐述了平衡计分卡对公司绩效考核的重大的贡献意义,并建立了平衡计分卡的四个考核维度:财务、顾客、内部运营与学习发展。  1992年初,Kaplan和N

5、orton将平衡计分卡的研究结果在《哈佛商业评论》上进行了总结,论文的名称为《平衡计分卡——驱动绩效指标》,  平衡计分卡理论研究的第二个重要里程碑是:1993年Kaplan和Norton将平衡计分卡延伸到企业的战略管理之中。发表了在《哈佛商业评论》的第二篇关于平衡计分卡的重要论文《在实践中运用平衡计分卡》,在这篇文章中他们明确指出企业应当根据企业战略实施的关键成功要素来选择绩效考核的指标。  1996年,Kaplan和Norton继续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第三篇关于平衡计分卡的论文,在论文中解释了平衡计分卡作为战略与绩效管理工具的框架。同年,他们还出版了第一本关

6、于平衡计分卡的专著《平衡计分卡》。  2001年Kaplan和Norton在总结众多企业实践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出关于平衡计分卡的第二本专著《战略中心组织》,该著作的出版又标志着平衡计分卡开始成为组织管理的重要工具。2004年,平衡计分卡体系的第三本书《战略地图——化无形资产为有形成果》出版,详细论述了企业的远景和战略的问题,最终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战略执行理论体系。平衡计分卡在我国的研究状况:我国是于1996年开始引进平衡计分卡的,并在其后期间逐步研究有关问题并进行探索性的尝试和实践。平衡计分卡在我国的发展可以概括为以下的这几个方面:介绍性的引入阶段;在我国的背景下对平

7、衡记分卡的研究;平衡计分卡在企业中的应用;平衡计分卡与其他绩效评价体系方法的比较与研究;平衡计分卡扩大范围的适用性。相关方面的书籍研究有:1.1998年的王丙飞《综合记分卡——一种革命性的评估和管理工具》,是关于卡普兰和诺顿1996第一BSC著作的简译本。2.1999年的李焰的《公司绩效评价》,是卡普兰和诺顿发布在《哈佛商业评论》上的第三篇文章3.2002年的姜定维,蔡巍《奔跑的蜈蚣——如何以考核促进成长》,是中国背景下的平衡计分卡的实践操作指导。4.2003年的宝利嘉《战略执行——平衡计分卡的设计和实践》,是关于卡普兰和诺顿1996与2000年的两本书的译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